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远集坊举办第六十八期活动,邀请中国文化书院院长陈越光,以“中国文化中的谦卑精神”为题,深入阐发中华谦卑精神的丰富内涵、深长源流和恒久价值。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主持了本期活动。
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主持本期活动
阎晓宏理事长在开场发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谦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一概念承载了中华文化根源性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自古以来,我们的先贤们就以谦卑之心为人处事,以谦逊态度追求学问和成长。谦卑让我们尊重他人,让我们人生的步伐更加稳健坚实。他表示,和大家一起期待陈越光院长有思想、有深度、触动人心的演讲。
主讲嘉宾 陈越光
陈越光院长从古今中西之争、历史上的谦卑者与谦卑之根、理解谦卑的视野与方法等几个大的方面,展开他的演讲。
引子:古今中西之争
陈越光从西方一部电视连续剧《罗马》讲起,简要介绍了中西之争,引入“谦卑”主题。他认为,把人类历史放在一个最大的包容、最高的统一的层面来看,“轴心文明理论”很值得注意。要理解中国文化中的谦卑,需要先了解不同文明在源头上的区分。在东西方文明产生的轴心期,其终极关怀的思想可以归结为依靠外部力量还是依靠自己修炼、入世还是出世这两大问题。
由此,人类主要的宗教哲学、思想观念和人类文明的大形态,可以划分为四种模式,也就是超越突破的四种基本形态:第一种,依靠外部神明力量,并且不认为在当下世界中能得到拯救、从而期待来世的拯救型宗教,包括最早的犹太教和其后的基督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等;第二种是依靠外部的自然力量入世,主要是古希腊的认知哲学;第三种主张内部修炼而出世,例如印度当时的婆罗门教、后来的佛教、印度教等解脱宗教;第四种,依靠自己的修为、修炼而进入此世,这就是中国的道德哲学,中国道德哲学内部的具体信念和教义虽然也有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点,即人能够独自一人通过现实存在不断认识自己、超越自己;谦卑,就是其中的重要品格。
历史上的谦卑者与谦卑之根
从中国文化视野的角度,陈越光院长阐释了谦卑这一命题的传承与原因。他回顾了中国历史上谦卑品格的代表人物——周公旦、董仲舒、娄师德、夏原吉、曾国藩、季羡林,他们中有古代的开朝元勋、宰相名臣,也有当代大学问家,生活的年代从公元前11世纪到现在的20世纪。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无不讲雅量,一视同仁地以谦卑态度对待他人,从而获得大家的拥戴和敬仰。谦卑,作为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做法、一种品行,已至少深刻影响中国三千年之久,一定有其文化之根。陈越光通过古代典籍上溯穿越,探寻谦卑的文化之源。他说,谦卑这个词第一次出现于战国时期《尹文子》一书,内有“齐有黄公者,好谦卑”的记载。在《说文解字》中, “谦”是崇敬之意,“卑”是地位低下之意,谦卑即以谦立意、以卑表形,是因谦而卑。谦是本意,卑是体现出来的外在形态,而绝非真的地位低下。为什么“谦”要用“卑”的形态表达呢?这和中国易经思想有关系。《周易》的卦辞往往凶吉相生,而唯有“谦卦”卦辞——“谦,亨,君子有终”,为六爻皆吉,为什么?陈越光说,解读六十四卦卦名卦辞的《彖传》对此做了阐释:“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陈越光还以老子、孔子与欹器(古代一种倾斜易覆的盛水器)的典故为例,说明“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一个人的修为就像欹器一样,很满的时候有两种处理方式:或扩容,厚德载物;或守己,谦卑养身。
理解谦卑:视野与方法
简要回顾中国文化中的谦卑和谦卑之根后,陈越光就当代人应该以怎样的视野、方法来看待谦卑,展开重点讲述。他强调了六个方面。
第一,谦卑是对“道”的体悟。近半个世纪以来,东方学者一直在研究中国文明的超越问题,认为中国文明在4000年前即实现了超越。陈越光引用了余英时的一段访谈内容:西方的超越形态是“外向超越”,中国的超越形态是“内向超越”。从谦卑这个主题来看,西方是一种外在约束,而中国是讲“道”在你心里,你自己有一个内在的超越物,所以“道”的境界可以永无止境,“道”的本质是反对一种过度蛮横和傲慢的状态,而接受一种低微的谦逊的状态;谦卑,就是对这种“道”之存在的一种自身体悟。
