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红菱正艳:黄孝慈老师五周年祭
作者:彭林刚
2016年7月,南京某医院病房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二度梅获得者黄孝慈,正在向学生传授自己的代表作《红菱艳》。“我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但我身上的这些玩艺儿要赶紧传给学生,这才是我今生最重要的命啊!”病榻上的孝慈老师因受癌症折磨,形容消瘦,气若游丝,虽然没有了往昔的神采,但依然努力地保持着一个演员应有的优雅。她对前来阻止教学的主治医生如是说,主治医生欲言又止,最后选择默默地退出病房。
“我们再把刚才那段戏来一遍……好吗!”孝慈老师虚弱地转脸对学生说道。看着学生的表演,孝慈老师微微点头又似摇头,她明白学生心里所担忧的是什么,然后幽幽地说道:“我们演员心里除了戏,不能有任何杂念……在我走之前,一定要将《红菱艳》传给你……这个人物的感觉应该是这样的”孝慈老师说着、比划着……“嗖”地跳下床,进行示范表演……倏忽间,又神灵活现起来,完全没有了刚才的疲倦,
这个画面不是小说、不是戏剧,也不是电影,而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孝慈老师生前发生的真实场景。
其时,孝慈老师罹患癌晚期,生命将逝,心心念念不忘的还是此生最至高无上的京剧艺术,是学生正在复排并且凝聚着江南京剧几代人艺术结晶的代表作品《红菱艳》。
这年盛夏奇热无比,排练场的四台大空调仿佛都在空转,买来硕大冰块放在各个角落,演员们还是热得汗流浃背。遵医嘱三个月米水未进、正在接受化疗的孝慈老师,一次次地顶着烈日从医院偷跑到排练现场,完全忘记自己是个病人,或是跪地示范、或是亲自示范唱腔,或是与导演商讨舞台调度等问题,一遍遍演绎着什么叫“戏比天大”。
《红菱艳》是孝慈老师首次夺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被誉为“水乡京剧”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倾注了江南数代京剧人的心血。遥想当年,冯子和以《红菱艳》跻身于“江南四大名旦”行列,以后其子小冯子和(冯玉铮)继承了该剧,冯玉铮加入江苏省京剧院弃演改行成为编导。
1989年,冯玉铮根据父亲留下的剧本重新整理改编,又赋予新内容,还将这出戏传给了孝慈老师。京剧《红菱艳》已经绝迹舞台半个多世纪,又重现舞台。冯玉铮为什么单选孝慈老师来传承这出戏呢?这是因为孝慈老师曾经演出的《白门楼》,给冯导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白门楼》是孝慈老师向老艺术家张世兰学习的一出传统剧目。张世兰,坐科富连城,习旦角后改小生。孝慈老师多次上门讨教,张世兰被其真诚打动。根据孝慈老师的艺术特点亲传《白门楼》,前演貂蝉百媚千娇,后饰吕布威凛骄横。
孝慈老师跨行当成功地塑造貂婵与吕布这两个性格、性别迥异的人物形像,冯导看后很是满意,决定将凝聚父子两代人心血的《红菱艳》传授给孝慈老师。
要想将《红菱艳》列入剧院排练计划并非易事,当时的江苏省京剧院是著名的“一窝旦”,孝慈老师虽然名列“五朵金花”,是剧院中坚力量,但前有新艳秋、沈小梅、李砚萍、李正芝等老艺术家,后有“五朵银花”及一大批后起之秀步步跟上。想在众多旦角中一枝独秀,比登天还难,何况孝慈老师已然45岁。
孝慈老师说破嘴、跑断腿,找各级领导畅谈演出远景,甚至用“死缠烂打”的方式,最终《红菱艳》才勉强被提到排练日程。因为经费有限,一切从简,服装、化妆、幕布、景片等都是去旧仓库翻找,什么合适就用什么。就是这么一出东拼西凑“废物利用”的《红菱艳》在南京等地上演后好评如潮,一致认为“江南水乡京剧”重现。紧接着《红菱艳》过五关斩六将,杀进了在天津举办的“全国京剧新剧目汇演”。
那天下午场是上海京剧院《曹操与杨修》,大手笔、大制作、明星阵容强大,刚在上海推出便成为专家戏迷、各家媒体的主话题,此时又在天津一炮炸响,甚至有些评委说:“下午看了一出好戏,晚上的戏就不用看了,可以在剧场补觉”。晚场的《红菱艳》如何接得住这么热的场子?一向遇事不慌淡定的孝慈老师感到压力与紧张。为了安抚大家,孝慈老师定好神儿,对大伙说“我们该怎么演,还是怎么演吧!”
