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注意:还剩两个月,各类App的2024年度报告和社媒话题都准备告诉我们如何总结自我、思考选择了。
甚至他们都不屑于搞个体标签的这套迂回战术,直接站在宇宙的中心告诉你:做自己!成为你自己!
裸辞博主:“可人生是旷野啊”
传记电影:“生命的意义在于自我的探寻”
广告:“遇见最美的自己”
黄执中说就连他打辩论时,不管讨论什么题目,都有人上来跟大家讲要“做自己”。
不对劲,怎么哪里都有人劝“我”去做“自己”?
“我”变得重要
却让我更加迷茫
正如哲学教授刘擎说,现在到处可以听到各种“成为你自己”的个体宣言,似乎只要我说出“我喜欢”“我相信”“我觉得”等等自主独特的话术,身边的一切就会为我让路。
所谓的“自己”,为何变得如此重要?
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和塔林大学教授瑞恩·罗德在一次对谈中就曾提到这其中的一个思考维度,现代社会中“自我”所在的时间框架不一样了。
相对于中世纪,人类存在的时间尺度从“永恒”变成了更短的“人终有一死”。在这样的时间框架下,自我变得更加重要,人类在一生中发生的事也获得更大权重,这增加了我们个体的责任,去实现有尊严的理想。
自我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人们关注、审视和沉思的对象。这让我们更注重自己的感受,更有自主性更有个性地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面对“人终有一死”,我们会努力地去追求个体性的方案。
但等等……!面对工作时,想马上一键裸辞的是我,为了做好喜欢的项目也是“我”;我想买包对自己好点,但“我”也想省下钱去旅游啊……
做自己,到底是做哪个自己?
是否存在一个所谓“真实”的自己就等着你去做?
过去,上帝和君主一切神圣和权威会告诉那时的“我”唯一答案;但现在,谁都在朝“我”抛出裹着精致糖衣的各种选择。
如鲍曼所说,“自我”被祛魅、被商品化,变成无数欲望的对象之一,市场可以随时供应。
曾经指引自我的上帝已死,但好像在当下又以更多的面貌复活。
面对技术上帝
“我”去往何方?
罗德在回应鲍曼时提到,互联网已经在21世纪取代了上帝。
这个没有任何宗教色彩的数字上帝,除了同样无所不知外,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让“我”像某种仪式般定期查看手机,确保自己不会被抛弃:好像有什么事情正在发生,我本该参与却没能参与。
“我是发布帖子的人,但我成了我发布的内容。”
——齐格蒙特·鲍曼
不管你是作为博主还是普通网民,无论是特地发布原创内容还是只发表评论,线上的这种展示总能让“我”觉得自己能够“完全地、真正地掌控对自我的选择”。
我们可以通过滤镜和修图展示理想中的样貌和风格,也可以通过不同的兴趣和场景展示不同的身份标签:#P人 #水瓶座 #麦门信徒 #浓人 #健身混子 #大龄网民 #佛系青年 #发量弱者 #碳水脑袋 #金鱼记忆大师……
这个互联网展示的过程,极大增强了“我”的价值感,赋予集作者和行动者于一身的光环。
“自我的动力机制问题,似乎正在从认知和道德领域,转向审美界域。”
——齐格蒙特·鲍曼
但即使如此,一个成功且令人信服的自我展示也需要:既能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也能符合观众所期待的印象。
就像许多明星“接地气”,企业家的“反差萌”、专业领域博主展现的“幕后失败瞬间和创作艰辛”,这既符合观众对他们成功完美的期待,又带来了作为同是普通人的亲近感,因此获得巨大的流量。
“自我为了获得其所渴求的社会认可而付出的劳动,已在网络上被简化、便利化到面目全非的程度。”
——齐格蒙特·鲍曼
互联网中有“我”的展示,便必定有其“观众”。
鲍曼提到,互联网用户是面对“异质的大众(in publics)”进行自我展示,而非像线下的“当众(in public)”。这也意味着,这种展示同时面对多个具有不同兴趣、背景和价值观的群体,并围绕群体各自的标准、关注点和期望去进行。
作为一个年轻的职场新人去发朋友圈,“我”既希望与朋友分享有趣的生活时刻,又希望老板和同事看到自己工作勤奋的一面。因此,“我”在同一平台上发布的内容既有轻松娱乐的,也有展示工作成就的,兼顾朋友、同事和家人的不同期待。
“你选择的人是你自己的镜像,你也是他们的镜像。”
——齐格蒙特·鲍曼
虽然努力处理着“我”对不同大众的多重关系,但却不用如同线下的互动一样,艰难地维系或断绝人际纽带。
因为正如互联网给到自我展示极为舒适的控制权一样,“我”可以快速、便捷、轻松地接入和退出网络,只需一个简单的删除和拉黑键。
那么,当互联网成为指引我做“自己”的上帝,当我可以编辑“自己”所有的不完美,当我可以轻松对“自己”所在的网络环境进行人工消毒,这会对我造成什么影响?我又该何去何从?
