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9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汉唐丝绸之路正式开通,自此,丝绸之路成为古代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它将古代东亚、中亚、印度、西亚和地中海等地链接为一个紧密、互动的交往体系,不仅是各地区商品贸易活动的便捷通道,也是文化和思想交流的桥梁。沿着丝绸之路,艺术、科学、哲学和宗教等领域的知识和观念得以传播。
20世纪末,酝酿启动的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历经了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的“酝酿”、2006年至2011年的“启动”以及后来的“推进”,从中国与中亚五国联合到2013年1月三国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提交了申遗报告。2005年,我作为陕西省文物局负责人参与推动了丝路申遗工作,深知整个申遗过程,涉及面广,申请难度极大,涉及中文、英文、俄文、吉尔吉斯文和哈萨克文5种文字文本,而学术支撑更是基础的基础。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就发起了“丝绸之路综合研究项目”,1990年夏在中国组织开展的丝绸之路沙漠路线(由西安到喀什)的科学考察,历时近40天,行程4500多千米。此后,更有国内外数十名专家学者进行了系统的丝路考古和遗产梳理研究,形成了诸多重要成果和文化共识。
2014年“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获批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跨国系列文化遗产,属文化线路类型,线路跨度近5000千米,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城市遗迹、交通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等5类代表性遗迹共33处,申报遗产区总面积426.8平方千米,遗产区和缓冲区总面积2344.64平方千米。与此同时,2013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共建国家的响应,丝绸之路重新焕发了生机,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也进入了“黄金时代”。作为一位考古和历史地理学工作者,我曾代表陕西省文物局有计划地支持陕西考古工作者走出国门,开展境外考古工作。其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开展工作,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重点开展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考古调查,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和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缅甸等国文物修复工作,西北大学则以乌兹别克斯坦考古为主。
西北大学考古学科与丝绸之路考古渊源深远,早在1938年,西北大学的前身——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师生就对“西域凿空者”张骞墓开展了考古调查、发掘与修缮。诸多学者一直坚持西北民族、边政、考古和区域国别研究。1956年,在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西北大学设立了全国第二个考古学专业。68年来,西北大学考古立足陕西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逐步形成了“立足长安、面向西域、周秦汉唐、丝绸之路”的学科定位。特别是近年来,王建新教授以寻找大月氏为目标,积极开展了从河西走廊到东天山以及西天山、乌兹别克斯坦等地的考古工作,成果广受关注。2018年1月5日,陕西省文物局支持成立“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中心”。2020年6月9日,为了更好地统筹陕西省各考古单位的境外考古工作,陕西省文物局与西北大学共同建立了“陕西省丝绸之路考古中心”,有计划地开展以丝绸之路考古和遗产保护为主的陕西境外考古工作。
2021年5月12日,“中国+中亚五国”外长第二次会晤在西安召开,在此期间,王毅外长倡议与中亚各国在西北大学建立“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此后,陕西省政府以陕西省文物局为牵头单位,西北大学为实施单位,统筹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等省内外优势资源,与丝路沿线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西北大学明确中心为独立研究机构,安排30名专职研究人员编制,实施主任与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每年招收10名博士研究生、20名硕士研究生。同时,西北大学先后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伊朗、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的13所高校、科研机构签署共建中心协议,聘请了来自9个国家、26位考古领域专家学者担任中心学术委员,初步搭建起一个开放共享的学术合作交流平台。
2023年4月25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召开期间,来自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文化遗产官员共同为中心揭牌。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面向中亚、西亚、南亚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联合考古、遗产保护、文化交流、人才培养等工作,是一个开放、合作、共享、传承的国际化平台。
长期以来,我国考古学界对国外考古的了解相对较少,缺少研究国外考古的高水平人才。丝绸之路历史、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也一直由西方学者占据主导地位。为了鼓励和支持国内青年学者,深入开展丝绸之路考古和遗产保护以及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决定组织出版“丝绸之路考古与遗产研究博士论丛”,主要资助从事境外丝绸之路考古和文化遗产领域的青年学者出版博士学位论文。之所以选择资助这一特定范围,主要有三点考虑:第一,以东方视角开展境外地区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有利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可以纠正、修改和补充西方视角下丝绸之路研究的缺陷和空白,有利于提升我国学术界在丝绸之路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第二,境外联合考古和研究的相关成果发表难度大、周期长,尤其对于刚毕业的青年学者来说更加困难,为了及时公开学术成果和鼓励更多年轻人从事丝绸之路考古和遗产研究,我们选择资助45周岁以下的年轻学者出版相关博士论文;第三,博士论文经过开题、中期审核、预答辩、外审和答辩多个环节的审查,其研究成果都具有一定的原创性以及特别的学术价值。
希望通过这一举措,可以推动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优秀成果的传播和共享,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丝路考古和丝路遗产,也希望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工作能力的丝绸之路考古和遗产研究领域的专业人才,有所裨益。更希望这一举措有利于促进丝路共建国家的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感谢科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王琳玮女士的精心编辑;感谢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建新教授、邵会秋教授和王莺莺副主任对丛书出版的学术与技术组织。
总序作者:赵荣,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本文由 王琳玮 杨烁 摘编自 王毅 著《基于文明交往的跨国考古研究——以亚洲地区为例》 之 《“丝绸之路考古与遗产研究博士论丛”总序》 。
(审核:孙莉)
978-7-03-079317-1
定价:228.00元
赴他国开展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对于推动考古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跨国考古也已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本书以文明交往为着眼点,对19世纪中期以来亚洲地区跨国考古发展的历史进行分期研究,包括对他国来华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及我国学者赴国外开展考古工作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从时空上阐明亚洲地区跨国考古的整体面貌、时代特征、成就与不足以及最新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本书通过对西方中心文明理论的回顾和反思,结合文明交往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对跨国考古推动文明交往的发生机制展开深入讨论,并对今后我国开展跨国考古提出具体建议。本书可供考古学、文化学、文化外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与爱好者参考阅读。
赛博古公众号
微信号 : spkaogu
新浪微博:@科学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