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故事专栏】
白云山高,卓立农科黉门;珠江水长,位列一流学林。回首相望,从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及附设农业讲习所到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一代代华农人微光成炬、聚力一流,为立德树人、强农兴农贡献力量。
在华南农业大学迎来115年华诞之际,让我们重新撷取校史长河中的璀璨星辰,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汲取脚踏实地、继续前行的力量。今天,带你了解农业科学家、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前身)首任院长——丁颖。
作为我国杂交水稻试验的先驱
丁颖被业内公认为
“中国稻作科学之父”
是中国第一个以发行邮票方式
纪念的农业科学家
今年是华南农业大学115周年校庆
也是丁颖邮票发行34周年
邮票肖像创作者、著名画家刘向平先生
应邀来到华农,并为华农校庆题字
今天,让我们从一张邮票开始
走进丁颖的一生
1990年10月发行的丁颖邮票
刘向平为华农115周年校庆题字“薪火相继,聚力一流”
1990年10月10日
为表彰中国现代科学家的卓越贡献
国家发行了《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二组)》
纪念邮票
其中一枚面值30分的邮票图案
采用了丁颖的肖像
在邮票的中心
头戴草帽的丁颖院士面带微笑
面容瘦削却不失坚毅
背景则是金黄的水稻
“金黄色的背景是想表达
一种向上的精神风貌
头戴草帽的设计主要是想表现
丁颖院士风尘仆仆
走遍中国育种的形象”
刘向平表示
在创作时采用了“素描速写淡彩”画法
在着色时选用了比水彩透明的“幻灯色”
使人物看上去更具动感
以表现科学探索永无止境的状态
丁颖邮票与丁颖像合影
为了表现出科学家
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形象
刘向平和同事们走访了许多
丁颖生前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所到之处,人们对丁颖的
崇敬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不厌其烦地帮忙收集资料
“邮票具有记录性和象征性
这是它的历史价值”
时隔三十多年
在华农看到这张自己设计的邮票
刘向平感触良多
欣然在邮票上为华农115周年校庆
题下“薪火相继,聚力一流”
丁颖(1888-1964)
竹铭草海、教一雕像、
丁颖礼堂、竹铭书屋……
华农虽大,丁颖的印迹却无处不在
他是华农“一门三院士”佳话的起点
“笃学明德、躬行践履”的“丁颖精神”
在华农代代相传
怀念起丁颖
大家总会想起他手里紧握的那一把稻穗
米粒饱满,耐寒坚韧
腰杆很直,头却埋得很低
丁颖的一生也如这把稻穗
抱着振兴祖国农业的坚定信念
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长达40年
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为农业科研教育做出卓越贡献
矢志农业,不畏艰苦扎根科研
1888年11月25日
丁颖出生在广东高州的一个普通农家
父亲借债供他读书
亲眼目睹农民生活的惨状
让丁颖在中学时便立志
要为振兴祖国农业、解决民食而奋斗
1910年
他考进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科
一年后, 考取公费留学日本学农的机会
期间因故数度辍学、回乡任教
三次东渡扶桑学习
1924年,36岁的他获得
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学士学位
也是该校第一个攻读稻作学的中国留学生
随后回国进入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任教
(中山大学农学院前身)
一面教书,一面开展试验
丁颖院士在华南农学院实习农场与学生们一起规划插秧
1926年
丁颖在学校附近犀牛路尾的水塘里
发现了一种野生水稻
他将这种野禾命名为“犀牛尾”
在阅读大量古籍之后
他提出水稻起源于中国
从1927年起
丁颖先后创建了6个稻作试验场
他变卖了一部分祖产
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钱来租田雇工
靠卖青苗维持试验
20世纪30年代
丁颖从各地优良的农家品种中
选出优异的单株材料
并对栽培习惯等进行鉴定
在选育过程中采用原产地的栽培方式
不仅评定产量高低,还注重其性状表现
优中选优后再向原产地推广
在十几年的时间里
丁颖先后培育出100多个优良品种
20世纪30年代的丁颖
1936年
他选育出每穗多达千多粒的
水稻杂交种,俗称“千粒穗”
这一发现震惊中外
对发掘水稻高产潜力的研究大有启迪
1936年丁颖育成的“千粒穗”标本
1938年
丁颖成功从“犀牛尾”与栽培稻
杂交的几十个品系中
获得了最佳品系
他兴奋地为这个品种定名为“中山一号”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将野生稻抗病毒
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稻上的成功案例
这一品种在两广地区推广繁衍
历经50年而不衰
在稻作科学研究上
丁颖创造了多个第一——
华南第一个稻作育种试验场、
我国第一个水稻生态研究室、
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杂交把野生稻
抵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稻、
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株“千粒穗”类型、
第一个系统科学地论证了
中国水稻的起源和演变
治学严谨,知农爱农守初心
丁颖 曾任广东大学农科学院教授
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系主任、院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
华南农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
