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山西法治报》头版头条刊发了我院干警薛茵撰写的文章——《以音律之粹涵养文化之基——祁县法院倾力打造法脉恒远专业精湛新时代法院》。
全文如下
昭馀祁地,千载风华。《礼记·乐记》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宫音庄重、商音刚毅、角音清新、徵音热烈、羽音柔美,五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古音袅袅,法韵悠长,近年来,祁县人民法院以音律之粹,涵养法院文化之基,依托古城法院旧址,倾力打造祁县法院陈列馆,通过钩沉历史人物、深耕历史史料、遍寻法律文物,创造性地将古老而深邃的“五音”融入到法院文化建设中,全力建设法脉恒远、专业精湛、作风优良、活力绽放的新时代法院。
宫之律:红色传承,法耀初心——红色文化引领前行之路
宫音之律,庄重沉稳。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法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祁县法院坚持以红色铸魂,为法治筑梦,以物载志、以物明志,锻造法院人忠诚、坚韧的内在品格。
该院将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队伍建设相结合,依托古城法院旧址,建成集党建引领、宪法历程、律史精粹、院史陈列、法治教育、互动体验为一体的陈列馆。该院深度挖掘本地法治人物,通过史料挖掘、党史研究、家访访谈等形式,还原发生在古城中的红色故事和先锋人物。该院在序厅展馆中开辟专门区域,详细呈现优秀共产党人刘秀峰的英勇事迹和珍贵照片等,让红色记忆触手可及。展馆中展品的选放、文物的复刻、文字的选摘均传达着对英雄人物的致敬。
商之韵:学“问”固本,法筑基石——制度文化夯实发展之基
商音之韵,严肃端正。在法院文化建设中,祁县法院将“三问”运用到审判管理、质效评价、人员管理中,培育干警干的自觉、勤的意识、能的开拓。
“三问”包括:常“问策”,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流程管理机制,打造一体化诉讼服务中心,推进“一站式”服务;勤“问绩”,以质效为纲,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审判、执行的监督制约;需“问学”,以能力立身,制定科学的人员选拔、任用、晋升规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将优秀人才充实到法院队伍中。
角之音:清廉为镜,法正风清——清廉文化塑造廉洁之魂
角音之音,朝气蓬勃。廉洁文化是法院的立身之本,祁县法院通过常态化提醒、规范化监管、长效化反馈,为廉洁司法提供持久生命力。
该院在办公区域随处可见廉政标语、廉政展板等,将廉政提醒浸润到干警日常工作。同时依托古城法院旧址打造廉政教育基地,在序厅辟红色人物专区、在院史室中设荣誉陈列区,将清廉文化与观摩教育相结合,自开馆以来,已有20多家单位、500余人次前来参观学习。
徵之调:晋商精神,法促发展——晋商文化激发传承之力
徵音之调,热烈激昂。祁县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这片土地上的晋商精神是法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祁县法院在文化建设中将晋商之诚信、开拓、担当融入法院文化,让晋商文化精粹转化为法院文化建设之驱动力。
400年前,祁地晋商开始萌芽,经历几代人的接续努力后,法院旧址所在的古城西大街发展成为执明清金融牛耳的一条重要街巷,大德通、大德恒等票号当年从这里实现汇通天下,而晋商独有的商规也成为解决行业纠纷的准则和依据。古城法院旧址专设契约、家规家训等展示专区,这些契约、家训、商规均是晋商诚信精神的见证,也是民间私约自治的重要文物载体,更是探究民法历程的“活宝库”。
羽之乐:护航蓓蕾,法启未来——前沿文化指引法治未来
羽音之乐,悠扬空灵。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祁县法院做深做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不断提升少年儿童特别是留守、流动、困境儿童的法治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今年4月,祁县法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正式揭牌,与辖区中小学共同构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社会支持体系,与学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选派优秀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目前已实现与9所中小学校共治共享青少年法治教育成果。同时,该院开展“法伴童行、护航成长”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联合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携手县关工委、团县委、县妇联构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社会支持体系,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在古城法院旧址内,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也是一块亮眼的展示区,现已累计接待学生研学参观2000余人次。通过设置模拟法庭、法制史展区、互动游戏体验区等功能区域,该院在展馆中实现教研相结合,让青少年亲身体验法律程序,感受到法律的威严。
“法院不仅仅是解决纠纷的场所,更是一座传承文化、弘扬法治的精神家园。”祁县法院院长李宏丽向记者介绍,他们将以守得住历史传承的坚定信念、放得开创新思维的豪迈气魄、做得精文化建设的执着追求,继续倾力打造法脉恒远、专业精湛、作风优良、活力绽放的新时代法院,让每一位走进法院的人都能感受到法治的庄严与神圣,品味到文化的厚重与深邃。
来源 | 山西法治报、晋中政法
文字 | 薛茵 编辑 | 刘洁 审核 | 张文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