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在,“有啥别有病”成为大家的口头禅。
然而,在众多疾病之中,糖尿病似乎拥有着一种特殊的地位,它在无形之中悄然渗透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以至于在许多家庭中,总能找到一两个甚至更多成员被糖尿病所困扰。
而且,即便大家是在饮食方面很是注意,好像糖尿病依旧能找上门。
尽管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但至今都未能找到根治这一疾病的方法。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这看似令人畏惧的糖尿病,其实在远古时期,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关键……
1、糖尿病能100%避免吗?
糖尿病,这一困扰着无数人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在大家眼中存在着多种理解。
一般而言,饮食油腻与过度摄入糖分被视为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因此,许多医生会建议有这方面隐患的病人减少高糖、高油脂食物的摄入,降低患病风险。
然而,尽管这些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延缓糖尿病的发生,但至今尚未有确凿的方法能够完全规避这一疾病。
事实上,将糖尿病的诱因简单归结为生活习惯或者饮食习惯,只是触及了糖尿病浅层次的问题,而深入探究后我们会发现,糖尿病实际上与人类进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古人类差一点灭绝。
糖,作为一种碳水化合物,在营养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而糖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体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也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来源。
当人体摄入含有糖类的食物后,这些糖类会在消化过程中被分解,并通过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它是人体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人体为了维持血糖的稳定,胰岛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胰岛素的分泌或功能出现问题时,尤其是当胰岛素分泌减少,就无法有效应对血糖水平上升,人身体的血糖便会持续攀升至危险的高度。
这一变化不仅威胁着细胞的正常代谢,更可能触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糖尿病这一慢性疾病的发生。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的糖尿病?
难道每个人的饮食习惯都不健康?
还是每个人的胰岛都注定会存在问题?
其实,要解开糖尿病之谜,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更为深远的人类进化历程和大自然的奥秘之中。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曾经历过无数次危险。
研究发现,距今约100万年前,地球的气候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冰川事件导致全球气温骤降,同时在非洲大陆,气候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干旱。
气候的极具变化,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绿色植物的生长,植被数量开始快速锐减,这一变化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迅速波及到了整个生物链。
那些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数量也城呈现下降趋势,生物链严重破坏,使得人类祖先的食物来源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原本能够依靠采集、狩猎为生的古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被迫转向农业生产,尝试通过耕种或者饲养来获取稳定的食物来源。
但是,在环境仍旧恶劣的情况下,物资匮乏的现象无法改变,无论是古人类还是动、植物,都经常处于饥饿的状态中,于是便出现了大量物种的灭绝或数量锐减的情况,人类也未能幸免。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这一时期的古人类,由于食物短缺、生存环境恶劣,短时间内丧失了约98.7%的群体成员,人类对热量的需求变得前所未有的迫切。
在此之后的10万年时间,人类的成年个体数便骤降仅1280人,可以说几乎走到了灭绝的边缘。
而对热量的需求,便成为推动人类进化的关键动力。
在这场极度艰难的生存挑战中,大约一万年前,远古人类体内的基因开始发生突变!
3、高血糖更受青睐。
为了生存,古人类逐渐演化出了一系列适应机制,尤其,突变后的基因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当时及环境的能力,它能够帮助人类在食物短缺和寒冷的情况下,更加高效地吸收和储存能量,而高血糖现象便是其中之一。
当古人类摄入有限的食物时,如果是低血糖的生命体,当血糖水平急剧下降时,其各项生理功能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低血糖持续时间过长,那么该生命体的意识会逐渐模糊,甚至在短短几小时内,就能出现昏迷甚至死亡,危及生命。
但是高血糖则不同,它能够在严苛的环境中,凭借自身的血糖迅速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确保他们在恶劣环境中能够继续生存。
同时,为了节省能量、提高生存效率,他们逐渐演化出了一种能够在少量食物摄入下迅速提升血糖的能力。
而脂肪,作为人类储存能量的主要方式之一。当摄入的食物超过其即时能量需求时,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而高血糖现象则有助于促进这一过程的发生。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身体会将多余的糖分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胰岛素分泌减少,则更加促使古人类积累了更多的脂肪储备。
众所周知,人类的大脑运作离不开能量,其主要能量源泉是血液中的葡萄糖。然而,在远古时期,人类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极低,这就要求身体必须采取某种机制来确保大脑获得充足的能量供给。
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减少肌肉对葡萄糖的消耗,将宝贵的葡萄糖资源优先分配给大脑使用,从而确保了大脑在能量供应上的优先权,我们将这种调节机制称为“胰岛素抵抗”。
这些个体在面临食物短缺的困境时,胰岛素抵抗是古人类为了适应生存而进化出的一种特殊能力。
以上这些因素,这对于生活在严寒环境中的远古人类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生存财富,使他们能够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有效地缓解了因能量匮乏导致的人类数量进一步的锐减。
因此,生物为了生存而进化,这样看是有利的,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却也为现代人类埋下了潜在的健康隐患。
4、未淘汰的遗传阴影
尽管生物进化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但是糖尿病这一严重的疾病,并未在进化过程中被淘汰。
首先,从发病年龄来看,大多数人患上糖尿病的时间都在成年,又是甚至是老年阶段才有征兆,而在青年时期就罹患糖尿病的情况相对较少。
这意味着,在个体生育和繁衍后代的重要时期,糖尿病的所产生的副作用几乎没有,因此它对于个体的遗传贡献并未受到严重的削弱。
其次,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其致死率并不高,且病症显现的时间相对较轻。
这导致了许多携带糖尿病相关基因的个体在生存竞争中并未立即被淘汰,而是有机会将他们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这种“延迟淘汰”的现象,使得糖尿病相关基因在种群中得以保留。
而在现代社会,这些“高血糖、糖尿病”的基因反而成为了折磨人们的罪魁祸首。
人类社会的温饱问题和气候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加上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人们摄入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显著增加。
古人类基因中的这种适应机制不再适应当前的环境,反而导致了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频发。
所以,高血糖和糖尿病变成现代社会成为了折磨人们的罪魁祸首。
只不过,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以及积极进行治疗和管理,来控制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比如减少高糖、高碳水化合物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同时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定期进行血糖检测或者进行药物治疗。
结语:
随着我们对糖尿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某一天,糖尿病将不再是困扰人类健康的难题。
声明:文中图片均来自于公众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违者必删
参考文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