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排卵是试管婴儿治疗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步骤,其目的是通过促性腺激素(Gn)刺激,募集足够的卵泡和卵母细胞,产生质量良好的受精卵及早期胚胎,从而进行胚胎移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不同人群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差异很大,促排卵过程得到最佳反应是试管成功的基础。当出现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时,就会造成可用的卵子数量不足,甚至导致最终没有可移植胚胎,因此试管治疗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什么是卵巢低反应?
卵巢低反应(POR)特指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人群中卵巢对Gn(促性腺激素)刺激反应不良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卵巢刺激周期发育卵泡少、血雌激素峰值低、Gn用量多、周期取消率高、获卵数少、临床妊娠率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POR的诊断以往多参考博洛尼亚标准,只要满足以下3个特征中的2个即可诊断为POR:
女性年龄≥40岁或者有其他POR的风险因素(Turner综合征、卵巢手术史、癌症治疗史等);
前次IVF周期卵巢反应低下,即接受常规促排卵方案后,获卵数≤3枚;
卵巢储备功能检测异常,即AFC<5~7枚或AMH<0.5~1.1 ng/m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在博洛尼亚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新的以患者治疗预后为导向、基于个体化卵母细胞数量的POR管理策略,即波塞冬(POSEIDON)分组。
以35岁为分界,参照前次促排周期患者的卵巢反应,将POR分为卵巢对外源性Gn反应异常导致的预期外POR(1、2组)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导致的POR(3、4组),其中4组约占55%,3组可占10%。
2、为什么会出现卵巢低反应?
(1)年龄
年龄是卵巢低反应最主要的原因。女性在30-35岁之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尤其是35岁之后的女性,卵巢反应也会逐年下降,卵巢内窦卵泡数减少,卵子质量变差。
(2)遗传和免疫因素
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染色体畸变以及特殊基因突变或变异;部分患者体内存在抗透明带抗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3)卵巢及盆腔疾病
卵巢手术、盆腔感染、化疗及盆腔放疗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卵巢反应,降低其反应性。
(4)促排药物因素及受体异常
有促排卵失败的经历,包括过度的降调节和促性腺激素的使用量不足。促性腺激素受体缺陷或多态性使生物活性降低,促卵泡激素(FSH)受体或促黄体素(LH)受体缺陷。
(5)不良生活习惯及心理因素
如不洁性生活、流产史、过度减肥节食、过度肥胖、抽烟喝酒等。此外,由于不孕和生活中的各种精神压力,可能影响内分泌功能,造成卵巢反应低下,促排效果不理想。
3、卵巢低反应的应对
(1)促排卵方案
优化促排卵方案是一种主要的应对策略。早卵泡期长方案可以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并增加获卵数。相较而言,拮抗剂方案治疗持续时间更短,经济负担也较低,同时避免了卵泡募集期对内源性FSH和LH浓度过深的抑制。两者均为临床中POR患者常用的方案。
此外,微刺激方案与全胚胎冷冻、积累周期相结合,可以帮助单次获卵数极少的卵巢低反应患者积攒足够的可移植胚胎,然后再进行移植。
(2)促排药物剂量和种类
某些基因多态性携带者的基础FSH水平更高,需要增加FSH剂量或使用更有效的促性腺激素制剂来克服卵巢对外源性FSH的抵抗。当然并非所有卵巢低反应患者都适用更高的起始FSH剂量。理想状态下,针对不孕患者的个体化促排卵方案应该基于对患者特征的全面评估。
(3)扳机方案
促排卵需要在卵母细胞成熟后、排卵发生前,适时给予扳机(即“打夜针”),然后获取卵母细胞,卵泡的其余部分形成黄体并产生孕酮,使子宫内膜利于胚胎植入。对于不同的患者,应选择合适的扳机方案(包括药物的种类和剂量等),从而改善获卵数量和质量。
(4)辅助药物
常用的辅助药物如脱氢表雄酮、生长激素、辅酶Q10、维生素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