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第十六届中国江北水城·两河明珠(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如期在中华水上古城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葫芦客商、种植户、葫芦文玩爱好者、葫芦艺术家齐聚聊城,中华水上古城人潮涌动,他们携带自己的顶尖葫芦作品前来展销,再现了“买天下葫芦、卖天下葫芦”的盛况。
早在2008年,聊城市东昌葫芦雕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浩瀚的非遗文化海洋中,东昌葫芦雕刻以其独特的魅力脱颖而出,成为非遗领域的一枝独秀。葫芦产业作为聊城市东昌府区的一大特色与亮点,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的产业发展潜力。以东昌葫芦雕刻为代表的葫芦产业在聊城蓬勃壮大,形成了种植、艺术加工、展销、文旅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葫芦不仅作为聊城的文化符号,更成为了推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早在新石器时代,葫芦就已作为容器和工具被广泛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葫芦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品,寓意着“福禄吉祥”、“多子多福”等美好愿望。聊城的葫芦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东昌葫芦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雕刻和高超的制作工艺,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远销海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非遗传承的过程中,东昌葫芦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不断创新与发展。匠人们积极探索新的制作技艺和表现形式,使东昌葫芦更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同时,他们还积极拓展葫芦的应用领域,将其应用于家居装饰、工艺品制作等多个领域,让东昌葫芦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聊城青年夜校,东昌葫芦雕刻技艺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王树峰有了一批年轻的拥趸,他们手握刻刀在葫芦上勾勒精美的图案。今年,王树峰相继走进韩国、埃及、塞尔维亚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展示了东昌葫芦雕刻技艺,宣传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博物馆是激发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目前,聊城市东昌府区3处葫芦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的网红打卡地,5处葫芦雕刻传习所、1处非遗工坊成为培养东昌葫芦雕刻人才的基地,拥有葫芦雕刻传承人32人,水城小学“非遗传习基地”被教育部列入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而在葫芦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上,东昌葫芦雕刻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玉成带来的针刺葫芦作品艳惊四座,小小的葫芦身上不仅刻画了细腻的戏剧人物,还将戏文刻在了葫芦身上,米粒般大小的文字清晰可见,彰显了老匠人非凡创作水准。发布会结束后,李玉成和徒弟王树峰被媒体记者追问“宝葫芦”的各种奥秘,葫芦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为推动葫芦产业转型升级,东昌府区探索建立“协会+研究院”的研发模式。成立葫芦文化发展协会和葫芦产业研究院,在现有种植基地实行“种、养、刻”一体化,把分散加工的家庭式作坊发展为集中规模化生产的产业园区,在种植技术、新品种引进、葫芦文化创意等方面,进行全产业链研究开发,助推产业融合发展,让小葫芦长出大产业、土特产成为金招牌,有力带动集体群众增收致富。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和乡村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葫芦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元素将在文旅融合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聊城市将进一步深化葫芦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创新葫芦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提升葫芦文化节庆活动的品牌影响力,推动葫芦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以节会友,吸引四面八方葫芦客。自2007年起,聊城市每年举办中国江北水城(聊城)国际葫芦文化艺术节。节庆活动包括葫芦雕刻大赛、葫芦文化讲座、葫芦艺术品展览等多项内容,吸引了众多葫芦爱好者、从业者、游客前来参观。2023年第15届葫芦文化艺术节上销售额达到1.2亿元。通过这一平台,聊城市的葫芦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
连续多年举办的葫芦文化艺术节已经不仅仅是聊城市的一项节庆赛事,更成为葫芦产业的盛大狂欢活动。在葫芦文化艺术节上,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不仅能选购心仪的葫芦,葫芦艺术家们还能实现不同艺术风格的碰撞与创新,推动东昌府区葫芦产业向更高处迈进。
聊城以葫芦为媒,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唱响了一出文旅融合的大戏。未来,随着聊城文旅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葫芦这一文化符号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