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大多数的古代盐场都已蜕变为盐业遗迹,唯有西藏盐井的盐田仍然执拗地固守着千年不变的传统工艺。澜沧江边那些层层叠叠的盐田既代表着久远的历史,又是当地人的现实生活。这个活着的古老盐田既是奇观又是奇迹。
当地藏族同胞将盐井乡所产的盐称为“藏盐巴”。出露于2亿年前三叠系上统紫红色砂页岩。这种岩石是在泻湖的环境下形成,盐卤出露的地点则位于澜沧江的江边。
以澜沧江为界,两岸的盐田则大不一样。西岸地势低缓,盐田较宽,所产的盐为淡红色,因采盐高峰期多在每年的3~5月,俗称“桃花盐”,又名红盐。
江东地势较窄,盐田不成块,但产的盐却是纯白色,称为白盐。不同颜色的两种盐,品质也有很大差异,白盐品佳价高,红盐质劣价低,主要供牲畜食用。
所谓盐田,实为沿江依崖搭建的土木结构的晒台。这种崖、土台和支撑木三位一体的结构,由江岸边直上崖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当地人称为木楼。
之所以采用梯田般的木楼的办法搭建盐田,显然是受到峡谷窄束空间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更大限度地在有限的空间搭建出最多的盐田,同时又能保证每一块盐田都能在阳光和风的作用下,结晶成盐。
澜沧江两岸,有木楼600余栋,盐田3000块以上。它们依山而立,最多的重叠达六七层,气势宏伟 、非常壮观。尤其是盐田中注满卤水的时候,从高处俯看,宛若一面面镜子,波光粼粼。
盐田要临江依山而建,除于受地形限制,也和盐卤出露的位置有关。这里的盐卤为天然卤水,出露在江边,将盐田搭建在江边,自然是为了减少卤水与晒场之间的搬运距离。
盐民们自江边的盐泉中提取盐水,沿陡峭山坡将盐水运到卤池贮存,再将经自然浓缩的盐水背、挑入盐田,然后交给风和阳光。
在游客眼里,盐井无疑是诗意的,但对于盐井人而言,这是一种生存状态。大自然是公平的,它给这里安排了无比贫瘠的土地和恶劣的环境,但也赐予了这片土地神秘之水。
利用阳光和风,盐井人将它风干成盐,并以此维系着族类的生存。然而,盐井人获取这份馈赠的过程十分艰辛,艰辛得甚至让人怀疑大自然的诚意。
摄影/杨建;文字/李忠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