第二,谦卑是崇高向卑微的致敬。在对中国传统道学思想观念里的谦卦、坤卦、艮卦等作简要分析后,陈越光介绍说,正如佛教观念所认为的,没有众生,没有卑微的人,没有那些像尘土和蝼蚁一样的芸芸众生,任何伟大高贵、豪强富贵的世俗成功都不足以成,不仅如此,人内心修炼的出世的正知、正觉、正慧,也都不可得。这是东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思想。因此,所有的卑微都是崇高的起源,谦卑,就是崇高的成就者向此源此因致敬,也就是花果对根须致敬。陈越光还特别谈到,从“众生到菩萨”,所必经的一条道路叫做屈辱,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就反映了在人生至暗时刻迸发出的生命力量——谦卑与忍辱。
第三,谦卑是自知之明。古希腊的太阳神庙正门镌刻着一条箴言:人,认识你自己。中国古代思想家也指出人要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苏格拉底也有句名言,我知道我一无所知。陈越光表示,一方面,人要知道自己的分量;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保持戒备和警惕之心,这就是谦卑。可以说,有自知之明的人是谦卑的,而谦卑更使人具有自知之明。
主讲嘉宾 陈越光
第四,谦卑是始终如一的学生心态。陈越光以科学史上牛顿和其学术传承为例,展开这部分讲述。牛顿这样一个开创性的大科学家,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知识和成就的?牛顿说过,我之所以看得远一点,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陈越光介绍说,对牛顿的学术、思想形成直接影响的五个巨人,是笛卡儿、费马、卡华里亚利、伽利略、刻卜勒,而这些巨人也是站在前面巨人的肩上。牛顿晚年时曾说,“我只是一个玩耍的孩子,偶尔拣到一个贝壳就举起手来炫耀而已”,这就是一个谦卑者终生保持的学生心态。为什么牛顿会如此谦逊?背后也是有“道”的,这个“道”就是人类的知识追求越大,与未知之间的接触面也就越大;你知道得越多,你不知道的东西也越多。所以人一定要谦卑,不可自满。
第五,谦卑是换位思考。陈越光说,换位思考这个词是在管理学中首先出现的,但在哲学上,它可以在谦卑思想中找到源头。儒家的恕道,就是人类最早的换位思考。2500年前,当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告之“其恕乎”。如何行恕道?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换位思考是为人处世的方法,而谦卑是其核心价值要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成为人类的价值伦理底线。中西方哲学在对人和他者关系认识上的一个本质差别,就是中国更强调换位思考。
第六,谦卑是在聆听中学习。谦卑可以使人驻神于听,将精力集中在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储存信息、加工信息上,这个重要能力是谦卑精神的体现。
陈越光说,如果把对谦卑的理解、认同和分析放在处事待人与工作中,大概可以这样归纳:尊重不同,尊重少数,善于沟通,敢于放弃,肯于等待。他说,谦卑使我们通过聆听来获得向他人学习的喜悦,使我们通过坦诚评价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使我们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来影响他人,使我们通过等待来赢得共同的提高,使我们能驻神于听、终身学习。
演讲最后,陈越光对谦卑精神给予极高礼赞。他说,一切有谦卑精神的历史人物都会被历史厚葬,这是他们的善终;他们在历史中安息,是他们最终的谦卑,也是因谦卑而获得的最后的安宁。谦卑被人崇仰,但与谦卑者的相遇却常常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一种见义勇为,叫做虽千万人吾往矣;有一种自由意志,叫做宽容比自由更重要;有一种英雄主义,叫做看透生活却热爱生活。——陈越光用这段诗意话语与大家共勉,结束了本次演讲。
阎晓宏在总结发言中谈到,陈越光院长的演讲,生动而且深刻,贯通了东方和西方、历史和现实,充满了辩证法和哲理。陈院长对中国文化中谦卑精神的梳理和阐释,使我们对“满招损,谦受益”“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等千古名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更加坚定自信。
活动现场嘉宾合影
90.7万人通过腾讯、爱奇艺、抖音、快手、百度、搜狐、网易、优酷、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观看了本次活动直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