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
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
在业内拥有极高威望,蜚声中外
“为振兴中华农业办教育”
是丁颖一贯的办学指导思想
为农业生产服务是他的办学方向
1958年,丁颖(右一)在华农农场鉴定水稻品种
他从我国实际出发
不断探索中国式办学道路
促使学校朝教育中心、研究中心方向发展
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农业大学
培养了包括黄耀祥、卢永根、吴灼年在内的
一大批高素质农业专门人才
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推动了高等农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
丁颖勉励华南农学院学生
“要以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来
承担社会主义农业改造和建设的任务”
“一定要热爱农业、热爱农民、
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生产
献身于长远的农民群众的利益
以求达到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目的”
并强调指出
“这是我们农学家的起码条件”
丁颖始终坚持发表文章
必须对科学和生产负责
更鄙视把文章作为追求名利地位的手段
他写文章时总是坚持自己校对
《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一文
丁颖自1926年开始思考探索
多方征求不同学科专家意见
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考证
最后创新性地提出了水稻系统分类方法
这篇文章历时31年
直至1957年才最后定稿
文章发表后,稿费纷至沓来
可他只接受了《农业学报》的一笔
“写一篇文章,花一次劳动
只能接受一次报酬”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王连铮评价丁颖
“他工作踏实、治学严谨
深入实际,实事求是
他没有架子,事必躬亲
对于学术问题,从不空口争论
而是谦虚严谨、严肃认真、坚持真理”
一门三院士,薪火永相传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
丁颖任华南农学院的院长
卢永根是首届学生
虽然两人年龄相差40多岁
但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
丁颖是卢永根的恩师
而在卢永根的鼓励和支持下
1956年丁颖以68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华南农学院校报头版刊登丁颖入党的消息
刘耀光1981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
1991年在日本博士毕业后
曾在当地工作数载,生活优渥
卢永根接二连三给刘耀光写信
在卢永根的感召下
刘耀光于1996年回到华南农大潜心科研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尊重科学,实事求是”
刘耀光说,丁颖、卢永根在学风上
起到了一种很好的引导作用
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他
他也会将这种精神教给他的学生
华农“一门三院士“,从左至右依次为:丁颖院士、卢永根院士、刘耀光院士,点击图片阅读新华社专题报道
从“中国稻作科学之父”丁颖院士
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卢永根院士
再到刘耀光院士
不仅是“一门三院士”的佳话
更是薪火相传灯不灭的精神
以诚待人,毕生致力农业发展
以诚相待,敦厚淳朴
平等待人,从不摆架子……
这些都是关于丁颖最常见的评价
对于来访的客人,不分职位高低
他都起立迎送
和农民一起下地插秧时
他常笑称“赤脚万岁”
路上遇到学生会主动鞠躬
丁颖与子女照片
1960年
72岁高龄的丁颖赴云南考察途遇山道狭窄
小车无法通过,只能徒步前行
但他坚持走了一天,终于到达村寨
他笑着说
“今天是我走路最多的一天
与人家约定的事,不能随便改变”
1963年
已经是75岁的丁颖
在考察西北稻区时
仍不顾年迈体衰,坚持赤足下田
体察雪水灌溉对稻根生育的影响
回来后他便感到体力不支,日渐消瘦
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安排下
他才不情愿地带着大箱图书资料
去到无锡太湖疗养了37天
1963年丁颖在水稻生态室暗房指导水稻品种临界光长试验
临终前28天
他在山东临沂考察盐碱地水稻种植情况时
因身体严重不适被急送回北京
住院一周后被诊断为肝癌晚期
1964年10月14日,丁颖因病去世
在生命弥留之际,他说
“我这辈子都没有懒过”
“真诚的科学工作者,就是真诚的劳动者”
这是丁颖常说的话
舍弃小我,成就大我,倾其一生
“学农,爱农,务农”
“笃学明德、躬行践履”的丁颖精神
已成为华农宝贵的精神财富
激励着代代华农人勇往直前
在新征程上
华农师生将接力奋斗
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
贡献华农力量!
▲ 今天,为他“庆生”!
▲ 醇、醛、酮……这些化学名词,原是华农人命名!
▲ 32岁任校长!才高,学富,有胆魄!
参考资料 | 《谷魂——稻作学家丁颖》《丁颖诞辰 120 周年纪念》《璀璨华农•人物传(第一辑》》《农科英才》《 中国现代农学家传(第一卷)》等
文 | 陈源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吴蒋琳子
图 | 《璀璨华农•人物传(第一辑)》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刘嘉莉 黄思艺
微信编辑 |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宋宇玲 黄雪儿
初审 | 费思迎
复审 | 陈芃辰
终审 | 钟耿涛
点赞↓分享↓ 在看↓
深情缅怀丁颖院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