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年,习惯了网购买菜,经常前一天订了一堆菜,第二天带着小拖车到收菜点李大姐那里取菜。
一回生二回熟,我和大姐就很熟悉了。
我知道,从网购买菜兴起,李大姐就关了原来的早饭摊,开始做网络买菜平台的接收点。
做了不到半年,就成为一整条街上,收菜最多服务最被认可的一个接收点。
每次去她那里,人气很旺,常常会有人排队等着取菜。
去的多了,我很好奇,小小的收菜点,看着其貌不扬,说话有点大嗓门的李大姐到底有什么办法,让那么多人愿意来她这里?
原来,她有一整套朴素的经营思路,结结实实给我上了三堂经营课。
我想,如果我的写作能像大姐一样,何愁不能写出名堂来呢?
1 每天开门,过年也不休息
每天早上8点左右,李大姐就在买菜团里发消息,夕夕菜来了,美美菜来了,大家都来拿菜吧。
你看,她是一早就开门了,要知道她前一天11点还在群里发消息呢!
买菜平台早上送菜,时间说不准,有时很早,有时可能要晚一个小时。
李大姐,只能早早开门等候菜来。
要说给自己做有动力,早点开门不算稀奇。
但稀奇的是,过年的那段时间,就连快递点都不收快递了。
李大姐告诉我,她过年照样开,还可以随时订菜的。
她为了挣钱,过年都不休息一天吗?
还真是,除了偶尔有事,她一年到头都不太休息。
不过,在她的脸上,看不见悲苦怨怼。相反有种喜洋洋的神情。
60岁,能跟上时代,在买菜点做点事,和大家聊聊,就是她最快乐的事。
每天工作,尽心尽责,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这是李大姐给我上的第一堂经营课,有机会就要珍惜,还要开开心心干好。
2 快速完成归纳放置,小事也要最专业服务
天热去取菜的人,最知道,买了冷冻冷藏肉和奶制品,要赶紧取,生怕老板不放好冷藏。
去李大姐那里,我可以绝对放心,晚点去也不要紧。
她会早早分门别类,在冰箱冰柜放得好好的。
这不是收菜点最基本的要求,很难做到吗?
还真是,冷冻冷藏虽然是必须做的事。
但,我也曾遇见过,有些店家没有立即放冰柜,结果就是化掉,影响食物品质。
在买菜平台的评论上,也常常看到吐槽收菜点放冰箱不及时的评论。
李大姐,不仅会帮你分门别类,还会早早就忙碌,最快速度归置。
从冰箱,到冰柜,再到冷饮冰箱,设备一应俱全、
接菜分类放置,看着很简单的动作,也许有让人安心的职业水准。
李大姐是真的心里明白,买来的冰鲜菜没有放冰箱冰柜,会是什么后果。
从这件日常小事,就可以看出李大姐对自己的工作,很有职业要求。
早早开门,接货快速,分类归纳。
等你拿菜,整理好的菜框放在你面前,帮你取冷冻冷藏菜品。
清清楚楚,一点也不混乱。
这样的专业服务,难怪她这里每次取菜排队还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从李大姐的专业服务,我感受到看起来再小的工作,也要有一颗专业的心去对待,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
3 热爱生活,谈笑间共鸣你的需要
李大姐,不是一个不接地气的工作狂,相反她很热爱生活。
虽然每天开门忙碌,可你可以看到,她的门前摆满了鲜花绿植。
每个去她那里的人,都会先被鲜花吸引到,心情很放松。
不忙时,她自己刷平台的实惠菜,点选一些自己喜欢的,性价比高的菜。买回来,家里有人帮忙做。
忙起来,家里的儿子,女儿,还有老先生都会来帮忙。
李大姐,就是这样有烟火气。
也因此,她可以随时和你聊天说笑,自然了解你的需要。
她有个神奇的本领,就是你会不知不觉告诉她,自己喜欢吃什么菜,为什么有时会换地方买菜。
8月,我网络买菜少了,喜欢去菜场买点菜,因为那里本地菜和水果,多也新鲜。网购菜少本地的。
然后,我没情商地,和李大姐唠叨,最近网购少,是因为菜不太新鲜,更想去菜场买菜,或者生鲜超市。
李大姐呢,没有对我光顾少不满意。
反而告诉我,确实天热时,有些平台冷链不够,菜会不太新鲜。
天气凉快了,可以选冷链比较好的平台,有些猪肉牛肉冰鲜还是比较划算的,性价比高。
她展示给我看,她刚买的牛腱子肉,还有柠檬片等,
李大姐给我的第三堂经营课,热爱生活,才能共鸣客户的需要,有更好的服务。
写在后面
在《稻盛和夫自传》中,有一段话:“认真度过今天这一天,自然就能看到明天;认真度过明天,就能看到一周;认真度过这个月,就能看到下一个月;认证度过这一年,就能看到下一年。”这段话告诉我们,把握每一个当下,全力以赴面对工作和生活,才能更好走向未来。
李大姐,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收菜点店主,喜欢咋咋呼呼和你聊着天。
她朴素的经营哲学,吸引了很多人,也给我工作上三点经营启示。
第一,每日快乐工作,不以为苦反以为乐
第二,最小的事,也要有最专业的态度。
第三,热爱生活,更能共鸣客户的需要
如果把这三点启示,应用在我的日常写作中,应该有三种方法。
每天快乐写作,绝不找理由拖延。
最小的一段话,也要好好说,好好写。
热爱生活,才能真正共鸣对方最想要什么,给与支持。
用在其他工作生活中,也是一样吧。与你共勉。
本文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
TIPS:《怡小城》城市悲欢,人生成长。
多平台同名创作,专栏:剧评/生活/写作。
主创王小怡,行走半生依旧爱探城的75后,曾任三甲护士,做过房产记者,城市文化编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