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熬到周末休息,给大家聊点轻松的。

我身边的小伙伴都知道,平时我也爱看各种冷门细腻的“小甜剧”。这两年剧荒,我把韩国导演安畔锡的作品反复捞出来重温。

安畔锡的名字可能知道的不多,但他的浪漫爱情剧可以说是部部爆款,比如《春夜》、《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密会》等等,连咱们内娱都拿来翻拍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部的氛围感都超绝不说,剧情大部分讲得都是弟弟爱上姐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安导又拍了一部新剧《毕业》,我迫不及待地追着看完,又迫不及待地来和你们分享我的感受。

依然是姐弟恋,依然是超绝的氛围感,依然很好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密会》和《春夜》中无处不在的禁忌“偷感”,也延续到了《毕业》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安畔锡从来不是只讲爱情,他曾在接受访谈时说过一句话:

“我想知道,人的灵魂是怎样在不知不觉的瞬间里消失的,还有摆脱出来的可能吗?这将是我一生的主要课题。”

爱情,只是给女主角疲惫生活的一种奖赏、一剂良药。

而爱情之外,35岁+女性必定要面对现实种种的不尽人意:职场的矛盾,挣扎又复杂的人际关系,情绪价值和人生目标感的缺失……这些,可能才是我们更多触碰的话题。

01

考试制度背后,一场人吃人的“厮杀”

安导的很多爱情剧,都会有意识去描写女性的职场,这部《毕业》也不例外,但让我非常欣喜的是,这次的女主的职业是补习班的老师,电视剧也花了大量的篇幅,深刻的挖掘了东亚考试制度的弊病。

即便当“教育片”看,都会大有收获。

女主徐惠珍,在韩国大峙洞一家补习机构任职,是被印在广告牌上的明星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主李俊浩,是她教出的第一个,从学渣逆袭成名牌大学毕业生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的师生关系,在李俊浩决定放弃工作了十年的大厂,来到徐惠珍所在的补习机构应聘讲师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她不再是他的老师,而是他的同事,两个人一同框,暧昧的小氛围就拉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并不是我想聊的重点。因为在丛林一般的补习班生态中,偶尔的谈情说爱不过是小插曲。

徐惠珍所在的大峙洞,挤满了1600多个补习班,而大峙洞总面积才0.79平方公里,每个补习老师,都得咬紧牙关,拼命抢夺学生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5岁的徐惠珍,已不再是从前那个心怀理想主义的少女,她心硬如铁、精于算计,凡事都以利益为导向。

当年初入行当老师的时候,她告诉学生们,要先学会阅读,细心感受作品的思想感情。

15年后,面对一张张幼稚的面孔,她的教学方式却来了个360度大逆转,十分简单粗暴:

“没必要对书中的角色感同身受,反正你们也做不到,直接背下来,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解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期高压的竞争中,和名利的裹挟下,徐惠珍早已丢失了她的初心,但这并非她一人独有,几乎所有老师都是这么做的。

她最强劲的对手——最佳补习班的院长崔亨善,人称“白发魔女”——对学生说的话,更加赤裸:

一道价值高分的选择题,将会暗中决定你们的等级,而那个等级,有可能会成为你在社会上的立足标准。

你要上的大学,你所拥有的工作,就连你去参加联谊碰到的对象,都和这道选择题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套话术,想必每个东亚小孩都不陌生,但听到时,那份扑面而来的窒息感,还是让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仿佛做错了一道题,人生就从此完蛋了似的。

徐惠珍班上有个学生,在高一的期中考试中,发现自己答错了一道选择题,但她觉得,自己的答案不一定是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的考试制度和我们不一样,他们虽然也有高考,但从高一开始的每一次考试成绩都会被录入,按比例算出最终成绩。

丢掉一道选择题的分,在学生看来,不是件小事,更何况,答案本就模棱两可。

见学生哭得伤心,徐惠珍做了一个决定——找到学校的老师表尚燮,和他争辩,申请修改答案,或者重新考试。

表尚燮态度很强硬,甚至恼羞成怒,差点对徐惠珍大打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里时,我以为徐惠珍是个勇敢的好老师,敢于为了学生的利益,去挑战权威。

但看到后面,我才发现,是我太天真了。

徐惠珍的“大胆出击”,不是为了学生,而是为了她自己。

她刻意制造大动静,就是为了在这条猛兽环伺的补习班街,进一步打出自己的名气,招揽更多的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成功了,这个事件之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慕名前来报她的课。

徐惠珍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房子、车子、不断增多的存款。

同时,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敌意和嫉恨。

02

人际关系四面楚歌

徐惠珍比任何人都清楚,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斗兽场中,手握大量资源的自己,成了多少人的眼中钉。

而且,补习班老师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在学校老师的眼中,他们是寄生虫般的家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事们背着徐惠珍聚会,席间的一致话题,是吐槽她,因为只要她还在,他们就不可能有出头之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时总是笑眯眯,自称是徐惠珍“坚强后盾”的补习班院长,一到关键时候就背刺她。在一次新课程试讲出错后,院长让徐惠珍去江北负责开拓新市场,把手里的学生分出去。

