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给你买的坚果记得吃。”李萌叮嘱道。被拒绝后,她继续劝说:“坚果对你的身体有好处,听话,现在就吃。”作为父亲,老李能感受到女儿的关心,但她的态度却总让自己莫名烦躁,发了几次脾气后,父女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
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功能衰退,人们的认知功能、记忆力也会下降,可能会使老人的思维变简单,呈现出人们口中“老小孩”的状态。因此,有些人在与老人相处的过程中,会使用“哄老语”,即用与孩童说话的语气与老人沟通。但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但无法拉近双方的距离,还可能有损老人健康。
国内学者曾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周围人使用“哄老语”,会使老人感到自尊心受损和幸福感降低,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衰退更为严重的老人,是被“哄老语”对待的重点群体。然而有研究发现,轻微和中等程度的老年痴呆患者,对“哄老语”的反感最强烈,可能情绪激动并拒绝配合,以此来抵抗孩童般的待遇。
为什么善意的“哄老语”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首先,由于身体机能较弱、社会参与度较低等原因,老人和小孩都渴望得到重视和认可。但相比较而言,老人辈分更高,人生阅历更丰富,周围人若以哄孩子的形式对待他们,会让老人觉得不被尊重,影响进一步的沟通和互动。其次,对老人来说,“哄老语”可能传递出“能力正在丧失”的信息。衰老本身就是个敏感的话题,“哄老语”仿佛在对衰老进行强调,可能让老人感到自尊受损、价值感下降。最后,使用“哄老语”涉及年龄歧视。人们关于衰老的态度常常是消极的,比如人老了会变糊涂等。这就导致有些儿女照护老人时,即便遇到很容易的小事,也觉得老人需要帮助。但过度关注老人的弱点,其实是忽视了他们的成年人身份和独立性,表面上是想让老人“省点心”,其实却剥夺了他们的决策权。这种打着关心旗号的善意歧视,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
建议大家不要对老人使用哄老语,同时尽量避免其他形式的善意歧视。
在与老人沟通的过程中,应遵循平等原则,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关注;保持温和、耐心的态度,认真倾听老人的想法和需求,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可以使用简单的肢体语言帮助老人更好地理解,但要避免夸张的表达,尽量做到清晰简单。
遇到老人不配合、不理解等情况时,大家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方法来促进沟通,比如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进行适当鼓励;遇到复杂问题时,可以耐心重复关键信息,确保老人能够理解等。如果多次尝试还是无法解决,照护者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文章来源:汕头市爱家心理研究所
联系电话:0754-88368363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