少一些“我相信”
多一些“我发现”
“我们不妨将之视为又一个杰斯拉德测试,它让我在以下两条路径之间进行选择:一是走我自己的路,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我会更有成效;二是舒舒服服、轻轻松松地踏上现成的道路,接受文化产业为我锻造抑或伪造的理想。”
——瑞林·罗德
线上还是线下?做这个自己,还是做哪个自己?
或许对于现代人来说,答案从来就已经不是非此即彼。罗德说,这是一种需要不断做出的选择……我们时而走一条路,时而又会走另一条。这也许是人类不可避免的宿命。
鲍曼和罗德两颗当代顶级头脑在《自我: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中也同样通过不断的对话和碰撞:他们并不“将互联网视为病因”,也认为这不只是“病症”;他们无法为这个时代的每个个体都谋求一个标准答案,但也并不放弃讨论和捍卫思考的斗争。
对于我们而言,或许就如一位读者所说,通过类似这样的思想交流去让自己多一些‘我发现”,少一些时代宣言式的“我认为/我相信”。
所以,Xmind思维导图 x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除了在思维导图上梳理总结,也在本书中通过一份“我想要过怎样的人生”曼陀罗思维导图,在抽丝剥茧的层层思维结构上,和每一个“我”一起在不断的“我发现”中、在流动的现代中捍卫属于“我”的思考。
今年是齐格蒙特•鲍曼诞辰99周年
一起回顾鲍曼的经典著作吧
↓下滑查看↓
《流动的现代性》
书评人@Brighting:
鲍曼对“自我”的讨论基于他一贯的“流动的现代性”立场,流动的现代性是不稳定的、轻灵的、短暂的。因为“我们从一个存在(being)的世界,被引入一个成为(becoming)的世界”,自我的构成、再生产、保存等过程便成为世界“永恒的建构之中”更为关键的话题。
《将熟悉变为陌生: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
鲍曼对谈系列的第一本
书评人@牛奶泼了:
难以想象13万字的小书竟然涵盖爱情、移民、AI、现代性、宗教矛盾、气候问题、贫富差距等如此丰富的议题,可见鲍老举重若轻的表达效率。权力全球化了,政治却还停留在地方;人的道德和社会制度没跟上技术发展;消费社会就是在创造不足;十年前谈到的问题,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怎样使世界变旧为新?或许无解,但还是心怀希望,有所创造,在不确定中追求幸福。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书评人@赫恩曼尼:
说是振聋发聩也不为过了,人为什么必须要工作?穷人阶层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鲍曼讲得明白极了:工作之体面、道德、崇高化,和社会规训、父权制、经济收益牢牢捆绑。具有使命感的工作成为少数精英阶层的特权,将穷人说成是懒惰、无能、危险的他者,将结构性困境个体化,以此逃避道德的责难。
推荐一本你最近在看的好书吧!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分享
抽取2位获得附Xmind思维导图的
《自我: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
这里是Xmind一个有、东西的新栏目,我们一起深度阅读、搞点知识、剖剖脑袋…最重要的是,通过摘取新知带来“爽感”。每月一场的颅内party,大脑摇摆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