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治癌”“念数治万病”“花199元听网课后可月赚7万元”……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线上线下中医培训课程,并非真的讲授中医知识,而是打着中医的幌子卖课圈钱。网上一些自称“神医传人”“国医名师”的讲师,根本没有培训资质。
这样的养生保健“坑老”骗局其实并不新鲜。
在网络尚未普及时,就有不法经营者设计各种套路,诱骗老年人购买高价但效果不明的保健产品和服务。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成为“指尖一族”,“养生骗局”也向线上转移。线上“养生骗局”往往利用不同网络平台引流、诱导、销售,花招更多,手段更隐蔽,监管难度更大。
坑人的“养生骗局”不仅损害老年人的经济利益,更对他们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从近年来相关部门公布的案件看,一些老年人花费大量退休金购买产品后不仅没有感受到保健效果,甚至还引发了健康问题。有老人因改用保健品,擅自停用医院开具的药物,导致治疗延误。
坑骗的一大“诀窍”是,渲染和利用老年人的健康焦虑。
随着年纪渐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出现退化,往往容易产生健康焦虑。设局者抓住并放大这种心理,以“睡不好,吃不香是气血不足”“现在买课总比以后进医院便宜”等话术拿捏老年人,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老年人面对各类广告推送、难辨真伪的“忽悠话术”,极易“入局”。
针对专坑老人的“养生骗局”,必须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对那些以治病为幌子,行虚假宣传、欺诈误导之实的不法机构和个人,要露头就打,严肃查处;应构建多部门间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执法监督系统,综合运用大数据监测等手段,进一步加强保健品监管。
今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中,就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提了许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如鼓励研发适合老年人咀嚼吞咽和营养要求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配方食品;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
也许,我们向老人更近一点,老人就能离“养生骗局”更远一些。
转自:中国普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