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其实是他们求救的信号,父母照顾好自己的不舒服,能去掉内在的评判,去更深看见和回应孩子。
——萨姐
作者:暖心
我经常听见很多父母抱怨孩子:
回家不说话,只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我们的眼神像陌生人。
说两句就大吼大叫,不依着他就大发脾气;
动不动就离家出走,一点小事都会让他情绪崩溃……
似乎,孩子一到了青春期就很容易走向叛逆的道路。
事实上,叛逆、顶嘴都是青春期孩子的一种心理特征。
英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研究:
针对9~35岁的人群进行了测试,发现:14岁是最容易出现打架、叛逆、学坏的一个年龄。
这个年龄的孩子之所以会如此叛逆,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他的大脑前额发育不成熟,没有成年人的控制力,所以冲动、叛逆、自控力差。
另一方面: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情感特别丰富,所以经常出现敏感、任性、脆弱的一面。
事实上,孩子的这些不可控的问题,都是父母造成的。
一位心理专家忠告:
孩子的叛逆其实都是可控的,只要父母只要做到这6点,孩子的问题就会消失。
01
少看结果,多看过程
一位男子“控诉”自己的妻子:自己高考失利,对孩子要求严格。
妻子规定:
小学三年级之前,女儿必须考满分;初中过后,要求女儿必须排名前几。
她从来不去关心孩子累不累,只看分数。
因此,家里经常争吵不断,硝烟弥漫,女儿也不爱学习。
当父母把教育的结果看得太重,而忽略了孩子付出的过程,很容易把教育变成批评、贬低、否定。
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爱我,带着条件。
最终,孩子难以体会到父母的爱,致使孩子走向叛逆、反抗的道路。
教育专家王人平说:
“一味关注结果,看不到孩子付出的努力,就做不到全然地接纳孩子的身心。”
教育的美好意义,在于过程,而非结果。
看过一个新闻。
上海一个小女孩考试只考了C,回家后,妈妈并没有责怪她。
而是告诉女孩:
你以前一直都是考D,说明这次有进步哦。
你每天晚上这么努力背书,学习,复习,妈妈就知道你一定会有进步的,果然你没让妈妈失望呀。
女孩听了妈妈的话,动力十足了,考试也慢慢从D考到了B。
不要让结果去裹挟你的欲望,而要用过程去激励孩子进步。
比如:
当孩子犯错时,不要急于批评,而是问“你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了什么?”
我们要让孩子感受过程的成就感、思考能力,让他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应该改变,行动力自然有方向有效果。
从过程中去寻找成就感,他才会内心充满期待。
02
少越界,多尊重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场景:
父母随意进出孩子的房间,还说“小孩子有什么隐私”;
把孩子喜欢的东西随意送人,说“不要这么自私”;
决定孩子的高考志愿,告诉他“我们不会害你”;
父母给孩子报培训班,还逼着孩子去……
在父母的眼里,这样的行为是爱。
但是从心理学上来说,它是一种“没有界限感的控制”。
父母和子女间“自我”和“他者”身份上的模糊,就非常容易“入侵”孩子的世界。
就像上面那些行为,不尊重孩子的意愿,把爱变成一场情感绑架,最终让孩子变得:
孩子不懂得尊重别人,也会随意伤害别人;
孩子会逃避父母,变得越来越叛逆。
《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赢得十几岁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以和善、坚定、尊重的态度,先和他们站在一边。
孩子从6岁以后,自主意识变得强烈。
父母要学会:
1)尊重孩子的交友自由:
同伴是帮孩子缓解压力的一个出口,只要是正向的朋友,父母就尊重他,会减少孩子在情绪上的波动。
2)尊重孩子的隐私需要
孩子7岁,父母就要退出他的房间,什么事都要在孩子允许的情况下做,否则他会觉得你践踏他的尊严。
3)尊重孩子的思想需要
孩子越长大,越需要自己的小世界,这样他们会有更多的大脑去创作、去思考,除非是你被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他。
保持一定的界限感,才会赢得孩子的尊重。
03
少批评,多鼓励
在知乎话题“从小在一种批评式教育下长大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一位网友说:
从小,父母就特别喜欢骂他,每天会因为一些小事被骂十几次。
吃饭太慢,被骂;字写不好被骂;有时候走路慢一点,都被说成“是鸭子”……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变得十分敏感,别人说话声音大一点,他都觉得是他哪里没做好。
很多父母觉得:批评式育儿效果好,便百试不厌。
但长期的负面效应会让父母的批评变成:贬低、嘲讽、否定。
孩子感受到的是:恐惧、害怕和无助。
最终,他会习惯自我批评,无端放大自己的缺点,从而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中。
看过一句话:每一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父母说什么话,决定了孩子以后将走怎样的路。
正面的认可,比批评和打击更容易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父母经常说:
“没关系,慢慢做会越做越好”,能让孩子充满自信;
“再坚持一下,你一定可以的”,孩子会越来越有毅力;
“每个人都会有压力,但是你能说出来,说明你想去解决”,它可以让孩子感觉被爱,让孩子内心更加充盈、健康。
