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近些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欧洲那边直接掀桌子了!?
严重怀疑是去年9月份慕尼黑车展上国产车的亮眼表现让欧洲部分国家集体从震惊变为焦虑。因为在不久后的在10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启动对中国产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他们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价格战”背后有大量政府补贴支持。事实是,国产整车不断内卷的价格和技术已经让欧洲那些老牌车企坐立难安了。毕竟,强如宝马和奔驰,今年在国内的销量都在下滑,如果这股高性价比的风真的“吹”到了欧洲,对于老牌车企的打击将是难以估量的。
由此,2024年7月5日起欧盟便开始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反补贴关税,为期四个月;8月欧盟委员会预披露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10月4日,欧盟成员国正式进行投票,确定在现有10%的税收基础上,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35%的附加税,计划于10月底生效。
具体税率方面,对特斯拉加征7.8%,比亚迪17%,吉利18.8%,上汽35.3%,而其他参与调查但未被单独抽样的电动汽车生产商加征20.7%。叠加欧洲目前的10%基础关税之后,上汽将被征收45.3%、吉利28.8%,比亚迪27%、特斯拉17.8%。数据上明显就能感受到差别对待、
意味着未来国产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进入欧洲将面临最高45%的超高关税。
比较有意思的是,本以为积极推动该法案实施的应该是世界汽车工业起源地德国,然而并不是,德国反而投了反对票!而且德国老牌车企大众汽车公司称:欧盟国家投票支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高额关税是“错误的做法”,且在声明中表示,拟议中的关税无助于提高欧洲汽车行业的竞争力。
01
短期影响多大?
短期来看影响还真不大,毕竟欧洲虽然是国内车企的出海目标,但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欧洲整体的渗透率并不高。2023年中国向欧盟出口新车达到676,848台,同比增长39.6%,以数量计算占欧盟进口汽车份额的20.2%,增长确实很亮眼,但这其中还包括了大量海外品牌在中国生产后再出口的数量。
比如欧盟最大的汽车市场德国,2024年1-6月国产品牌新车总销量1.65万辆,仅占德国市场份额的1.1%;即便加上那些在跨国品牌在国内生产的新车数量,也只占到了德国市场的3.1%。而这其中,国产品牌纯电动车销量5373辆,份额仅2.9%,可见国产车短期对欧盟的冲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这是现状。
而根据今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增长趋势(同比增长23%,占整个汽车市场的18%,其中纯电动车占比高达12%)和渗透率(新能源22%,纯电12%)来看,也侧面显示出国产新能源汽车出海空间还是很大的。
02
“比特大战”:比亚迪剑指龙头,特斯拉尽显疲态
在经过近半年的市场低迷之后,车企迎来“金九银十”。
今年9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逐渐回暖,零售销量和批发销量均创年内新高。根据月初乘联会数据来看,2024年9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210.9万辆,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10.6%;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150.4万辆,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16.1%。
新能源车企“大赢家”依旧是比亚迪(002594.SZ),虽然公司最近的股价经历了大起大落,但其销量一直稳居第一。9月销量首次突破40万辆大关,单月销量达到419,426辆。其中,比亚迪乘用车销量达到417,603辆,同比增长45.6%;海外出口33,012辆,这里新能源汽车386,749辆,同比增长50.1%,份额来到了34.4%;而今年以来的1-9月比亚迪汽车累计销量2,747,875辆,同比增长32.13%,其中新能源汽车2,466,607辆,同比增长30.9%在如此大基数的情况下还能收获整体30%以上的涨幅,确实令人惊诧。
而提到全球新能源汽车大战,不得不提及特斯拉和比亚迪。
“比特大战”依旧是焦点。下表是权威机构统计的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排行榜。前三有两席是特斯拉,可见特斯拉依旧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但细看不难发现,比亚迪属于“农村包围城市”的经典战略,虽然单一车型全球销量不及特斯拉,但总销量已经悄悄超越了特斯拉。
具体统计数据来看,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全球销量排前20的8款车型合计销量达到了125.5万辆,同比2023年上半年的99.13万辆增长了26.6%;而反观特斯拉确实是在走下坡路,其Model Y和Model 3的上半年总销量仅有79.08万辆,同比2023年的85.88万辆下降了7.9%;这也是为何华尔街短期对特斯拉股价没有信心的原因之一,毕竟特斯拉说到底还是家车企,新能源汽车就是核心产品,而核心产品的更迭不断跳票,新车皮卡交付又不及预期,发布会发布的产品虽然足够超前,但对于一向“现实主义”的华尔街之狼没有任何吸引力。
