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LION
关于巴菲特有2个最常见的标签:
第一,买入并持有的价值投资;
第二,保险的“浮存金”,以低成本拿钱。
在学习保险行业之前,我直觉觉得保险公司是很容易的生意模型,卖保险拿钱、买一波公司获得高收益,长期进入正循环。要是有个保险公司,成为巴菲特并不难。
但实际上,在中国学习巴菲特的模式中,保险+投资的模式并不成功,此前的代表性公司如复星,有些更离谱的金融派系都先后崩盘。
感觉上的容易,与现实世界的难,是有矛盾和冲突的。
在了解保险行业中,先后阅读了一些资料和研究,其中一本名为《迷失的盛宴》的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本书里,作者以编年史的方式记录了中国保险行业近40年的情况,如果结合最早的行业梳理是从1919年到2023年。
点击上方链接,即可优惠购书
作者
陈恳,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的资深记者。中国商业保险百年史《迷失的盛宴》系列作品的作者,坚持14年,3次写作更新,以独立视角记叙中国商业保险百年的宏大变迁。《迷失的盛宴》最新版分为上下两册,共有70万字,记录了100多家保险公司,400多位保险人物,与前两版相比,重点增补了最近10年行业的转型和变迁。
于是,我特别邀请了陈恳老师录制一期播客,请教和学习保险行业,核心探讨的3个话题:
第一、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历史和周期
第二、目前面临的挑战(负债端、投资端的双压,财险行业会不会被新模式冲击?)
第三、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巴菲特”模式?
扫码收听节目
看完本书、和陈恳老师交流后,有几个很明显的收获或感受:
一
中国保险行业并不容易
一方面是政策监管不同主题下的“盛宴与收缩”,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可投资资产类别的“隐性制约”,如以国内债券为主、国内市场为主,股票市场的波动和周期没有让保险资金很好赚钱。此外,中国保险行业的乱象与监管、关键的人物都挺令人感慨,盛宴是它、迷失是它,有种眼见起高楼、眼见楼塌了。
二
中国保险行业面临的挑战
保险行业是依赖人口和居民财富的行业,如果新增保费有压力,生意的循环就会止步不前。如果负债端有压力、投资端不赚钱,保险公司就会面临风险。国外保险公司的策略是全球化搞钱、全球化投资(尤其是美股),而目前我们的国情并不具备。
三
投资大师同时是险资老板很稀缺
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其实不高,一方面是债券占比较高,另一方面是这些投资负责人本身也不是巴菲特。巴菲特是重仓买入更高收益率的资产,以更低的成本(总部人很少)。保险公司不多、投资大师更难,尤其是投资大师还不是领导/老板,就是难上加难。如果领导/老板有其他更多想法,那就是难难难。
四
寿险和财险是两门不同的生意
寿险是一大笔钱可以用很久,但到时候要兑现当年的诺言,过程中的乱七八糟的投资有可能有风险,但会滞后的爆发;财险更像是一个消费品,每年都要买,财险公司可以持续攒钱、慢慢扩大。
点击上方链接,即可优惠购书
‼️添加馆长·小狮子:lanshizi321,加入书友群,还有更多及时资讯福利等着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