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是我们每个人都欢迎的事,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对增长有着天然的喜好。

典型的就是工资。

工资是一定要涨的,无论是三年一普调,还是五年一普调,都可以。

但是很少有人会问:我今年对企业的贡献是不是去年更多一点?

在增长之前,我们先说说熵

在热学现象中,或者说在整个宇宙的物理过程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定律,叫做「熵增定律」。熵增这件事,在热力学中有个专有名词,叫做热力学第二定律。

用一句话总结「熵增定律」:世界只会变得越来越乱。用四个字就是:覆水难收。

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如果不做处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乱。

一个人,总的趋势是越来越懒,越来越老。

所以企业才会有管理,人们才有健身,这么做,就是减少熵增的速度。

管理让企业减缓混乱的程度,健身身体减缓衰老的速度。

那么,在个人进步领域,要想实现增长,该怎么办呢?

我讲个故事吧。

以前公司有两个同事,姑且叫他们A同学和B同学吧。两个人都是本科毕业,同时进入公司做类似职位,能力也差不多。

其实刚毕业,谁的能力也比谁高不到哪里去。

有一次A同学部门接到一个项目,是大老板亲自过问的项目,所以A的领导也很重视,叮嘱A一定要做好。

这搞得A同学挺紧张的,连续一个月加班加点,还去请教了好几个在其他公司的师兄,最后A的领导在汇报时大老板觉得挺满意,还在会场夸奖了这个项目组。

A的领导作为项目负责人,挺高兴,认为A在项目过程中表现挺好,给涨了一千块工资。

这个时候B同学正常工作,也没有特别大的项目,也没有表现很优异,当然也不差,就是正常。

那时候新工作的人普遍住的距离公司比较远,因为近的房租比较贵。

因为A的工资涨了一千块,而且领导觉得他能力不错,又给他一些复杂的项目,搞得他忙得要死。

于是他就搬到距离公司近一点的地方,从原来的一个小时路程缩短到半小时。

算一算,涨的房租也被涨的工资吃掉了,也没有太亏。

过了半年,因为项目都做的还不错,但自己太忙了,于是申请招了个实习生来做助理,打下手。

这样一些杂事重复的事就让实习生做了,自己稍微可以把事情多用在关键问题上一些。

其实这时候A和B的差距已经开始拉开了,A每天上下班一共一个小时路程,而B上下班要2个小时,总体上A每天比B多工作了一个小时。

再因为A工作表现不错,所以接手的项目越来越复杂,所以能力也提高的比较快。

同时又有实习生助理,可以解放自己很多时间,不用做重复性的琐事,让自己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

又过了大概一年,A因为表现优秀,就被升级为组长了,公司给所有基层管理者配备了技能培训,当然这时候工资也又上了一个档次。

他也从挤公交上班变成了每天打车上班了,自己手下也带了四五个人,帮自己干活了,自己可以更聚焦解决复杂关键问题了。

而B同学这时候还是基层员工,工资虽然每年都有普调,但相比A已经差距挺大了。

其实B也不是不努力,在部门里也属于中等偏上一点点,只是没有突出。

因为觉得工资不够高,还是一直住在距离公司2个小时的地方,每天挤公交。

七八年过去了,现在A已经是部门的一把手了,也属于头等舱的人了,公司给每个高管都定期有高管教练辅导,还有期权之类的。

B呢,现在也是个组长了,带三四个人吧。

回头看,七八年的时间,A和B的距离是怎么一步步拉大的?

1.A因为最开始无意间接了个重要项目而被迫特别努力,从而获得加薪和领导认可,于是可以负担起距离更近的更贵的房租,导致每天可以比B多工作一个小时。

2.又因为有机会做复杂项目,虽然困难多加班多,但能力也因此被锻炼提高的多。

3.又有了实习生助理,可以进一步节省自己时间,提高自己效率。后来做了组长,带更多下属,自己也接触更高层面的工作,而且还有机会得到公司很多培训,能力又进一步提升。

这一步步,也许最开始A和B几乎差不多,但是因为A每次的多一丁点优势,让A可以持续得到更多优势,几年累积下来,两个人已经是天壤之别了。

现在,A的年薪也近百万了,期权价值近千万。算一算,过去七八年累积收入超过1000万吧。

B年薪也有四十多万,但期权几乎没有。七八年累积收入估计200万……他们俩之间的差异已经有5倍了。

但A真的比B多付出了5倍吗?

肯定没有,其实也就每天多工作一个小时吧,等于比B多付出10%,但却高出500%的回报。

更可怕的是什么呢?

现在A因为职位高,自己也读了商学院,大部分的周末都在商学院上课,接触的人事物也都不一样。

而B呢,周末双休都在休息。本来A也就每天比B多一个小时工作时间,现在平均每周又多一两天的学习时间了。

虽然B也挺努力,但已经没有办法追上A了。

就像骑自行车的人,追一个开宝马车的人,就算很努力,两者的距离还是会不断拉大的。

现在两个人都30岁多一点,可以预测,再过10年,A的身价大概率是B的20倍以上了。

而A总体上也就比B多付出了10%,而已。

拥有的,给他更多。没有的,把它仅有的也拿走。

老子道德经里也说,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也就是从穷的手里拿出来补贴富的

每次比上一多做好1%,当然可以实现进步,从而实现阶层的跨越。

可是事实的情况是。你首先要保持住不下降,怎么才能做到呢。首先要在内部对抗熵。

比如我自己经常给甲方做PPT汇报方案,因为做的是房地产项目,每个项目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每次做PPT汇报方案都是如临大敌。

更为关键的是,虽然我从业时间比较长,但是每次做ppt的速度并不快,最早时候是半个月才能做一个项目的ppt,这不算上调研的时间,只是单纯的做,后来也得一个星期。

这个就是熵。每次做完之后,因为有项目的间隔,并不是很快就做,所以做ppt的材料就开始混乱,然后混乱到一定程度了,有项目之后,重新整理,耽误时间。

后来用的方法就是像乐高积木一样,按照目录、内容,排版等等分为各个小块,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实际上是形成了各种中间体。等到新的项目来了之后,按照结构组织材料,然后寻找各种中间体搭配起来,时间又短,效果又好。

每次的策划案,新的市场调研情况,就像是企业的经营,给方案带来外部新的增量,而各种乐高积木一样的中间体,则保障了我把想法很快能用ppt的文件表达出来。

在个人叫做整理,在企业就叫做管理,能随时承接外部来临的变化。更适合能量的增加。

文章看到这里,聪明的你,也已经明白该如何保持正向增长了吧。

如果还有不懂的,或者别的问题,可以联系我。

联系我之前,记得关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