如果说国内市场是比亚迪的根据地,那北美就是特斯拉的主场。
但相比之下,特斯拉在美国市场的近况貌似也有点尴尬。面临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降温的影响,客观因素是美国薄弱的充电基础设施和高昂的新能源汽车售价,直接打击到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2024年第三季度统计,特斯拉在美的销量下滑了3.2%,仅为15万辆,今年以来累计售出46.8万辆,同比下降4.6%;美国最大市场加州,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交付量更是骤降了24%。这一状况使得特斯拉今年在美国的整体销量出现负增长的概率正在大幅增加。
2023年作为特斯拉的巅峰时刻,在美国的销量为65.48万辆,而中国销量仅次于美国,达到60.36万辆,是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场。不过从今年的状况来看,可能不太乐观,由于车型的更迭不及预期、国内车企竞争加剧,目前的销量趋势来看,预计今年全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可能会不及预期。
全球前两大市场或将出现销量下滑的迹象,华尔街先着急了,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下跌了11%多,市值从巅峰已经蒸发千亿。不过特斯拉倒是稳如泰山,毕竟马斯克一直说自己不仅仅是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
就目前来看,“比特大战”比亚迪短期占了上风,特斯拉则遇到小麻烦。
03
新能源的竞争下半场
“油电大战”至今依旧喋喋不休,正反两方也是互不相让。
当然,存在即合理,新能源汽车的槽点确实很多,但市场还是诚实的。2024年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50%,与燃油车“平分天下”,提前11年完成了“到2035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达到50%以上”的国家规划要求。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来到了53.3%,较2023年9月增长16.8个百分点,并且已经连续3个月超过50%。
作为人类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很难想象,国产的汽车工业能从一众欧美日车企大佬手中抢出偌大的市场,实属不易。同时也不可否认在全球经济疲软期间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诸多贡献。
在过去的四年多时间里,因为疫情等原因,全球各国的经济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疲软甚至衰退,而我国凭借“双碳”战略维持了经济的颓势,其中我国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确实功不可没,“左手光伏风电,右手新能源汽车”。一套组合拳带动了国内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使得整体经济得到了缓冲,并未出现较大的波动。根据2023年我国GDP增长5.2%中,消费贡献率高达82.5%,在国家顶层会频频发布“刺激消费”“以旧换新”等政策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消费功不可没,而且带动了整体上下游的联动。
然而,从“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来看,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再加上那些老牌的欧美日厂商在油和电之间反复横跳,未来短期乘用车的供给大概率会逐渐饱和,而国内车企对于下半场的竞争在“智能化”。
而汽车智能化的皇冠上的明珠无疑就是无人驾驶技术。
目前比较领先的是特斯拉的FSD 12和华为的ADS 3.0。前者主要是纯视觉技术,数据驱动。更依赖数据训练(AI机器学习),所以特斯拉一直在强调目前累计行驶里程积累的数据量很大。
截至2024Q2末,FSD技术助力下的汽车已经行驶了超过16亿英里,相当于25.75亿公里;基于“端到端”的FSD最新版本V12助力下的汽车已经行驶了超过6亿英里,相当于9.66亿公里。问题就是落地难,现在仅在美国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区落地,7月份的时候说会于今年10月在国内落地,但现在据说又推迟到2025年第一季度;华为的ADS 3.0则主要基于基于多传感器融合,ADS的总里程已超过2.2亿公里,覆盖全国40000+城乡镇,实现了全国覆盖。
优劣势各有千秋,特斯拉FSD的AI技术在复杂场景下的决策能力更强,但对数据的依赖性较高;华为ADS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上更有优势,但可能在某些复杂场景下的决策能力上稍逊一筹。后面会写更详细的文章进行分析。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汽车智能化无论是传感器驱动还是AI训练后的视觉驱动,都将带动上游大模型、数据中心、传感器、芯片算力等一大批软硬件厂商的需求释放,带动真正的新质生产力发展。
至于最终乘用车的能源终局,似乎也并没有那么重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