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
这是一张令无数人心酸落泪的老照片,它拍摄于1935年,地点在陕北保安县(今志丹县)一处破旧窑洞前。这照片中的男子就是毛主席,他穿着破烂的衣服,刚走完长征让他身心俱疲。
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加上敌人对红军的围追堵截,毛主席本人更是九死一生,可以看出42岁的他满脸憔悴,瘦的脱相,但眼神坚定。可以说,这张照片就是毛主席走完长征后的真实写照。
1935年10月19日,毛主席跟随陕甘支队第一纵队顺利到达保安县吴起镇。10月22日,红军三大主力完成会师,正式宣告长征胜利结束。这是中共革命历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毛主席曾这样评价长征:“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毛主席
不久,毛主席来到甘泉县下寺湾主持总结了长征会议,紧接着到富县东村指挥了直罗镇战役,最后又经安塞来到了瓦窑堡。到了东征期间,毛主席来到了延长、延川、清涧等地方。
无论身处何地,毛主席坚决不搞特殊,住处多以简陋的窑洞为主,偶尔借住在当地农户家中。陈昌奉是毛主席的勤务员、警卫员,他在1930年到1936年在毛主席身边工作。
陈昌奉在建国后回忆时说:“那是1930年3月底,我由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调到中国革命前敌委员会,给毛主席当勤务员。那时候我们还不称他为主席,而是称他毛委员。”
毛主席和朱德
为了行军指挥打仗,毛主席的行李非常简单,在长征途中更加简单。根据陈昌奉的介绍,毛主席行李包括两床半使用了多年的毯子,一条洋布被单,两套和战士们一样的军装,一件银灰色的毛衣。
毛主席吃饭用的是一个缸子,办公用品都放在一个灰色有9个口袋的公文包。陈昌奉说:
“主席用的地图、文件、书籍把这个公文包装得满满的。每当行军作战,他背着公文包拿着雨伞,我就背着其余的东西。到了宿营地,找两块木板堆起来,铺上那仅有的两床毯子和小被单,用衣服打成枕头,这便是他的卧铺。”
红军
毛主席如此俭朴,那么中央红军来到陕北后到底有多困难呢?1935年11月6日,毛主席率部在甘泉县城南的象鼻子湾村,跟徐海东率领的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结果恰逢天降大雪。
如果从江西瑞金算起,中央红军走过了闽、赣、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11个省,耗时360多天,总行程两万五千里。然而,为了长征的胜利,中央红军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重的,从江西出发的8.6万人,到陕北时只有7000人。
毛主席深知红军的困难,战士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此时又遇到了大雪天,别说棉衣了,大家穿的还是草鞋,所以我们看到毛主席衣衫破烂就不足为怪了。那么,该如何解决眼前的困难呢?
徐海东
毛主席认为必须解决过冬问题,这是最急迫的。于是,毛主席和周恩来召开紧急会议,研究红军给养问题。周恩来通过询问后勤部长杨至成得知,满打满算只剩下1000块大洋,如果要渡过眼前的困难,至少需要两三千块大洋。
举一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红军当时究竟困难到什么程度。1935年12月红军发布了经费使用的标准:
“办公费:方面军司令部和军团部每月各20元。师部10元,团部5元,营部2元,连部3元;
特别费(主要供部队冬天烤火及杂费):方面军所属每月300元,师部每月200元,团100元;
优待费:一等技术人员每月12元,二等技术人员每月8元,三等每月4元;
休养费:重伤员每月4元,轻伤员每月2元,重伤员须入院治疗者,发休养费1元。伤病员住院期间每天发伙食费5分。死亡者一次发抚恤金20元。”
毛主席的借条
毛主席想了很久,最终他决定求助徐海东。毛主席给徐海东写了一张借条,上面写着:“海东同志:你好!因部队过冬吃、穿出现困难,特向你借款2500元。毛泽东。”
毛主席当时没想到,徐海东看到借条后颇为自责,他跟毛主席见面时就看到了中央红军的困难,也给毛主席等人送去一些棉衣、棉被。徐海东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让供给部长查国祯将部队中的7000块大洋拿出5000块,直接给毛主席送去。
那一刻,毛主席颇为感动,也让他铭记一生。对于这个时期毛主席个人的身体情况,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对此最有发言权。1936年7月,斯诺突破重重封锁来到陕北,他在保安县终于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和斯诺
那是一个晚饭后,斯诺终于看到了忙碌一天的毛主席,他在警卫的陪同下准备去散步。通过翻译,毛主席告诉斯诺自己所住的窑洞位置,让他第二天去找他。对于毛主席的初次印象,斯诺在书中这样描述:
“他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短短一段描述,可以看出当时毛主席还是很瘦,这跟他熬夜工作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他即便在最为困难的时期也没有放弃,他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