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即将来临,各大电商平台又各出奇招,掀起一阵流量大战。
而让人感到意外,却又情理之中的是,今年京东平台,偏偏选择了颇具争议的知名脱口秀艺人杨笠,来合作双11京东买药,在流量拉满的同时,也引发了巨大的网络口水战。
而果不其然,在得知杨笠这回居然和京东合作后,大量男性网友纷纷“破防”,表示不满并发起抵制,硬气扬言称“居然请杨笠来站台?以后都不再用京东了!”
杨笠何许人也?在几年前内娱脱口秀市场刚兴起之时,杨笠可谓是第一批吃到螃蟹,爆红的草根脱口秀艺人。
当初杨笠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很大程度正是靠着语出惊人的“男人普却信”等性别争议言论,斩获大量流量。在收获广大女性粉丝的力挺和喜爱之时,自然也引发了大量感觉自己"躺枪”的男性网友的不满和抵制。
虽然备受争议,但在这个女性把握消费市场话语权的时代,尽管杨笠俨然已经成了男权的眼中钉,但光靠吃女权饭,也足够杨笠在内娱混得风生水起,各种代言合作可谓拿到手软。
但如果说,仅仅是精准定位女性市场的那些品牌请杨笠作为座上宾也就算了,但偏偏一些主要面向男性市场的汽车、数码、男装、酒类品牌也公然请杨笠或代言,或合作推广,更是把广大男权网友干破防了。
虽然这些品牌中,很多也并非是让杨笠代言,只是冲着杨笠的流量请她合作推广,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男性品牌屡次三番请杨笠来站台的行为,显然在广大“男权”消费者看来是一种“挑衅”,每次都掀起一阵大规模抗议。而在以往,这些品牌也往往迫于舆论压力删除相关信息,进行冷处理。
当然,以往这些品牌呢,显然都没有这回京东闹得这么大,毕竟对于多数男性消费者来说,某种车、某种酒请杨笠来合作,我不喜欢,那就不买,去买别的竞品就试了。
但京东这样的网购平台,显然不可替代性要更强、受众面也要更广,而这次请杨笠合作,显然得罪了更大一部分男性群体,这也让这回京东事件闹得比以往杨笠合作其他品牌时要更大。
当然了,这回京东双11搞推广,也不仅仅请了杨笠,也包含了许多有流量的脱口秀艺人,但是靠女权话题博出位的杨笠,显然成了众矢之的,而和杨笠类似遭遇的,还有同样靠调侃男性的性别段子出名的双胞胎颜家姐妹。
而在广大男性网友自发的抵制抗议下,目前京东也基本删光了和杨笠等“打拳”女艺人相关的推广信息。
当然了,很多网友肯定会觉得,这些品牌明明知道请杨笠会引来男性不满,为什么偏偏要请她,难道就是要和男性消费者对着干么?
但所谓在商言商,应该也没有品牌会傻到有钱不赚,员工也不考虑业绩,主动去招惹得罪,那占据一半性别的消费群体。这种在男性消费者看来“背刺”他们的商业行为,恐怕更像是一种资本的傲慢和无视。
而事实上,如今很多大品牌女性员工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尤其是传媒、广告、公关等重点对外部门,基本已经被女性员工占据主导,甚至不乏有许多女性员工,把请杨笠这样的“女权代言人”,当成了“公费追星”。
从那些汽车、酒类品牌,再到如今的京东,料想这些找杨笠的品牌合作方,一开始也并非刻意想着拿杨笠来挑衅男性。
只是这些大品牌大公司内部往往也不是铁板一块,可能某些女性相关负责人自己喜欢杨笠这样的“女权代言人”,就拍板定了。在她们来看,找杨笠有流量,能推动女性消费,虽然可能会得罪一些男性,但并不伤筋动骨,不至于让这些男性因为杨笠就不买自己产品了,就算失去一些男性消费者,换来更多消费力更强的女性,怎么看都不亏。
当然,这些大公司大品牌内部具体什么情况,外界也只能猜测,但归根结底,恐怕还是长期以来资本对于男性消费者情绪价值的漠视所造成的。
长期以来,某些把控舆论的女性公关人员,显然低估了如今“他力量”的觉醒,当越来越多原本沉默的“普信男”们觉醒之后,那么势必要迎来大规模的“反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女人消费力大于老人大于小孩,最后轮到消费力不如狗的男人等段子就开始流传开来。
同时,杨笠这样的脱口秀艺人,一开始编男人“普却信”之类段子,怕是也并非刻意针对男性搞性别对立,也没必要针对杨笠这些艺人本人,毕竟某种程度上,搞这种调侃男性的段子,是比较容易出效果又“安全”的选择。
因为在过往,多数男性网友秉承着好男不跟女斗的原则,并不过分计较这种调侃男性的言论。
但所谓今日割一城, 明日割十城,渐渐地,随着这种“调侃”逐渐演变为了对于男性消费者的刻意“挑衅”之后,当真“破防”的男性越来越多之后,自然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击。
男性的购买力、消费潜力从来就不低,只是在以往多数男性选择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而当这些“大多数”不再沉默的时候,相信未来这些品牌方也将好好重新考量怎么公平对待男性消费者的诉求吧!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分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