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十年前,这片热土上就落地成立了国内首个定位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它以科大讯飞为核心龙头,依托部省共建的创新机制和中科大的科研技术优势,不仅带动了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还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声谷是由国家工信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的部省合作项目,这一战略部署旨在通过构建以科大讯飞为龙头,配套企业协同,政产研用紧密合作的良性发展生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应用和产业化。
合肥市作为这一宏伟蓝图的重要承载地,凭借其坚实的科创基础和丰富的发展资源,在空间上精心规划了孵化区、核心区和拓展区,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产业发展格局。
01 优质平台,创新驱动
产业平台服务优质、科技创新能力强劲,是中国声谷快速发展的两大引擎。这里不仅拥有完善的企业研发办公及生活配套,还建立了包括语音开放平台、NLP开放平台、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平台、智能写作平台在内的多个技术开放平台,以及智能营销平台、智能制造中心、适配中心、可见可感平台等产业支撑平台。
这些平台的搭建,不仅加速了AI技术的科技成果转化,还推动了AI技术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
在市场上,中国声谷的创新成果已经触手可及。
翻译笔、双屏翻译机、智能办公本、智能语音鼠标、智能交互可穿戴设备、会议速记机等百余款创新型语言服务类终端产品,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得力助手。
02 技术体系,日臻完善
历经八载砥砺前行,中国声谷的技术体系日益完整,创新载体建设不断完善,创新研发日益活跃,产学研用协同网络不断拓展。
在科大讯飞、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龙头企业和顶级研发机构的引领下,智能语音产业领域搭建起了覆盖“基础应用技术+底层硬件技术+数据计算技术+智能终端技术+行业应用技术”的全方位产业技术体系。
科大讯飞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语音转写、机器翻译、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已经跻身国际领先行列。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声谷入驻企业的智能语音相关授权发明专利已高达130余件,软件著作权1000余件,牵头、参与制定标准20项。
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中国声谷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也为合肥市成功入选全球科研城市50强、成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
03 人才培育,全面赋能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中国声谷通过“院校培养+基地实训”的模式,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创新融合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吸引人工智能各行业各领域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
目前,中国声谷已与多所高校(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签署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在共创人才梯队、共建产业学院、共享技术成果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2021年4月,中国声谷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启动了“四院一谷”战略合作,充分利用各自在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推动各方在平台建设、技术转移、项目孵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互通合作。
同时,针对五方发展中缺少激励机制的共性问题,共同设立了科大硅谷创新策源基金,探索建立项目团队跟投机制。
未来,中国声谷将继续围绕“产业+人才”这一核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专业活力,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建立新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为安徽省打造“三地一区”、合肥市智能语音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提供人才资源服务,为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高质量职业人才探索新的模式。
04 迈向新赛道,打造世界级地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声谷正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引,锚定“打造世界级产业地标”的宏伟愿景,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强化产业链条。
未来,中国声谷将力争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语言服务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辐射力的语言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语言服务品牌。
基地将在引领带动语言服务产业和贸易发展方面的作用不断彰显,语言服务产业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稳步提升,为中国文化、产品、服务、技术、标准“走出去”提供高效专业的支撑。
走进中国声谷,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更是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在这里,每一个创新成果都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对梦想的坚定追寻。
中国声谷,正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精神,向着世界级产业地标的宏伟目标迈进。
如果您对标杆商务考察或其他商业领域的内容感兴趣,请持续关注智学标杆考察研习社,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点赞、评论您的观点,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