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之后,中国的发展逐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邓公复出主持大局,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涌现出了朱厚泽,任仲夷,项南,梁湘、芮杏文等一大批改革开放的得力干将,其中,芮杏文因为政绩斐然还被称为是改革的“号手”。
芮杏文是江苏人,1944年参加革命,次年入党,长期在东北从事工业建设、生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工业战线经验。
1969年,他调任石油战线担当重任,后来相继在城市规划局、国防工业第一办公室、七机部、航天工业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出任领导职务。
加上之前待过的部门,芮杏文工作过的单位可谓是多多益善,一方面锻炼了个人能力,一方面更是为他后来在浦东干出一番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5年6月,芮杏文被中央任命为上海市委书记,担负着为改革开放闯出一条道路的重任。
芮杏文是1927年出生,此时已经58岁。面对繁重的事务,他刚上任就病倒了,但他丝毫不敢懈怠,躺在病床上批阅文件,带病工作,干劲十足。
生病期间,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开一个思想纠正会议,目的就是纠正特殊时期“左”的错误。芮杏文心里清楚,上海的表态十分重要。为了撰写这个材料,他和秘书一起闭门撰写,他亲自逐字逐句修改。
类似这样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所以芮杏文根本无法安心养病,基本上都是边养病边工作,病情直到几个月后才好转。
身体刚刚好转,他就投身工作,如带着秘书到北京参加思想纠正会。另外,他还是一个体恤下属的领导,会议期间,他将组织安排的领导套房让给秘书住,自己则回到家里住。
秘书抽完香烟,不舍得买,他知道后,自掏腰包给秘书买了一包。会议开完后,中央赋予上海一项重要任务:将经济搞上去!
芮杏文知道,这项任务难度很大。首先面临的一个大难题就是没钱。当时的上海财政非常困难,连修一条道路的钱都拿不出来。
为此,他绞尽脑汁想办法,最终找到了集资的法子。一种是募集资金,一种是出让土地,从开发商手里赚取出让金。
通过这种办法,上海政府手里得到了大量资金,有了钱,活玖好干了,3年时间,上海的城建得到大提升,现代化程度直逼北京。
当时的上海,浦东还是大片的城中村,芮杏文却敏锐地察觉到开发浦东的巨大价值,因为浦东的位置实在是太好了。
为此,他日思夜想,费了很大功夫制定出开发浦东的发展蓝图,正当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中央一纸调令,芮杏文被调往中央书记处任职,1991年,又调往国家计委工作。
然而,浦东的发展没有达到中央领导,尤其是邓公的预期。所以,他非常后悔将芮杏文调往中央任职,认为是屈才了,如果继续在上海任职,浦东的发展肯定是大放异彩。
1993年,芮杏文退居二线。2年后,他的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他很想到上海去看一看,却被告知最好不要远行。2005年,芮杏文病逝!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