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总投资5亿元的分布式驱动底盘及关键零部件项目在如皋高新区开工建设,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在如皋落子的第二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从哪里来
位于闵行区的剑川路是一条东西向的主干道,串联起上海最重要的科技策源地之一——“大零号湾”。在胡润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上,上海以65家独角兽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二,其中位于此地的有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就有13家。这里既有对标马斯克“神经连接”公司的脑机接口企业念通智能,也有与国际低空经济竞速的沃兰特航空,还有闯入光量子芯片“无人区”的图灵量子。
2023年3月25日,上海宣布大零号湾与张江、临港一起成为首批未来产业先导区。与后两者相比,刚刚起步的“大零号湾”也有自己独特的资源禀赋:集聚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两所“985”高校,以及航天、航空、船舶、核电等10余所科研院所,以及国家级研发机构22家、市级研发机构152家、外资研发中心46家,还有4000余家硬科技企业。
这是一片典型的环高校创新创业片区,最初由上海交大师生的创业之火点燃。
两年前,总投资20亿元的霖鼎光学项目从“大零号湾”成功飞进如皋高新区沪苏科创产业园,成为如皋试水“飞地”模式结出的首个硕果。
合作正持续走深走实。
此次,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王荣蓉带领团队便是从交大“大零号湾”飞到如皋高新区,注册成立江苏崟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分布式驱动底盘及关键零部件项目,致力于将试制样机进一步产业化,实现批量化生产。
2023年7月18日,如皋高新区在上海交大科技园闵行园区举行项目签约仪式。仪式上,分布式驱动底盘及零部件项目、汽车智能创新平台顺利进行签约。
而此次开工仪式上,新品单兵巡游越野平台发布。该平台可供单人站立或坐姿驾乘,可拓展为带动力挂车用以载货、增加续航,动力挂车可载重200kg,具有强劲动力、高通过性和强拓展能力,可应用于单兵装备、农业、休闲越野旅游及城市通勤等。
据介绍,一期规划占地面积48亩,总建筑面积4万方。项目完工后,将有效满足公司扩大化的生产需求,预计年产能达到线控底盘5000台,全地形车辆10000台。
到哪里去
此次“发证即开工”,正是“一线孵化、如皋转化”的生动体现,也标志着上海交大科技成果正加速转化成为新质生产力,为如皋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添能。
“飞地孵化+本地转化”的“双飞地”协同创新发展模式是如皋紧扣科技创新的“关键一招”,对推动如皋全面融入南通沿江科创带建设,打造南通跨江融合发展样板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双飞地”,即是在上海设立研究孵化中心作为“创新飞地”,在如皋建设中试基地作为“产业飞地”,(两地密切配合、深度协同,推动科技成果在高校就近孵化,成熟后到如皋专业园区量产,进而打通“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产业链生态)。
为何到上海建立飞地孵化器?又为何建在高校旁?如皋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鸣昊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就意味着要抢占更多科技和人才资源。而越靠近一线城市、越靠近高校,也就越靠近科技创新的源头与引擎。”
上海科创资源富集,如皋制造业家底雄厚,在聚力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的大背景下,如皋主动出击,与上海交大、复旦、同济、华东理工等高校共建,打造了5家飞地孵化平台,分布在上海市的闵行、嘉定、杨浦、徐汇等4个区。
在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中,如皋探索建立跨区域联合攻关、重大平台共建共享等协同机制,实现创新资源“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形成“飞地”发展模式——走出去,在上海建科创飞地,供研发和孵化优质项目;引进来,在如皋完成中试及产业化落地。
更深层次接轨,上海、如皋两地深度协同,各取所长,互为“飞地”。
截至目前,如皋已累计建成5家“科创飞地”,累计招引、孵化项目105个(其中在孵项目54个),累计为本地企业对接技术需求20余次,霖鼎光学、崟冠科技、五源航天、光织科技、肆芃科技等22个科技含量足、成长属性高的优质项目已落户如皋。
唱响“双城记”,协同赢未来。如皋将继续深耕“飞地孵化+如皋转化”“产业概念认证中心+如皋中试熟化基地”“大城市总部+如皋产业协同基地”模式,为县域创新驱动发展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路径。
来源:零号湾、如皋发布、南通日报、如皋高新区等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