鼓励,不只是爱的语言,更是未来成功的垫脚石。
04
少质疑,多信任
有很多父母,总是在担心孩子:
孩子在家里玩手机,就担心孩子没有好好学习;
孩子成绩下降了,担心孩子将来考不上大学;
见孩子上网,就担心他将来不务正业……
有时候,也许我们只是担心孩子,感觉他这做不好、那做不好。
事实上,这样的担心更多的是质疑,是不信任孩子的表现。
《因为我是女性》中写道:
“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会削弱孩子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每个孩子都需要归属感,它源自于父母的信任,这样会让他感觉被爱,然后去发挥最大的潜力。
美国心理学家艾琳·卡瑟拉进行过一项著名的实验:信任游戏。
实验将父母和孩子分开,孩子在房间内玩耍,父母在门口等待。
同时提供了两种方案供父母选择:
一种是给足孩子信任,让他们独自玩耍;
另一种是不信任孩子,要求他们看着孩子玩耍。
实验结果表明:那些被父母选择信任的孩子相较于另一组,表现出了更高的自信心。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
“当孩子感到被爱,被信任,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眼前。”
所以当孩子气馁时,不要落井下石,而要告诉他:“我相信你可以做好的。”
当孩子屡屡失败时,不要批评他,而要告诉他:“你能行的,我相信下次你会做得更好。”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底牌,也是孩子前行中无坚不摧的底气。
05
少阻止,多放手
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
有一位女士年近三十,还在依靠着父母生活。
后来发现这位女士有一个控制欲很强的妈妈。
她的母亲,从小就干涉她的生活。
总是要求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安排她学习、安排她考大学,后来出来的每一份工作都是母亲帮她安排。
所以,她缺乏生活体验和能力,不会与人和谐相处,同事关系、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都很糟糕。
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曾指出,孩子12岁左右会进入青春期的核心阶段,此时他们处于一个自主意识爆发的阶段。
在此之前,我们就要形成孩子的自主意识。
父母干预越多,亲子关系越容易俱伤。
这样的俱伤包括两种:
一种是叛逆,越阻止越爱逃离;
另一种是,依附于父母,弱化自己的能力。
养育孩子,不是让孩子成为第二个自己,而是让孩子成为自己。
智慧的父母,都在这样做:
1)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犹太思想家朱特比曾说:
“孩子的事,让他自己解决,若父母过分呵护,反而会使孩子失去自信,更不可能有出色的成就。”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要从小培养出孩子的这项能力,让孩子受益一生。
2)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
孩子自2岁开始,就有独立意识,他们喜欢什么事情都自己来。
从这时候开始,孩子就是在向成人表明:“我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父母要学会放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上,越早把自主权留给孩子,将来他越会强大。
06
少敷衍,多耐心回应
很多亲子关系的现状是:敷衍孩子,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
有些父母忙于工作,很少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有些父母明明陪在孩子身边,孩子想找父母聊天,父母却用一句“我很忙,你自己去玩”来浇灭孩子的热情。
心理学上说:孩子的感受长期被忽略,他会压抑自己的感受,消耗自己的能量,性格变得特别自卑,从而做出伤害自己的决定。
每一个孩子需要的第一项情感是:关注、回应、看见。
1)回应孩子的情绪
孩子都是情绪敏感的动物,他开心的时候想和信任的人分享;难过时想要有人安慰他。
因此,我们要看见孩子的情绪。
比如:在孩子开心地和你分享一个话题,你要认真倾听,然后给孩子正面的评价。
2)回应孩子的需求
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要求,我们都要去回应他。
你可以不满足他,但是不要去拒绝。
比如:孩子想要无人飞机玩具。
我们可以这样回应:这个需求并不容易实现,我们现在还不太需要,我们可以先放在一边,等有能力的时候,再去满足你。
合理地拒绝,又不会让孩子感觉敷衍。
父母及时、积极地回应,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爱和被看见,进而产生自尊、自信、自爱等力量源泉。
07
看过一句话:
那些看似叛逆、满口怨言的孩子,其实只是想通过对抗来验证自己是否被无条件地爱着。
不论孩子出现哪种问题,都是因为爱不够。
当他越变越差,是因为归属感不够;
对父母越来越冷漠,是因为回应太少;
能力越来越弱,是父母阻止太多;
孩子自卑、自负,是父母给的负能量太多;
孩子对抗父母,是因为管得太多。
孩子的成长,不只是他们的旅程,也是我们成为更好父母的机会。
当我们放手让他们去探索,尊重他让他去尝试,鼓励他,让他去试错,他们才能学会坚强,学会独立。
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给他机会,让他去感受他的人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