明升暗降,釜底抽薪。

对院长的这套操作,徐惠珍并不意外,她知道,自己这样的讲师,对补习班来说是双刃剑,虽然能增加收入,但也会让掌权者极为忌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补习班呢,更是虎视眈眈,想方设法置徐惠珍于死地。

他们放出徐惠珍和曾经教过的学生李俊浩谈恋爱的消息,还诬蔑她是一个勾引未成年男学生的失德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招果然有奇效,家长们态度大变,看向徐惠珍的眼神中全是鄙夷,并强行让孩子退掉了她的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夜之间,曾经的明星讲师成了过街老鼠,曾经满满当当的教室里,如今只稀稀拉拉坐了几个学生,而且没有人认真听讲,都在看她的笑话。

徐惠珍名利双收生活的背面,是四面楚歌,是一地鸡毛,这就是人到中年后要面对的职场,环境恶劣,没有真心以待的伙伴和盟友,只有攻击和互相利用。

活成赚钱机器的她,感受不到一丝价值感和幸福感,只有每天上下班脸上挂满的疲惫。

03

温情与救赎

徐惠珍的内心挣扎,折射出导演的价值观:唯利是图的取向需要警醒,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的链接,不是倾轧和算计,而是温情与救赎。

剧中呈现了好几个层面的救赎。

首先是徐惠珍和李俊浩之间的救赎。

李俊浩初见徐惠珍的时候,是个吊儿郎当的学渣,成绩吊车尾,态度也不认真。

徐惠珍倾尽所有能力、耐心,教导他,鼓励他,陪伴他,将他送进了名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李俊浩心里,徐惠珍是他的人生导师,是把他从泥潭中拉出来的恩人。

但他不知道的是,对徐惠珍而言,他的出现,也有着同样的意义。

20岁的徐惠珍,因为父亲生病,弟弟上学,家中债台高筑,被迫辍学,一人打好几份工还债。

在同龄人忙着读书、恋爱、旅行的时候,她早上发传单,白天做保洁,晚上去当老师,累到崩溃。

那段漫长的黑暗的时光,是因为有李俊浩,他的顽劣,他的进步,才让她感觉到,自己是一个鲜活的人,还有能量去影响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是照见自己最好的镜子,它能映射出我们的脆弱、挣扎和无助,也能给到我们一份和世界交手的勇气。

第二个层面,是学生对老师的救赎。

在那堂看似失败的新课试讲上,虽然只来了一个学生,但徐惠珍和李俊浩还是带着使命感,坚持讲完了课。

徐惠珍改变了策略,她不再灌输解题方法,不再强调知识点,而是松弛下来,像若干年前给李俊浩讲课一样,深入浅出地聊起作者的生平,给学生延伸出一个课本外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效果意外地好。听课的学生成绩拔尖,但他对国语不感兴趣,拿高分,也只是背熟了“方法”而已,这堂课,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文学之美,也对自己的人生选择有了更多的思考。

后来,当徐惠珍被院长“背刺”,打算跳槽去另一家补习班的时候,无论院长怎样道歉、哀求,甚至下跪,她都不为所动,铁了心要辞职。

然而,这名听课的学生说了一句话,让她瞬间改变了主意。

学生说,那是他目前听过的国语课中,最棒的一堂课,会让他一直念念不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生的诚挚,让徐惠珍突然照见了自己的不堪:

她是老师,是给学生指引方向的人,可长期以来,她却只忙着追名逐利,把学生当成敛财工具,而没想过真正为他们的人生负责。

徐惠珍告诉当律师的闺蜜,自己决定不跳槽了,先把这届学生带到毕业。

工作不一定非得要跟着钱走,也可以跟随内心的呼唤和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对话,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很受触动。

人之所以为人,大概就是因为那些“感情用事”的瞬间吧。

不去精密算计,不去分析利弊,不去考虑有没有用,只是遵循本心,做出一个不背叛自己的决定。

绝对理性的徐惠珍,脸上几乎没有笑容;而当她决定“感情用事”一回,却笑得恣意、洒脱。

也许,直到这一刻,她才实现了真正的自洽。

还记得电影《心灵奇旅》里,有一群迷失的灵魂,外表狰狞可怕,口中喃喃自语“成交、成交”,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在何方。

因为,他们沉迷于自己的欲念中,心灵与真实生活失去了链接,犹如失魂落魄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业》中的徐惠珍,和现实中的无数个我们,何尝不是一群迷失的灵魂?

我们身处高速运转的社会齿轮中,疯狂内卷,抢夺资源,人际关系却越来越稀薄,内在的自我越来越空虚。

故事的最后,徐惠珍放弃一手打造的“补习班江湖”,回归初心,重新求学,弥补自己曾经辍学的遗憾。

这是她的选择,而和她同样处境的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从这部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