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号角吹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解决边境问题的代表战役之一。
在这场战争中有个广为人知的细节,为许多人所不解——那就是我军曾经将一批缴获印度军队的军用车,事后却选择加满油、刷上漆归还,有人认为这是“软弱”的表现,事情果真如此吗?
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
1880年,亨利·麦克马洪在被任命为印度陆军中尉,作为英国政府驻印度“外交官”,在英国作为“日不落帝国”的殖民时代曾代表英国在印度边境进行过数场谈判、战争。
这些谈判大多是围绕印度与他国边界线问题展开的,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中国与印度边界的一条“麦克马洪线”,这条以他命名的边界线不仅从一开始就是通过暗箱操作达成,还为日后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的挑衅埋下导火索。
这场在1913年由英国策划召开的会议,从一开始就没有将中国大陆方的意见放在眼里。英国选择让中国和当时与印度接壤的西藏地方政府共同商议边界线问题,摆明了就是要从西藏地方政府处钻空子。
果不其然,会议进行了一段时间后,麦克马洪就私下找到当时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夏扎,以威逼利诱的手段让他单方面代表西藏与英国签下了“西姆拉条约”,在地图中引入了“麦克马洪线”这一“边界线”。
这对我国来事是巨大损失,通俗来说,麦克马洪线将印度与中国边境由喜马拉雅山脉的山地平原交界处一下“推”到了喜马拉雅山脉的山脊位置,直接导致我国损失了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线成为英国认定的“事实”——也形成对我国西藏南部地区的侵略。但值得申明的一点是,所谓的“西拉姆条约”和其拟定的“麦克马洪线”从来都没有得到过中国官方政府的认可,当年的中方代表也并未在上面签字。
这一切都是英国政府授意麦克马洪在印度殖民地完成的,可以说是就是一种隐形的侵略。
起初,这条完全是私下贿赂商定的“麦克马洪线”并没有造成后来的严重影响,英国虽然在殖民地上费尽心思地想多吞并领土,但商定后也没有后续的动作,且我国从北洋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始终没有承认过这条分界线的合法性。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我国全国上下参与抗日战争,就在所有中国人的精力都投注在抗日上时,英国却趁机派出军队来到中印边界,占领到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让这条而这条多年前的所谓“条约”成为了一种实质性的侵略。
在接近50年后,再度见证了一次侵略者的野心。
对印度的一再挑衅,我国选择不再容忍
或许是出于贪婪,又或许是出于自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从某种方面来说成了英国殖民精神的“继承者”。我们大多都听说过,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我国与印度两国总理互相访问,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原本是两国外交关系好的开端。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其实就从1951年开始,印度趁着我国准备抗美援朝战争,从“麦克马洪线”附近一步步蚕食我国的领土,多次强迫我国西藏搬迁。由于刚诞生的新中国对内要巩固政权、谋求发展,对外要在群狼环伺的“封锁”下站稳脚跟。
出于政治大局方面的考虑,我国从建国起对印度的态度是十分谦和与包容的:我国感激印度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承认中国政府,也因此在边境问题上暂时采取近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
然而天不遂人愿,此后近10年印度在经历过屡次侵犯中印边界、事实占领中国领土后,不仅没有良心发现与中国开诚布公地进行谈判,甚至连“见好就收”都做不到——1959 年 3 月 22 日,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写信给周恩来总理,大言不惭地提出在“麦克马洪线”的基础上,印度还想要包括中国合法管辖范围和中印边界区域在内共12万平方公里的区域。
