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这是一部由无数个体经历编织而成的宏伟史诗,它既是客观存在的往昔,也是每个人心中主观构建的记忆。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对过去的理解,对未来的憧憬。
辩证唯物主义启示我们,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但其记录和解读却带有主观色彩。正如一面镜子,每个人所见,都是自己心中的历史。历史是由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记录的,而这些记录者的认知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历史的呈现。
主观性,是人的认识,它带有滞后性,需要时间的沉淀去思考;客观性,是真实发生的存在,需要亲身实际去感受。因此,大多数所谓的既定历史,你以为的客观存在,很可能是记载者出于某种需要而编织的;而你以为的主观,实际上可能是当下大多数社会人民或统治阶级共同塑造的共识,是为了维护某一利益、达成某种目的而形成的。
接下来,我们将以1958年8月17日开始的“全民大炼钢铁”事件为例进行分析,探讨在对历史的研究中,如何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大炼钢铁事件的发生,事实上与苏联的关系密不可分。朝鲜战争,从前苏联解密档案可知,是斯大林允许朝鲜军在1950年6月25日凌晨4时越过三八线,发起了朝鲜战争。而当联合国军联合反击,朝鲜战败时,苏联却不愿出兵。美国的飞机已经飞临鸭绿江,导致我国被迫加入抗美援朝,最终牺牲了包括毛岸英烈士在内的近20万志愿军战士,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才获得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并未立即向我国提供全面的工业援助。斯大林后来为什么要对中国进行工业援助呢?仅仅是因为同志情谊吗?显然不可能,苏联从来不是出于善意。
苏联对中国进行工业援助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国际形势,冷战格局的影响。中国作为亚洲的重要国家,在战略上对苏联具有重要意义。苏联援助中国的工业建设,可以增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二是中国的积极争取,和斯大林因为自己“惹了事”而欠下了中国人民的血债。
因此,苏联才从工业上对我国进行全面援助。从历史上可以看到,之前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对另外一个国家进行全面的工业援助,这都是我们的英雄、烈士用生命换来的。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初期,还需要巩固自身的势力,从而还能延续斯大林的一些政策。到了1958年7月,赫鲁晓夫访华时提出与中国建立“联合舰队”和“长波电台”。这涉及到中国的主权问题,中苏领导人不欢而散。主席开始预料到中苏关系必然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赫鲁晓夫必会撤回所有“156计划”的援助人员与物资。
因此,必须要在赫鲁晓夫撤走援助前把这些技术消化掉。然而工业的基础是什么?是钢铁,而我国的当时的钢铁产量不足以支撑消化这156个援助项目。在这样的背景下,1958年8月17日,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决议。不出所料,1960年7月16日,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协议,撤走所有在华专家、技术人员。
以全民大炼钢铁为例,这一事件不仅是对工业化追求的反映,也是对国家发展需求的响应。它的背后是连续的历史脉络,是对国家未来的憧憬和对现实的挑战。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维度。
在今天,某些人甚至质疑指责我们当初的领导人为何要发展重工业而不去发展轻工业改善民生。这就和平年代普通人和建国时期,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走过来的老一辈革命家的区别。因为老一辈人明白重工业对于一个农业国家的意义,他们不想中国再被列强欺辱了。
请记住,对于一个主权国家,重工业是最强大的自我保护武器,只有轻工业没有重工业,最后只能是类似日本、韩国的半殖民地下场。
对于历史事件,我们不仅要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更要从中发现原委。这篇文章的目的之一,也在于提醒我们尊重历史,感谢那些为国家付出的先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