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之智经济原创)

之前文章谈到,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就业,政府通常主动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和刺激消费增长。这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充分利用好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确保宏观总需求的稳定与扩张。有时候,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和萧条,政府不得不采取扩大财政赤字和增加政府债务的方式,依靠扩大公共需求的方式,才能促进经济走出阴霾。有时候,面对突发困难情况,政府需要加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才能有效应对棘手的经济社会问题。无论哪种情况,其结果必然导致财政赤字的提升和政府债务的增加。

应对经济危机和萧条

为了应对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日本房地产泡沫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采用了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有一些经济学者对政府加大财政刺激的做法口诛笔伐,认为政府过度干预经济,不但没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反而扩大了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可是,这些经济学者难以提出比政府加大财政力度更好的应对措施,甚至连政府的职责和义务都没弄清楚。要知道,当经济危机降临,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企业生产下降,失业率上升,并引起社会动荡,如果政府不加以干预,就是明显的失职行为。最有效的办法只能是扩大公共需求,目的不在于刺激经济快速增长,而是要对冲市场需求的萎缩,确保经济社会稳定。由此产生的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是必须且必要的。

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之后,罗斯福新政采用了扩大财政支出和赤字的办法,依靠公共需求的扩张,应对市场需求的低迷,美国经济才得以逐渐恢复。在非战争年代使用赤字财政应对经济萧条的做法,打破了平衡财政思想,表明经济实践突破了当时的经济学理论。罗斯福新政实施3年之后,1936年凯恩斯主义诞生,才逐渐建立起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自此之后,人们获得了诸多逆周期宏观政策调控工具,财政收支平衡就逐渐被经济实践所抛弃。当经济出现危机或衰退,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赤字型积极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加大公共投资等方式,能够一定程度上对冲经济运行的剧烈波动。

19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大财政赤字的办法,同样依靠公共需求的扩张,一定程度上对冲市场需求的萎缩。虽然积极财政政策难以推动日本经济重新回到高速增长轨道,但是促进了日本经济总量基本保持稳定,人均收入水平始终保持在全球前列。如果日本政府没有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系统性债务违约和信用崩塌就将是难以避免的结局,日本经济可能遭受比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更严重的冲击。日本的经济实践已经超出了凯恩斯主义的范畴,逐渐摸索和使用了出超越传统经济理论的“超纲”政策。政府充当金融市场最终借款人,为了配合国债大量发行而实施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才将经济从危机的边沿拉回来。国债规模持续大幅攀升,目前已经达到近260万亿日元,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超过18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无论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都面对一个艰难的抉择,那就是稳定经济增长还是削减财政赤字。结果都选择了前者,主要经济体都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赤字都显著扩大,政府债务持续攀升。随着经济的回稳,政府可能适度收缩财政政策,财政赤字能够极端性有所回落。但是拉长时间轴来看,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扩张成为了常态,呈现出危机推动型政府债务扩张特征。即便金融危机过去了许多年,全球政府支出规模也难以下降,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也显著高于危机之前。

21世纪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经济发展进入了后工业时代,市场需求扩张已经显著放缓,只能依靠政府支出的持续扩张,才能维持总需求的稳定。此时,全球主要经济体财政支出规模都趋于显著扩大,政府债务也持续增长。并且,为了应对经济衰退,越来越多的发达经济体采取了超常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大量“超纲”政策超出了传统经济学的认知范围,需要新的经济学理论加以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学之智经济

应对突发困难情况

除了应对经济金融危机以外,政府债务增加也可能是为了应对其他非经济性质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在这些情况下,政府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支持受影响的人群和地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确保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转。那么,财政支出显著增加成为必然。然而,受突发困难因素的冲击,财政收入难以明显增长,甚至需要削减税收以达到减负的作用。因而,财政收支缺口就会扩大,政府债务增加成为必要的措施。当困难度过之后,随着经济复苏和财政状况改善,财政赤字将逐渐回落,但政府存量债务不可能降到先前的较低水平。

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经济体都采取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当年,全球通过的财政刺激措施超过12万亿美,具体措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加大财政净支出,包括增加支出规模和削减税收;另一类是加大流动性支持,包括政策性贷款、财政担保和向公共部门注资等。美国签署了价值2.2万亿美元的新冠经济刺激法案,这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援助计划。日本先后推出了三次经济刺激计划,总规模超过300万亿日元。欧盟达成了总额1.8万亿欧元的长期预算方案,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多次推出不同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中国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并且各级政府加大疫情防控和“三保”方面的急需支出。这些措施为应对疫情冲击、避免经济陷入衰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全球一般政府净赤字为4.3万亿美元,创历史高点;而2020年为了应对疫情,全球一般政府净赤字猛增到8.1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全球一般政府净赤字占GDP的比重也创历史新高,发达经济体达到10.2%,新兴经济体达到8.6%。2021年以来,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全球政府部门赤字规模有所回落,2022年为4.7万亿美元,虽然回落但仍然高于疫情之前水平。全球政府债务规模没有回落,仍在持续增长,从2020年86.5万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91万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学之智经济

2023年,中国北方地区遭受大面积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为了支持灾后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在年度财政预算之外增发1万亿元国债,这是一次典型的依靠增加政府债务的方式应对突发困难的案例。新增的1万亿元国债资金主要用于8个方向: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防灾设施建设;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区为重点的骨干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他重点防洪工程。从国债资金用途来看,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并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投资项目中。

总之,政府债务扩大容易缩小难。为了促进总需求保持稳定,要求政府部门必须保持财政赤字状态,政府债务扩张成为必然。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都呈螺旋式上涨特征,突发事件促使政府债务短期内大幅增长,困难期度过之后进入一段缓和时期,当再次遇到突发困难的时候就再次大幅飙升。不过,年度的财政赤字规模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政府债务规模却单向增加,很难有所减少。这是因为,财政赤字作为流量数据,流量变小之后年度的赤字额度就能够减小。政府债务作为存量数据,只要存在财政赤字,政府债务规模就会扩大,不可能减小。

总之,在日本和中国的经济腾飞奇迹过程中,积极的财政政策都起了重要作用。如果失去了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支撑,经济增长奇迹将难以实现。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和萧条,以及突发困难,都需要积极财政政策的全力支持。从这个角度而言,政府债务的扩张是确保总需求稳定的必然结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并非一定能够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存在一种可能,政府效率较低,财政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约束和管理,甚至出现腐败现象,那么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将打折扣。另一种情况,当产生经济危机或者经济陷入萧条,扩大财政支出是必然的政策选择,但是财政赤字和债务的扩张未必能够刺激经济增速加快。这时候,市场需求处于萎缩状态,积极财政的目的在于通过扩大公共需求来弥补市场需求的萎缩,以确保总需求保持稳定和社会安定。

(原创作品,请关注学之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