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远刚出场的时候,是真的卑微。
父亲罗成章对他动辄呵斥:不许进学堂,不许进族谱,不能考科举。
甚至看到了自己的祖母,也只能生分地喊一声:老夫人。
可而当他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却又变了另一副模样:
料事如神、运筹帷幄、智勇双全,活脱脱是个自信果敢的少年郎!
祖母评价说:“三哥儿我是亲近不起来的,总感觉他藏着许多心事。”
大娘子说:“我从来没见慎远笑过。”
但就是这样一个城府颇深、看似冷漠的角色,却对女主罗宜宁生出了异样的柔情。
而看懂罗慎远这个人物的内核,才知他爱上宜宁,是黑夜中的“殊途同归”,也是逃不掉的宿命。
1、黑衣夜行
在剧中,罗慎远这个人,喜欢穿黑衣夜行。
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都靠他的探寻,才有真相。
而对于他本人来说,也是一个行走在夜晚,需用假身份掩饰自己的人。
他明明是罗府的三公子,算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却活得十分憋屈。
因为母亲是负责倒夜壶的下等丫鬟,所以全家人都看不起他。
父亲不允许他在罗府大院里走动,看到他就训斥一遍。
即便思念母亲,也不敢去庄子里祭拜母亲,成年后才给母亲送了一些桂花糕。
身为贵子,却从未被尊重,这是罗慎远的第一痛。
在传闻里,罗慎远的母亲是趁着罗成章醉酒,才设计怀了孩子,以此上嫁,所以被罗成章厌弃。
于是,罗成章异常讨厌这个亲生儿子,把他母亲犯的错,也强加在他的身上。
不许他进学堂读书,断了他科举考试之路。
对于古代世家大族的儿郎来说,科举几乎是必经之路。
才华横溢,天赋卓越却不能进学堂读书,这是罗慎远的第二痛。
在学堂外旁听,被先生发现,于是决定教他读书。
而先生最后家破人亡,却不知凶手是谁。
唯一对自己好的人惨死,这是罗慎远的第三痛。
在未遇到罗宜宁之前,罗慎远是个没人疼,没人爱的野孩子。
他的生命里,没有快乐,没有关爱,也没有笑容。
背负着排挤与冷落,发誓要找出杀害老师凶手的罗慎远,这些年来,其实一直在黑夜中前行。
为了寻找真相,他行走在刀光剑影中。
步步为营,机关算尽,一边是利刃,一边又是悬崖,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2、久违的笑
在去庄子查账的路上,大娘子的脚崴了。
罗慎远背了她一路。
路上,宜宁笑着说:“我听过一个故事,有个进京赶考的书生,因为母亲腿不好,就背了她一路。你猜最后怎么了?”
大娘子说:“当然是孝心感动天地,书生考中了呗。”
这么烂俗的故事,却让罗慎远的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
他的笑,不在于故事本身,而在于这个故事拉近了他跟大娘子之间的距离,他感受到了亲情的靠近。
罗慎远的前半生,一直活在痛苦里。
有苦楚无人说,有心事没人讲。
他的人生,除了查明真相,再无欢喜。
但是遇到宜宁之后,罗府再也不是一个空荡荡的宅院,而是慢慢有了“家”的味道。
宜宁会送很多礼物给他,包括老太爷的字画;
宜宁会挑唆大娘子给他准备许多合身的衣物;
宜宁会劝说祖母让他入族谱。
那些曾经他想都不敢想的温暖和情意慢慢把他包围,让他诞生出来更多的“人情味儿”。
在剧里,关于罗慎远对宜宁高烧不退的救治里,编剧又加了一个神来之笔。
当晚,宜宁因为跪祠堂太久,身体虚弱高烧不退。
各种办法都尝试了,依旧不见效;罗慎远只好硬闯闺房,用冰块救治宜宁。
但是祖母不相信慎远,阻止他救治,他立刻冲祖母发了火。
还说:“如果救不成她,我愿意一起去(死)。”
罗慎远一颗破碎的心,分明还在期待着亲情。
他救宜宁,也是在救“别人对自己的情谊”。
这一刻,他的心中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只有算计的三公子,而是有情有义的三哥了。
3、忍不住靠近
是从什么时候起,罗慎远才忍不住倾心宜宁的?
刚出场的宜宁,境遇跟慎远十分相似:
爹爹不疼,亲娘已逝,饱受痛苦。
看着罗宜宁,就仿佛看到另外一个自己。
他无法做到袖手旁观,只能一次又一次帮她。
他给手下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走,我们给七姑娘提个醒”。
最初的接近,是为了老太爷的一箱字画,是有预谋的算计;
而最终的靠近,是发现这个姑娘聪明机智,像世间另一个为达目标,不懈努力的自己。
面对如此执着为母伸冤,为自己解困的宜宁,罗慎远舍不得她输。
看着她步步为营,大杀四方,这也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呀。
在卑微中行走了这么久,为了查明真相又步步算计的罗慎远,他背负一身血污,咬着牙隐忍走到今日。
以为无尽的黑暗里,只有他一个人。
这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和他殊途同归的罗宜宁,于是靠近,就成了萧蘅的本能。
才不是日久生情,这分明是他逃不脱的宿命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