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智创新,“普”惠未来:
CCF YOCSEF广州举办“当科普教育遇上人工智能:By & For?”技术论坛
科创时讯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正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变革力量。2024年10月13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广州在广电运通集团举办了“当科普教育遇上人工智能:By & For?”技术论坛,探讨了科普教育的挑战、AI赋能及其对公众AI理解的提升。此次论坛为“AI+科普教育”的融合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论坛由CCF主办,CCF YOCSEF广州学术委员会承办,CSIG广州会员活动中心、广电运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朝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支持,并由YOCSEF广州现任学术秘书陈俊颖(华南理工大学)和YOCSEF广州现任主席李冠彬(中山大学)共同担任执行主席。论坛邀请了CCF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静远(北京工商大学)、广州市科技局引进智力管理处(科技人才处)处长沈文浩、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刘志华、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朱金辉担任引导嘉宾,YOCSEF广州往届主席郝天永(华南师范大学)、YOCSEF广州往届副主席李春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电运通技术总监陈光、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崔金荣担任思辨嘉宾。
CCF广州分部主席、YOCSEF广州往届副主席黄琼(华南农业大学),CSIG广州会员活动中心秘书长谢晓华(中山大学),广电运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旭,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良源,广东省智能家电创新中心主任庄伟玮,CCF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苏丽萍(彩讯股份),YOCSEF广州优秀AC委员刘雷(广东科技报),现任副主席刘同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黄培涛(唐邦信息),现任学术秘书姜思羽(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现任AC委员胡建芳(中山大学)、刘伟莉(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陈炳丰(广东工业大学)、张帆(云米科技)、袁登海(中选国味),现任委员邱少健(华南农业大学)、王子佳(广州大学),以及毛明志(中山大学)、闫恩亮(华南师范大学)、林晓凡(华南师范大学)、吴汉瑞(暨南大学)、刘智宇(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亓振莲(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以及来自大湾区多所高校及企事业单位共5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在论坛开始之前,广电运通技术总监陈光带领参会嘉宾参观广电运通人工智能科普基地,详细介绍了广电运通从智能金融设备龙头企业到人工智能行业应用领军企业的转型过程,讲解了广电运通近年来布局的“Al+”各板块业务,并在现场邀请参观嘉宾互动体验公司各类新技术、新产品应用。
在论坛开幕环节,执行主席陈俊颖介绍背景,澳门科学馆馆长、澳门科协理事长邵汉彬致辞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科普教育模式,李静远强调科学教育强化与AI提升科普效率的重要性,谢晓华和杨旭探讨了AI对行业的影响及公司布局,而李冠彬和黄琼则介绍了CCF YOCSEF文化,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交流平台。
李静远介绍了科普工委在网络安全、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广泛活动,覆盖70多所高校,培养百余位科普创作者,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讲座,视频大赛总播放量达5亿次,并探讨了利用大模型生成科普内容及数字人实现个性化科学教育的可能性
沈文浩以“广州科普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分享了广州建立的科普体系,包括法规、计划、网络、机构、经费和产业探索,保障了科普事业发展,提升了市民科学素养。他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科普产业创新,助力科技人才培养和公众普及。
刘志华以“消除乙肝的公共卫生危害,从科研到科普”为题,介绍了乙肝防治的最新进展,阐述了HBV母婴阻断流程的关键作用,并介绍了“小贝壳”公益APP,通过医生咨询、患者教育和全程管理提升了医患互动效率,为乙肝防治提供了全面的科普支持。
朱金辉分享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培养经验,与广东科学中心等合作,通过机器人活动惠及超55万师生,并推出低价套件和AI教育机器人。他推动“机器人进校园”项目,将竞赛转化为中小学课程,并设立“机器人特训营”培养人才。他强调,机器人和AI是国家战略,未来需解决芯片、软件和算法等关键问题,以培养高端人才。
在引导报告后,CCF计算机博物馆筹建中心与赛特智能公司举行了藏品捐赠仪式。李良源代表赛特智能捐赠,CCF副秘书长臧根林博士委托黄琼代表CCM接受,并颁发捐赠证书。李静远、杨旭、李冠彬、陈俊颖与所有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本次捐赠在YOCSEF广州的积极推动下得以实现。
捐赠仪式后,由论坛执行主席陈俊颖、李冠彬主持进入思辨环节。
议题1:当前科普教育存在什么难点与痛点?
衍生议题1:科普教育应包含哪些内容以提高系统性?
衍生议题2:科普教育是否存在偏见?
科普教育面临技术内容与受众脱节的挑战,专家建议为不同年龄段构建适宜内容,鼓励企业转化技术为易懂的科普形式,并利用AI和数字技术提升传播效率,同时强调灵活多样的科普内容和AI、VR在智慧消防领域的互动潜力。
议题2:科普 by AI——AI技术如何赋能科普教育?
衍生议题1:AI技术能否提升科普教育的沉浸感?
衍生议题2:AI技术赋能科普教育时可能面临哪些风险?
AI技术在科普教育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具备个性化学习和智能助教能力,结合VR和推荐系统可增强沉浸感,尽管许多人偏好线下体验,但科技进步降低了VR成本,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关键问题包括内容健康性与准确性,需要严格监管和专家把关,同时建议对AI实施分级监管,以确保内容适合不同年龄段。
议题3:科普 For AI——如何做好AI技术的科普教育?
衍生议题1:如何推广AI技术以便未来更好地应用?
衍生议题2:AI赋能的科普能否有效推广AI技术?
在AI技术的科普教育中,专家建议通过实际场景和虚拟助教帮助中小学生理解AI,同时结合沉浸式体验推广AI以增强公众理解,但推广面临专职科普人员稀缺和教师信息技术基础薄弱的挑战,需激励教师使用AI并将知识转化为易懂内容,部分专家担心早期接触AI可能增加学生负担和家长焦虑。
此次论坛在智慧碰撞与深入讨论中圆满落幕,AI赋能科普教育的方法论讨论引发专家广泛共鸣,大家一致认为应借此契机吸引更多学者探讨AI与科普教育的结合,扩大影响力,推动AI技术在科普教育中的深度应用,实现科普教育的创新与推广。
- 通讯员/陈俊颖 姜思羽 王甜甜
- 责任编辑/丁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