鲁难何时已
冬,齐仲孙湫来省难。书曰“仲孙”,亦嘉之也。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对曰:“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公曰:“鲁可取乎?”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
《左传·闵公元年》
闵公元年的冬天,齐桓公派自己的大臣仲孙湫借慰问鲁国动乱的名义去鲁国探听虚实。【权臣庆父刚刚杀了公子般而立闵公为王】
仲孙湫回到齐国后对齐桓公说:“庆父如果不除掉的话,鲁国的这种乱象就不会终止。”
齐桓公顿时来了兴趣,马上问到:“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清除庆父呢?”
“以目前鲁国的这种乱象以及庆父的这种作为,要不了多久他就会作法自毙,您就等着瞧好吧。”仲孙湫回答。
“那么,我们可以借此把鲁国兼并过来吗?”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建功立业自然是其最大的理想目标,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怎样成就自己的霸业,扩大自己的疆土。
仲孙湫给他浇了一瓢冷水“您取不了鲁国。鲁国目前是继承周礼最好的国家,而我们这些国家,都是以继承周礼为本的。我听说,一个国家将要灭亡,国本会最先颠倒,然后才是其它方面的崩塌。鲁国秉承周礼,国本不动,所以不能去动。您倒不如帮助鲁国稳定政局,并和它亲近。亲近国本稳固的国家,联合社会稳定的国家,离间那些内部混乱的国家,覆灭那些已经动荡不堪的国家。这才是您称霸的大道啊。”
《春秋·左传》,据称是孔夫子整理编撰的。以鲁国作为主体展示的春秋画卷。所以在关于鲁国的描述上,即便在不堪的历史时期,也会尽量用一些温和美化的词语。所以,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对这一文学手法冠之以“春秋笔法”的称呼。
相比较于当前的国际局势,我们对应的肯定不是鲁国。但这篇文章所阐述的道理却可以为当前的国际形势做一个范例解读。
庆父是鲁国的一个权臣,权势滔天到诛杀君王,另立新王就像去菜市场买菜一样容易。在这种权臣的掌权下,鲁国自然没有安稳日子可以过。而如果我们把鲁国比作今日的世界。那美国无疑就是那个庆父。那么想要获得一个稳定和平的发展环境,一个持续上升而不会时刻面临威胁的成长趋势,美国这个庆父不到下去就很难达成目标。
很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破坏之王》,在里面定义了美国发展下行的趋势。这种趋势使得美国失去了建设这个世界的能力。【这里我们需要客观地说一下。从整个世界的层面来说,美国在世界发展历史上是有着正面作用的,且还非常大。当然,如果我们一味地站在建国后的中国角度来看,这种正面作用就会大大降低,毕竟我们一直都是博弈方,蜜月期也就是那么几年。而美国对世界的这种正面作用,也就是它对这个世界的建设能力。】
失去建设能力的美国,依然是强大的,是位居世界霸主的。所以,失去建设能力的美国很容易就变成了破坏之王。道理大家自然都明白,建设一座大厦需要好几年甚至十几年,但摧毁一座大厦就只要一颗炸弹,而美国手里有着无数具备这种威力的炸弹。
如今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全球性建设概念都已经被中国提出来并开始逐步落实,那么手里拿着战争武器,金融武器,货币武器的美国,基本上就会顺理成章的成为破坏之王。失去建设能力的人如果想要证明自己,往往都是以推到那个建设者费尽心思搭建的高塔来作为手段的。
所以,建设者想要搭建高塔,不但要拥有高超的技术和持久的耐心以及深厚的智慧,同时还要拥有保护这座高塔的能力。如果在这种能力不具备的情况下,就贸然搭建高塔,让破坏之王用卑鄙或阴毒甚至强大的正面摧毁手段给推到,那对于建设者将是灾难性的。因为建设者不但为这座高塔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更是需要用这座高塔来证明自己成为这个世界新主导者的实力所在。
如果高塔被破坏者摧毁,那即便你拥有再高的技术和智慧,也还是稳不住人们对于破坏者的颤栗之心。所以,保卫自己建设成果的能力很重要。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哪怕你有能力建设更高的高塔,也要忍一下,先建设出符合自己保卫实力的塔高。
直白地说,也就是在中美博弈没到局势明朗之时,很多变化都是不可控的。更何况,如今这个世界,随时都可能会爆发全球性冲突。粮食危机【俄乌战争】,能源危机【中东战争】,都是在跃跃欲试。所以,该慎重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慎重。
很显然,在今天这样一个日子说这些扫兴的话,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但我还是希望,我的朋友们能够适可而止,见好就收。所以,扫兴,就扫兴吧。。。我的意思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收手时也要悠着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