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历史不会忘记,70年前,正是张云鹏先生、王劲先生和他们的同事们,在青木河畔用勤劳的双手孜孜不倦地探寻历史遗迹,第一次掀开了屈家岭遗址神秘面纱的一角;屈家岭人更不会忘记,正是她和她的同事们艰苦奋斗、不畏艰难、不求回报的坚守和付出,才让屈家岭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也给予了在建设中国农谷的征程中的屈家岭人无与伦比的勇气和自信。他们对屈家岭文化的不懈研究和探索正是新时代对厚道勤勉精神的最好阐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劲先生在“纪念屈家岭文化发现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拍摄于2014年12月17日)
解放前,湖北的文物考古工作是个空白点,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拉开了我省文物考古工作的序幕。屈家岭古遗址是新中国建国后,江汉地区考古发掘的第一个古文化遗址,也是考古发掘的第一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同时还是长江中游建国后第一次考古发掘的古文化遗址和新石器时代遗址。屈家岭文化也是江汉地区和长江中游最早发现的第一支考古学文化。
屈家岭文化因最先发现于国营五三农场屈家岭村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而得名。它是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屈家岭文化”自1954年发现到现在已是60周年了,时间过的真快。我作为一名考古老兵,从1954年在文物考古工作上起步,伴随着屈家岭文化的考古发现,在湖北的文物考古工作中也已走过了60周年。在今天纪念屈家岭文化发现60周年的会议上,不由得感慨万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云鹏先生在屈家岭遗址拍摄遗迹照

1954年冬,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我和已故的程欣人同志配合我省跨钟祥、天门、京山三个县的石龙过江水库水渠工程的考古调查中,发现了古文化遗址100多处,其中大多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在国营五三农场附近的屈家岭村后已开挖的水渠两侧的断面上,首次发现了不同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厚胎彩陶的,薄似蛋壳的蛋壳彩陶等的文化遗存。这一重要发现上报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后,北京当即派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伯鸿和张云鹏先生来湖北,在水渠屈家岭段工程线上进行了考古调查,确认此地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此时,已是年底。异年(即1955年春),张云鹏先生带领我省考古工作人员,对暂停施工的屈家岭段干渠工程线路上,发现蛋壳彩陶等新石器文化遗存处,进行了抢救性的小型发掘。水渠改道将遗址保护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屈家岭遗址第二次考古发掘场景(1956-1957)

1956年夏,张云鹏先生又来湖北,开始以探索长江中游史前考古学文化为目的学术课题,对荆门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学术性的较大面积的考古发掘,我在幸自始至终参加了前后两次的考古发掘。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历时半年多。考古学文化是研究物质文化的学科。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上提示的陶器组群,是一支以蛋壳彩陶小碗、蛋壳彩陶小杯、橙红陶喇叭彩陶形小杯、彩陶壶形器、盂形器、双腹鼎、双腹碗、双腹豆、大陶锅,彩陶纺轮、陶塑小动物等器物为代表的文化遗存。由于这类文化遗存,在水渠工程线上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多有发现,分布有一定范围。已符合考古学文化定名的要求故以其最先发现地的国营五三农场屈家岭村定名为屈家岭文化。《京山屈家岭》是长江中游地区第一本考古学专著。

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屈家岭文化下层,发现了一支早于屈家岭文化以薄胎黑陶为主,迥异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也称黑陶文化)中厚胎黑陶的文化遗存(是夹炭陶在烧造技术上不如龙山文化先进)。

由于我国的考古工作基本上始于黄河流域,上世纪50年代以前,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重点和许多考古发现,都在中原地区,以致在建国后较长一段时间里,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学者们都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自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蓝。在黄河流域中心论的学术观点指导下,则认为其它流域的文化,都由黄河流域的原始文化传播之后发展起来的,均晚于黄河流域的史前文化。当年,我们也囿于“黄河流域文化中心论”的认识,认为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文化出现了彩陶,应是仰韶文化;出现了黑陶,就应是中原传播来的晚于仰韶文化的龙山文化,而彩陶文化遗存也应是早于黑陶文化遗存的。然而,在我省荆门屈家岭、毛家岭遗址上,发掘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中,都是黑陶文化遗存早于彩陶文化遗存。且陶器的陶质和器物组群也不相同。看来,江汉地区的史前文化,不可能是由中原传播来的。长江中游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屈家岭文化和屈家岭下层文化的发现动摇了“黄河流域文化中心论”的学术观点,此学术论点在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文化中似得不到验证。特别是以后的碳十四测定年代,屈家岭遗址下层 文化的年代,与仰韶文化晚期的年代基本相当,下层文化中出土一片仰韶文化厚胎彩陶盆片,更说明这里的史前文化,不可能是中原史前文化的直接传播,应自有源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长椭圆形石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梯形石锛

