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大家在重新定义什么叫SaaS,从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变成了服务即软件(Service as a Software)。
看着是简单的词汇搬弄,意义恐怕比想的大的多。
对这个新词,我们先说影响,再说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内在含义是什么。我们先看一张红杉画的图:
https://www.sequoiacap.com/article/generative-ais-act-o1/
这是说,Service as a Software市场规模比过去的Software as a Service市场大约20倍,并且一切刚刚开始。
为啥市场空间会变大很多呢?
因为输出软件服务专注的是角色的一部分,输出服务专注的是整个角色。(琢磨事很可能是最早预见这趋势的,参见:)
我们可以简单想象下,不管公司给程序员买多少工具,最终在工具上的花费也肯定比雇佣程序员小。在过去工具最多帮助程序员写代码能快点,现在,输出编程服务(Service as a Software)能覆盖整个程序员的价值,当然更大了。
价值计量的颗粒度变了。
这事为什么过去干不了?
也是我们之前说的,过去的软件因为是程序员堆砌规则(if else),所以智能程度有限,他没法变成一整套服务。现在模型驱动,意味着软件智能水平可以提高了,所以就能干了。
比如我们经常用的招聘的例子,Sercie as a Software意味着软件要完成从JD撰写到与候选人沟通的所有工作才行,否则你怎么完成整个服务啊?
而调度多个模块(比如公司的系统、外部的招聘网站等)、多个角色(比如公司的研发负责人、人事部门的负责人等)这活原来没办法让程序员通过写程序自动干,只能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干,那就不划算,成本太高,所以商业模式不成立。
现在AI智能水平的拉升让这事日渐成立,所以成为一个海外极度关注的市场(Glean等)。国内似乎还需要点时间转变认识。
商业上那里变了呢?
传统软件是,产品给你不管你用不用都要付钱。
Software as a Service是,服务给你,你用了付钱。
Service as a Software是,你用了软件,按结果付钱。
从商业模式看,最后这个其实更适合中国国情。我们太多企业只愿意为结果付费了。
过去搞套CRM,到底有效果没效果谁知道呢?新的这套如果兴起就是卖没卖出去东西,而不是单纯的干活效率,肯定更一目了然。更符合很多企业家的基本思维模式。
但Service as a Software如果真兴起,前面的会被更迭掉的,这就是琢磨事前面说的:。
有后面这个形态,怎么可能还有人用前面的!
那演进的路线会是什么样子?
还是上面那文章,里面列了眼下能看到的一点点苗头(低垂的果实)。
但从我角度这注定是个过渡状态,单一职能会首先起来是没疑问的,但从价值创造过程来看最终关键的必然不是单一角色。
我们拿软件App举例子,这过程中牵涉产品经理、架构师、前端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美工、测试工程师等。真想提供对应服务,那你要提供的必然不是单一角色,否则根本软件产品开发这事就无法成一个由软件支撑的服务。
这注定是个自底向上回卷的过程,只要你想创造更大价值,那就必然不停的扩大服务的边界。更可怕的是扩大时候因为AI大模型的智能没有清楚编边界,所以边际成本不增加。(参见:)
过去什么产品这样?搜索引擎、社交网络...
后果是什么呢?
过去整个企业相关建构会崩掉,包括人、工具、流程,包括基于过去建构上面的各种管理知识,各种公司,甚至包括EMBA课程很大一部分要重建。
你能想象两个AI对接的时候需要流程么?他们随时带着全量信息,注定反馈>方法。
挑战和机会是什么呢?
你必须了解你的行业,并能够建模,所有对行业的理解都是智能价值的放大器。
上节列的那些工具,如果不了解对应行业,构建数据模型和某些workflow,那你做不出来能够提供服务的软件。
我们总说AI会取代人工,这至少是部分事实,这部分事实的表现形式就是Service as a Software,其实我更喜欢自己发明的角色中心式计算,说的是一个事。
形象点描述这玩意斟酌好需要了解你面对的行业,需要了解AI。
本月17号,晚七点会在承泽园搞一期这个主题的AI碰撞局(题目:企业级AI智能体落地的实践与碰撞),活动本身不收费,但不公开,澜码周健(ACM冠军)、阿朱(比我有名的KOL,企业级市场大家应该都认识,文章见:阿朱说)、北大侯宏老师(剑桥博士,文章见:侯宏文存)加我主持(),具体怎么参加大家问shuixiu2024吧。
往期活动,大家看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