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械表的精密世界里,有一项功能如同隐匿在时光深处的神秘乐章,当它奏响时,能以独特的声音为我们诉说时间的故事,这便是三问表(minute repeater),又称三簧表。它是声学与动力学巧妙融合的杰作,通过三种不同的打簧响声,精准地分辨出 “时”、“刻”、“分”,为我们带来一场听觉上的时间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问表的工作原理与独特魅力

问表,作为打簧表的一种,其报时方式别具一格。通常在表壳侧面设有一个拨柄或按钮,当我们拨动或按下它时,便会启动一系列精妙的装置。小锤在动力的驱动下,有节奏地敲击环形的簧条,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让我们仅凭听觉就能知晓时间。而三问表在这其中更是独具魅力,它的复杂程度堪称机械表功能中的翘楚,超越了单纯的钟表制造范畴,承载了人们对于美学与技艺的诸多期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陀飞轮万年历不同,三问表在外观上极具 “欺骗性”。它不像前两者在表盘上有着显著的特征,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不凡。三问表往往只是在表壳的八到十点位置有一个看似普通的 “把手”,不知情的人很可能会将其误认为是一只基本款腕表。然而,当你轻轻拨动这个 “把手” 时,一场奇妙的 “时间演奏会” 便会即刻开启。它以独特的声音旋律,为你清晰地报出当下的时间,仿佛是时间的使者在耳边低语。

三问表的发展历程

三问表的起源可追溯至 17 世纪末,那时的首款打簧表还只是 “哑” 表,需通过敲击表壳内侧来无声报时,使用者需将其放在手中才能感知时间。这种独特的报时方式在当时的王公大臣中颇为流行,成为他们在沉闷的早朝和皇室会议中悄悄了解时间的巧妙工具,同时又避免了因看表而可能冒犯君王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为其加装了表铃,通常安装在内底盖上,通过锤敲击发出声音,首款报时腕表由此诞生。这一革新意义重大,不仅开启了钟表报时的新方式,还促使刻钟报时、半刻报时以及五分报时钟表相继问世。到了 18 世纪中叶,首款三问报时腕表惊艳亮相。而在这个时期,制表大师阿伯拉罕・路易・宝玑(A.L. Breguet)更是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设计出一款能够鸣报小时、刻钟和分钟的装置,创新性地采用一组卷盘的音簧取代表铃,这一举措不仅节省了空间,还使得报时声音更加丰富多样。经过不断的完善改良,到 19 世纪末,三问报时装置逐渐演变成如今我们所熟知的配置。

三问表的种类及发展

在三问表的基础上,制表技术不断发展,陆续出现了十分问(Ten - minute repeater)、半刻问(Half - quarter repeater)、五分问(Five - minute repeater)等多种类型,报时的精确度越来越高。如今,能够精准报 “时”、“刻”、“分” 的三问表已成为主流,满足了人们对于时间精度更高的追求。

自动鸣响表:时间的自动演奏者

除了三问表,还有一种独特的报时表 —— 自动鸣响表(Strike),也被称为自鸣表。它无需人为手动操作,便能自动报告时间,仿佛是一位时刻坚守岗位的时间守护者。自动鸣响表主要分为大自鸣表(Grand strike)和小自鸣表(Small strike)。两者都能在时钟和刻钟时发出声响,不同之处在于小自鸣表在自动报刻时不再重复整点报时,这一细节体现了其设计的精妙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鸣表与问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自鸣表可以看作是自动的打簧表,它多了一组自动报时的发条作为动力来源,能够自动地为我们演奏时间的旋律。而两问、三问功能与自鸣表的结合在怀表时代就已出现,通过在表壳上设置更多的按钮或拨柄,来控制不同的功能操作,包括 “静音” 的转换装置,以便在不适合自鸣的环境中灵活使用。当我们想要确切了解时间时,也可以通过操作表壳上的按钮或拨柄,让问表的功能得以实现,随时获取时间的准确信息。

三问表及其相关的报时技术,是制表工艺中的璀璨明珠,它们不仅见证了人类对时间精确计量的不懈追求,更展现了声学与动力学在微小空间内的奇妙融合。每一次的报时声响,都仿佛是穿越时光的回响,诉说着制表师们的智慧与匠心,让我们在感受时间魅力的同时,也领略到了机械艺术的无尽魅力。无论是三问表那独特的 “演奏” 方式,还是自动鸣响表的自动报时功能,都为我们的腕间世界增添了一份神秘而又美妙的色彩,成为了钟表爱好者们心中永恒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