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九子夺嫡落下帷幕,四爷克承大统。
从深宫中回府,他仿佛走过了百年之久,这一路实在艰辛,可他清楚还不能歇息,无论是朝中事、院中人,都需要去处理。
看见四爷安然回到院中,邬思道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随即又恢复清明。四爷功成之日,便是他隐退之时。
当四爷说出那句:“你的名分容我慢慢安排。”
邬思道很合时宜的提出了“三可不用”,以此表明退隐之心,最终四爷终究不舍十余年相伴之情,默许他去李卫身边“养老”。
作为雍正最得力的幕僚,邬思道为四爷夺嫡立下汗马功劳,缘何却主动提出“三不可用”请辞“半隐”?答案便在他那“三不可用”中。
一、才高八斗,郁郁不得志
邬思道是江南才子、名气很大,素来十分傲气。
本以为参加科举能一举夺魁,不济也是个榜眼、探花,结果榜上无名、只在末尾,这让其十分不忿。
一番打听后才知道,如今这科举不考才华、靠银子,早在科举开始之前,便已经定好了人选,他们这些不去找门路、托关系的考生,尽都是陪跑,为此他大闹了贡院,将“科举舞弊”一事捅到了康熙跟前。
康熙虽惩治了部分舞弊官员,也没放过桀骜不驯、胆大妄为的邬思道,邬思道只好东躲西藏,成了逃犯。
为此他对四爷说:“臣原是先帝朝的犯罪之人,如今皇上克承大统,就启用旧朝钦犯,到底是先帝朝当年抓臣抓错了呢?还是皇帝如今用臣用错了?”
话虽如此,但他自负一身才气,如今却成了逃犯,自然渴望得遇良主,当然眼下还是逃命为主。
逃亡十余载,有家不能回,飘零之时时常遭遇不公,艰难处境既磨练了他的心智,也让他认清了现实。过去他所求,乃匡扶天下、施展一身抱负;如今所做,只愿施展才华,让人生更有意义。
奈何时运不济,无人知他所想、更无人懂他理想,本以为就此沉沦余生,怎料遇上来江南赈灾的四爷。
四爷早在来江南之前,就让年羹尧为世子寻一个先生。说是寻先生,其实还是找个“智多星”来为他出谋划策。
近些年太子地位不稳,数位皇子蠢蠢欲动,四爷看似不争不抢,唯太子马首是瞻,实际也有意那至尊之位。
可他既没有八爷有权势,也没有太子命好,身边除了个被称为“侠王”的十三爷之外,再无臂助。
四爷急需要能人志士辅佐,而邬思道本就是坐过牢的罪人,还是个瘸子,走寻常仕途之路自然无法施展一身才华。
初次见面之后,两人一拍即合,决定相互扶持,邬思道辅佐四爷去争一争至高无上的权利,四爷则给了邬思道施展才华的舞台。
当然,邬思道明面上的身份还是世子的先生。
大家对夺嫡这事心知肚明,却不能摆在明面上讲,表面上大家是兄谦弟恭,暗地里却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
为此招幕僚入府难免为他人攻讦,倒不如安个“先生”名头。
入了四爷府之后,邬思道为四爷屡屡献出奇谋,使得其一步步登临帝位。四爷能克承大统,他居功至伟!
二、小有名气,却是阴谋为体
四爷需要邬思道,夺嫡之前很需要。
从清查户部亏空、推举废太子复立,到九子夺嫡前夜坐镇四爷府,邬思道展现出了其近乎于妖的智慧。
若无他出谋划策,四爷很难继承大统。
可也正是如此,四爷对邬思道既敬重又忌惮。
这一点从邬思道入府和离府,便有直观体现。
四爷从江南赈灾回来之后,为表示对邬思道的看重,他带着四爷府上下一同去拜见邬思道,并为其设下了拜师宴。
旁人或白眼、或震惊,俱都不理解四爷为何会对一个瘸子如此礼遇。唯有四爷清楚,眼前这个瘸子,即将成为他最强力的臂助。
邬思道也没让四爷失望,之后数年出谋划策,帮助四爷一步步接近至尊之位,果真应了一句“得麒麟子得天下”,而邬思道便是智谋无双的麒麟子。
可夺下江山后,四爷却不复往日尊敬,而是以上位者的姿态对邬思道说:“你的名分容我慢慢安排。”
从龙之臣、智谋无双,若是想给这样的人安个名分,是很容易办到的,四爷之所以说“慢慢安排”无非是不想安排。
邬思道作为四爷的“军师”,如何不知四爷所想?不过他也不在乎,正如他与十三爷道别时所说:“我是怀着为天下苍生的心愿来辅佐四爷的,如今心愿得偿,夫复何憾啊。”
戴罪之人、残疾之身,能凭借智慧帮助四爷克承大统,即便没有名分,那也是至高无上的荣誉。
只可惜,他能如此想,四爷却未必。
夺嫡成功后,四爷便不再需要邬思道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