当晚,大幕在忐忑中徐徐拉开,江南水乡小桥流水、雕窗花栋立时印入眼帘,藕塘、红菱、小船、美人……果然是该怎么演还是怎么演,只见四十多岁的孝慈老师轻松地把一个18岁的少女邬菱姐演驿的生龙活现,真可谓步步有彩,满台生辉。她塑造的菱姐既遵循京剧的行当规律,又不墨守成规,将其他行当中适合的部分拿来为我所用,看似不讲究,实在精心布局。演出中,观众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红菱艳》这么一出小情、小爱、小制作的京剧,为观众与专家喜爱,成为本届京剧新剧目汇演杀出的一匹黑马,孝慈老师也因《红菱艳》摘得第七届中国戏剧表演奖“梅花奖”。
“黄大胆”是孝慈老师的别称,是说她的眼里只有戏,不管是什么戏、什么流派都敢接、敢唱、敢演,当然也确实是那么回事。
《红楼二尤》中的“秋桐”一般以泼辣旦或彩旦应工,不是主角、戏份少,吃力不讨好,甚至需要毁掉个人舞台形像,所以没有人肯接这个活。领导找孝慈老师商量,她毫不犹豫地接下人人嫌脏的“活儿”(角色),且演来极具光彩,以至于后来甚至有观众就是冲着“秋桐”去看第二、三遍,后来剧院想更换演员,剧场方面坚决不肯答应。也恰是“秋桐”为她后来成功塑造虎妞打下坚实的基础。
孝慈老师在获得梅花奖6年之后,在新编京剧《骆驼祥子》中饰演的虎妞再次引起人们的注目。虎妞曾多次出现在话剧、影视中,但京剧舞台上还是首次出现,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一口气把原著读了9遍,然后深深地埋入到人物创造中去,从内心深处去理解,揣摩虎妞的心理历程。
虎妞是大龄未嫁、刁蛮泼辣的女子,她对工人及其刻薄,恶声恶气,但对祥子却充满真爱。为了表现原著中虎妞极具个性的大虎牙,孝慈老师刻意找人做了两颗虎牙,实际排练中没有为角色增光,反而影响发挥,于是毅然放弃从外形找人物性格的想法,而是在内部挖掘这个人物。虎妞的初次出场手握着一大串钥匙,人物性格立即呈现在观众面前,也迎来一个“碰头好”。在“祥子醉酒”一场,孝慈老师还将《通天犀》中武二花的造型用在了虎妞的身段上,恰到好处体现出性格泼辣的虎妞,对祥子却是百般疼爱。正因为对角色有深刻的理解,孝慈老师发表的“撕碎自己演虎妞”论文,才能获得全国艺术论文评比二等奖。
《骆驼祥子》迎来了孝慈老师艺术人生的第二个巅峰,成功问鼎“二度梅”,成为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
其实,“二度梅”得主孝慈老师,艺术道路决非一帆风顺,一路走来的艰辛,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孝慈老师算是生⻓在梨园家庭,黄爸爸是专业县剧院的琴师。黄爸爸早年在北京某银行任职员,原本收入不菲,一家人衣食无忧,日子过的富裕惬意安康。但黄爸爸极爱拉京胡,一心就想着下海成为专业琴师。适逢江苏宿迁县京剧团需要琴师,经人推荐,黄爸爸毅然辞掉银行职员的工作,举家离开北京来到苏北小县城。小县城生活并不如人意,最大的区别还在于琴师与银行职员收入的天壤之别,一家人陷入吃上顿无下顿的困境,靠黄妈妈变卖首饰或四处借贷,苦撑苦挨。爱戏入深的黄爸爸却是义无反顾,继续坚守在琴师的岗位,也恰是爱戏极深的优点全部传给了孝慈老师。
