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这个词在这几年频繁出现,主要被国民用来形容国家经济下行后自身消费的转型。但是我个人却觉得这只是由于经济去泡沫化、经济结构转型下导致的消费回归理性,并不能用于论证经济下行。事实上,到现在为止似乎没有出现一个可以用来衡量是否降级的指标。
消费降级这个词的出现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消费降级始于2018年。这一年,主打低价低质的电商平台拼多多在美国上市,被视为消费降级的一个标志。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消费降级是从2020年开始的,这一年发生了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消费者收入降低,消费意愿下降。
现在非常多文章以购物为例,那么我们就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指标看看从2017年开始的数据。
除了2020、2022年有所下降,其他年份都是上涨的,从2017年的34.73万亿逐渐增长到2023年的47.1万亿。从9月14日发布的数据来看,2024年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31.24万亿,以现在的趋势来看,2024年的零售总额应该与2023年相差不多,甚至超越2023年。
而有一些文章则是提到以前买国外大牌子的化妆品、衣服,现在改用国产了;过去经常去餐厅吃、点外卖,现在改成在家自己做饭了;从40元一杯的咖啡改买9.9元的瑞幸咖啡了等等。
这些行为其实更像是消费理念的变革,变得更加理性,更加关注商品的本质。
以前的消费可以说有些畸形,不注重品质,只在意价格。现在是既注重品质又在意价格(要好要便宜),这就说明国人的消费越来越务实。
消费升级还是降级,不应单靠花费金额来判断,更应该看能否满足更多需求。如果能用更少的钱、更好地满足更多需求,那很明显应该是升级,而不是降级。
消费升级,不是花高价买东西、买服务,比如花几十上百买个小零食,花高价买像泡泡马特那样的玩具,特别是动辄上万的奢侈品。而是产品种类的丰富,质量功能的提高、服务质量的提升。
随着国货的崛起,很多国产的品牌在品质、设计、性价比等多方面都开始超越国外牌子。这时候除非是对某国外品牌有特别的信仰依赖,不然都会理智的倾向于国货。更何况有非常多的国外大牌都是在中国或者东南亚地区生产的,贴个牌子就可以大幅溢价收割中产。
因此在我看来,很多人说的消费降级,本意更像是理性回归后投资欲望的下降。
而出现这个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令人惊讶:
- 经历了三年的疫情,导致很多中低收入阶层的民众把手头上的积蓄都花的差不多了,不敢在随便花钱,需要增加储蓄预防未来。
- 现在各行各业开始降薪、裁员,很多人都已经失业,或者开始担心失业,对未来收入预期下降。
- 除了大幅裁员外,还有近千万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就业压力增大,很多家庭开始做好相应财务准备。
必须承认,面对当前的复杂局面,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确保民生福祉和就业机会。只有在经济稳定的基础上,才能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在这个关键时刻,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携手应对挑战,以实现可持续的繁荣与发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