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上永恒的热门话题。

先说一个非常不建议的操作吧,那就是在年轻时候通过买奢侈品的方式来“显贵”。

首先奢侈品是百分百纯消费,说保值完全是自我安慰,哪怕爱马仕包,看着好像二级市场硬通货,当你真卖给二奢的时候,价格并不美好,除了金刚色和黄金尺寸,其余都是到手即贬值。
年轻,钱很难赚的时候,钱还是应该尽量的,去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其次奢侈品是需要非常细致的养护的,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受欲望都市和消费主义蛊惑,买了一双MB缎面高跟鞋,然而因为早年频繁的搬家,所以鞋面泛黄、几乎报废。
而这两年衣服的“使用寿命”变长,很重要原因就是我的居住环境变好了,比如下雨天我可以直接到地下车库,鞋子不用再泡水;我有了烘干机、熨烫机、衣物护理机……以及衣帽间,每件衣服都有了舒展的空间。

这里就要说到第二点,就是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先建立生活的大框架,比如房子(或者一笔足以安身立命的钱和事业)。因为其实稍微有一点生活阅历的人,看人都是看整体的。
我到今天都完全不会识别包的真假,可是一个人的质地,聊两句,看两眼,都是能摸出来的。
拥有一个明显不属于你的大牌包,并不给你加分——我今年年初跟一个富婆朋友去北海道滑雪,接待我们的年轻女孩,很明显只是普通的日本留学生,但非常热衷于谈论奢侈品,她以为这是在制造“共同话题”,但我们真实的观感,就是这女孩非常虚荣……

很多人信奉fake it until make it,但我自己从20到30,最大感慨是,人看比自己年纪小/资历浅/层级低的人,真的好像老师在讲台上看学生,一览无余。
不揭穿真的只是因为不想。
当然还有一新套路是拆白党假装上当,假装很吃假白富美的人设,最后赶在女生捞他之前,猝不及防先问大小姐开口借钱要资金中转……

但“贵气感”这种东西并不是不能培养,如果我给20岁的自己一条消费建议,我会建议她把踮脚买奢侈品的钱全部用来打车。
公共交通和打车,用的时间或许是一样的,节省的是精力成本。
坐公交的时候你只能刷短视频+留意有没有坐过站,但是打车的时候你可以处理工作以及闭眼休息。
甚至放空看窗外。

不要小看这一点放空,人在放空的时候,思维才会天马行空起来。每天只活在具体里,就跳不出现有框架去思考问题。
人生除了执行,还有很重要部分是“想”。
但“想”,是需要空间的。

没有一双鞋能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但一些无所事事时刻的瞎想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