黄爸爸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他一边让孝慈老师在剧团里学戏唱戏,一边让黄孝慈读书上学,孝慈老师读到高中时候,恰逢中国戏曲学校招收江苏京剧演员进修班。孝慈老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进修班,从此得到正规的戏曲训练。在学校,与其他同学相比孝慈老师显然是起步最晚的一个,为了能跟上同学的步伐,她每天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睡觉。经过一番勤学苦练,不仅追上同学的步伐,甚至领先于同学。70高龄,孝慈老师在大学里讲学,仍然能做下腰、劈叉等高难度动作。
作为戏曲演员,孝慈老师高中学历在当时算是高文凭,她能写会说,闲瑕时就爱看书。也是因为有文化、有教养,她才会善待他人,才会更加珍惜戏曲艺术。
那年大雪纷飞,滴水成冰,孝慈老师带着“雨花承包团”在苏北某山区演出,当时气温在零下十几度,化妆油彩都被冻成硬管子,孝慈老师将油彩放在炉火边烘烤,融化后再一点点抹在脸上,硬是坚持在四壁透风的舞台上演出三个多小时。当孝慈的戏结束后御了妆就急急忙忙钻出被窝取暖。谁知观众散场后不肯离开,叫嚷着要孝慈老师加戏。她听说后立即跳出热被窝床,从垃圾中找出已经扔掉的“刨花”重新刮水片,化妆、包头、穿服装,以最快的速度重返舞台,满足观众们的需求。有些人不能理解,孝慈老师响亮地回答:“我来就是为农民兄弟演出的!”孝慈如此说,也是如此做。凡是访客,无论是专业还是票友,有无官职等,均一视同仁、认真对待,送客时一定要目送到看不见人影为止。扬剧梅花奖得主徐秀芳随口夸赞了一声:“黄老师,你的袜子真好看。”孝慈老师第二天悄悄将一沓新袜送到了扬剧团传达室。那年,孝慈老师应邀担任中央电视台“青京赛”评委,在众多旦角中她看上丁晓君,多次主动写信鼓励她。其实孝慈老师已是“二度梅”得主,完全有条件、也有能力收其为徒弟,但她以大情怀坚持把丁晓君推荐到师父杜近芳的门下,并成为丁晓君的“大师姐”。孝慈老师上孝下慈,对小辈慈爱有加,对师父更是孝心可鉴日月。因不能长期守在师父身边,专门为师父立了一个账户,每月按时往里面打钱,然后让自己在北京的义女每月上门替自己探望师父,为师父买各种食物,每天必然要抽空打一个电话给师父,她怕师父一个人寂寞,跟师父聊聊天。
孝慈老师爱戏是出了名的,爱美也是出了名的。无论什么场合一定是穿着非常得体,但她从不追求品牌,总是打扮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即使弥留时,学生来、同事来、领导来探望,一定要让医生事先通知她,然后要梳理好零乱的头发,抹一点淡淡的胭脂与口红后,才让客人进入病房。
“摆驾……”不知道是因为入戏太深,还是自知天命已绝。2017年1月17日昏迷中的孝慈老师睁开眼看了看围在四周的家人和学生们,然后拚尽全力道出最后一句台词。仙去也!从此,仙道也有天籁之音,人间再无黄孝慈。
孝慈老师,想必您在仙界也是个入戏极深的好演员、好角儿。深切怀念艺术家黄孝慈老师!
写在江苏省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二度梅获得者、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黄孝慈老师逝世五周年之际。
发表于《开卷》2022年第1期,2024年9月16日二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