其实从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来看,印度总理尼赫鲁的自信是有他的原因的:美苏冷战后,双方一直希望通过对其他国家的拉拢和控制来夸大自身影响力,在这之中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阵营中的一个代表国家。
在国际上具备一定的话语权;同时在六十年代,我国因为强调自身发展独立性,与苏联的关系也不复建国时的“蜜月期”。印度总理此举的目的,就是通过外界政治因素给中方施加压力。
在1960 年 4 月,我国的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外长一齐前往印度和谈解决此事。当时我国的条件是克制而退让的,为了暂时的和平与发展机会,我方在商讨后愿意承认“麦克马洪线”这条原本就不公平的边界线。
可俗话说得好,“贪心不足蛇吞象”,印度总理直接拒绝了我方的条件,坚持索要上述的其他国土。和谈失败后,中印边界在继续磕磕绊绊地维持了两年的现状后,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终于拉开序幕。
可以说,这是全国上下都期待的一刻,毛主席在战争开始前也亲自作出指示:“既然尼赫鲁非打不可,那我们只有奉陪。”,同时毛主席还强调了战争的性质,“我们的反击仅仅是警告、惩罚性质,仅仅是告诉尼赫鲁和印度政府用军事手段解决边界问题是不行的”。
这场自卫反击战的主力军是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和他带领的军队。
在战争开始前,毛主席曾与他商讨过具体的作战方案,张国华也将这段时间边境军队侦查的情报告知主席——原来对面的印度第七旅虽然在此前的二战等战役中有过“王牌旅”的名声,但到了现在早就是“纸老虎”一只,印度方在作战布置上的思路是落后的。
果不其然,作为中印军队首次正式交锋的克节朗·达旺战役,我军就取得了反击作战的全线胜利。
在这场战役中,印度军队在军事布置上的缺陷一览无余:他们习惯一线排开作战,这就导致他们虽然看上去声势浩大,但是据点是分散的,在实际作战中,若一处被攻陷,后方也会因为缺乏纵向的防御体系而导致崩溃。
而相比之下,训练有素且有目标有规划的我军捷报频传,曾有一口气炸掉印军27个碉堡的战绩。针对印度阵型的打法也让印军措手不及、疲于应付,当时的印军甚至评价我军打仗“不正规”,只因我军“在睡觉的时候打”,其作战经验上的落后可见一斑。
归还缴获的军事设备,实为明智之举
我军第一阶段的作战仅用了从10月20日到10月28日的8天,就势如破竹地取得了全线胜利,这时间之所以这么短,全凭对手印度的溃不成军。
第一阶段的作战胜利后,我国在休整期间曾经询问过印度方是否有和谈的意向,并且拟定了三条建议,可谓是诚意十足,岂料印度不仅没有接受,甚至大有“掀桌子”之意——印度对内宣传反华思想,对外决定在在11月14日和16日向我军发起主动进攻,企图“一雪前耻”。
事实给了印度迎头痛击,预想中的“翻盘”并没有实现,在接下来的西山口-邦迪拉反击战和班公洛反击战中,依然是我军取得胜利。到了11月21日,这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正式宣告胜利,中国政府宣布从22日起主动停火,并且着手准备和谈事宜。
在这场战争的结尾,中方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那就是我们将一批缴获的印度军械归还给了他们,并且还将印度的装甲车加满了油、刷上了新漆。
这点让很多人不解,认为这是中方军队的“软弱”、认为这是“无用功”,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极佳的解决方式,主要可以从现实和影响力两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从现实方面来说,中印作战的边界地形多为山区,行军驻扎都要耗费精力,在这种情况下将这批收缴的印方军械运送回国的代价很大;
且当时的印度军队在战术上不如我方军队、节节败退已是事实,收缴来的很多军械相对于我军来说也不算先进,既没有“二次利用”的必要,也没有对我方造成威胁的可能。
而后便是影响力上的考量:我们要让印度士兵看到我军的“仁义”,同时让印度领导人、让各国看到中方的“大度”。
印度军队的失败有一个原因便是印度国内“余孽未清”的种姓制度,军官多为高种姓而士兵都是低种姓,军官对士兵的态度可想而知,不会有并肩作战的同胞情谊,而是冷漠地利用。
在这种环境下,我方适当释放对印度士兵的善意,对双方来说都没有坏处,也符合我国对全世界人民都富有同情心的理念。
其次正如毛主席在开战前所言,我们的反击仅仅是警告、惩罚性质的,而不是印度那样的侵略亦或是两国的争端,我们在国际上需要强调这场反击战的正义性,因此在从胜利后及时收手准备和谈、再到归还印军的军械,都是我方气度的表现。
我们对于战争的态度向来如此:我们不主动挑事,但也绝不会怕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