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行情来去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从9月24日开始,市场情绪过坐山车般地大起大落,从“牛来了”到“牛走了”,仅经历了短短9个交易日,多数人还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牛真的走了吗?

1 市场估值不高

由于散户交易占多数,A股受情绪的影响很大,表现出来就是市场估值的波动很大,从历史数据来看,市场估值的高低相当程度上决定股市投资的未来收益。

市场极度乐观、市场估值太高时,未来的投资收益往往很差,反之,市场极度悲观、估值很低时,未来的投资收益往往很好。

真正的牛市末期都伴随着市场情绪高涨,各种股票鸡犬升天,估值高、泡沫大,而这一次的行情还远未到这种程度。

如果用中证全指代表整个A股,其市盈率目前约18倍,从过去10年来看,也只是中等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市场市净率为1.5,过去十年间83%的时间都比现在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市盈率、市净率,股债收益比也是很常见的一个估值指标,用于评估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谁更便宜。

从历史数据来看,股债收益比(红)和股市的走势(蓝)有很好的镜像关系,牛市顶点对应着股债收益比的低点,熊市低点对应股债收益比的高点。虽然这一波上涨后股债收益比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历史高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合来看,目前股市的估值最多算是中等,价格泡沫都还没出现,何来牛市结束一说。

2 下跌趋势已改变

估值高低只能用于观察市场贵还是便宜,无法判断是牛市还是熊市,更多的时候,我们用市场价格走势来判断牛熊。

鉴于上证指数是最受市场关注的指数,其形态走势对投资者心理的影响最大,这里就看上证指数。

下图是2019年至今上证指数的周线图,从2021年12月至今年9月,指数一直处于下行趋势中,途中几次反弹的高点越来越低,直到本次暴涨,跳空突破了趋势上沿的压制,改变了持续近3年的下跌趋势,虽然这几天回调不少,但并未回落到之前的趋势线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技术面来说,只能确认原先的下跌趋势已经改变,要说是牛市还言之尚早,谈不上什么牛市结束。

虽然经过市场大涨之后又大跌了两天,但相对于上涨之前,大部分基金都还保留了相当大的涨幅,尤其是前期跌得多的成长基金,如芯片ETF(159995),半导体材料ETF(562590)等。

3 政策环境支持

这一波行情的直接导火索就是9月24日一系列的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降息、降准、便利互换、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鼓励长线资金、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这些政策覆盖了财政、货币、地产、金融等各个方面,表明管理部门开始充分意识到经济形势的严峻性,这一方面有利于经济的复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振投资者的信心,可以预期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政策环境、货币环境都是有利于股市的。

4 交易层面

这次大涨之后的回落,有短线资金获利出逃的原因,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之前被套资金的解套卖出。

2021年是上一轮行情的高位,成交量放大,全年都在3400点到3600点之间震荡,大量的套牢筹码在这个区间,许多股民基民在这站岗。

后悔的力量是强大的,长时间亏损的人最后悔的就是当初买了股票或基金,当大盘上涨进入这个区间,被套3年的人终于被解放了,卖出是很正常的反应。

对于想买入的人来说,行情发展太快,很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已经涨得太高,不想买得太贵也只能观望,等市场给出一定的折扣后再考虑要不要入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仅凭借几天的行情,就说牛来了或是牛走了都为时过早。目前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市场在等经济复苏的信号,在此之前大概率以震荡为主。

5 基金配置攻守兼顾

市场是不确定的,因此在A股上的配置应注重攻守兼备,牛市来了,能够分享上涨,牛市走了,也能抵御下跌的风险。

A股的防守型的基金,主要包括红利、低波风格基金,红利类基金以股息收益为安全边界,低波类基金以涨跌波动小为风险特征,二者在下跌行情中都表现较强。

在指数基金方面,红利类很多,如中证红利、上证红利、国企红利、央企红利等;单纯的低波类相对较少,如500行业中性低波、MSCI中国A股低波等;二者相结合的基金在这两年熊市中更是大出风头,如红利低波、红利低波100等。

进攻型基金,主要是前期跌得多、反弹空间大,牛市时更强势的基金。在风格上,可以关注成长风格、质量风格的基金,如创业板指、科创50等。

在行业或主题指数层面,有证券、消费、电子等,证券业的盈利直接收益于牛市行情,这无需多说;消费是盈利较为稳定的行业,由于是主动基金重仓股,这两年受主动基金赎回拖累较多,跌幅较大;

芯片半导体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卡脖子”产业,也一直受机构投资者所看好,2021年以来该行业的跌幅很大,而这一波的上涨也很迅猛。

比如,机构持仓57%的芯片ETF(159995),9月24日至10月14日的涨幅达45.59%;机构持仓43%的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同期涨了38.17%,可谓进攻利器。

市场无法预测,涨得多的品种也容易跌得多,配置什么基金,配置多少仓位,重点看各人不同情况:风险承受能力高、对未来看好的,可适当加大进攻配置;风险承受能力弱、对未来悲观的,则应以防守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