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出土的生产工具中,有较多的石斧、石锛(其中不乏大型石斧和石锛),与许多有穿孔的石铲和石镰刀等农业生产工具,还出土有较多的石箭鏃;从而得知,屈家岭文化氏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活动为经济来源的原始氏族。屈家岭遗址晚期文化遗存中有大陶锅、陶甑等炊器和大口深腹陶缸和小口高领深腹陶瓮等盛储器,以及其晚期文化遗存的房屋建筑上,遗存的500多平方米的红烧土中,羼拌有密结成层的大量稻谷壳获知,其种植水稻的农业收入量是十分可观的,经中国农业学院丁颖专家鉴定,屈家岭文化先民种植的水稻品种是原始稻谷中的粳稻,这是长江中游第一次发现的水稻也是长江流域发现原始水稻和第一个古文化遗址。遗址里出土的不少已经腐朽的兽骨与陶塑红陶小动物中的陶兽,和大量的石箭镞说明,狩猎是其辅助性生产。出土的腐朽兽骨中可辨认出的有猪、狗的骨骼,遗址里也曾出土一具完整的狗骨架;加之出土的陶塑红陶小动物陶羊、陶鸡表明,屈家岭文化氏族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已随之发展了家畜饲养业。

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敞口矮圈足蛋壳黑陶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蛋壳彩陶红衣红陶壶形器

以蛋壳彩陶、双腹器等为特色的屈家同岭文化是一支地域特色较强的考古学文化。

比较突出的是屈家岭文化的饰彩艺术运用范围广泛,不仅在生活用器中有彩陶杯、彩陶碗、彩陶壶形器和彩陶器盖等,生产工具中还有彩陶纺轮,甚至在陶环和陶球上也有彩绘的。(觉见的彩绘色调有橙黄、橙红、红褐、褐色和黑色等,常见的彩绘花纹,有卵点纹、方框加卵点纹、涡纹涡旋纹、树叶形纹、菱形格子式的网纹、条纹和方格纹等多种。彩陶纺上的彩绘图案,多采用四分之一对称式,或三分之一平分式,或同心圆辐射式和涡旋形等图案纹饰,个别彩陶纺轮上的彩纹颇似象形文字。)屈家岭文化制作精致、器形秀丽的彩陶器皿。和彩陶纺轮等 的彩纹图案,在原始文化中表现了其别具一格的彩绘艺术特色;屈家岭文化的蛋壳彩陶与彩陶纺轮和陶塑的红陶小动物,为全国文化中所仅有,罕见于其它原始文化。屈家岭文化氏族是一个酷爱艺术,彩绘和造型艺术水平较高的氏族,它在与南北原始文化交融中,创造了具有自身独特的物质文化和艺术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纺轮

屈家岭文化晚期,在与沿着汉水南下的中原龙山文化交融促进下,孕育了一支具有龙山文化面貌,又含有深厚的屈家岭文化因素的文化遗存。与黄河流域文化中的龙山文化陶系截然不同的特点。在其早期,屈家岭文化的彩绘艺术仍在沿用着且稍有发展,在承袭屈家岭文化彩绘用色上,新出现了紫色和紫红色。(彩绘图案纹饰有卵点、平行条纹、菱形格子、旋曲的尖条纹和弧纹等多种)饰彩的器物除陶杯和陶纺轮外,在陶罐和陶鬶上也绘有彩。延续的较多屈家岭文化的器物,双腹鼎、双腹豆、双腹碗的双腹间的折弧已下移接近消失。出现了陶鬶和陶盉,汉水上游这类龙山时代文化遗存的少数遗址中也见有斝。可以看出,由屈家岭文化直接发展的这支龙山时代的文化遗存,仍然有着屈家岭文化陶器的特质,在其早期陶器群中保留的屈家岭文化器形尤多。

这类承袭着屈家岭文化进入龙山时代的文化遗存中,彩陶纺轮的彩纹图案种类和数量有所增多,但个别器形变小。陶塑工艺品的红陶小动物,数量却大大增加,形象逼真的小陶鸟,似凤鸟美姿的陶长尾鸟,塑造出坐状、卧状、狂吠状和用嘴啃肉骨头……等多种动态的陶狗、陶猪、陶鸡、陶羊、陶猴、陶龟、陶鱼……等等泥质红陶的小动物各类繁多。在天门石家河邓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里,由屈家岭文化延续发展的龙山时代文化层中,出土了上万件橙红、橙黄色体态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水生动物俱全的陶塑小动物,制作精巧、多姿多态的众多陶塑造型工艺品,是江汉地区4000多年前的原始先民们,兴旺的家庭饲养业和狩猎生活的再现。红陶小动物,在史前同期的原始文化中,堪称一绝。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原始居民,酷爱艺术的传统在时代的演进中,一直传承着并不断发展。江汉地区,屈家岭文化孕育发展的这支具有中原龙山文化面貌,又有别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而仍有着本地域原始文化特色的龙山时代文化遗存,有人将其称为“湖北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发展演进至具有龙山时代文化面貌的这类文化遗存,在江汉地区的分布有一定范围,已符合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原则,因其最先发现天门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遗址,故而被命名为“石家河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劲先生与严文明等先生考察石家河遗址(拍摄于1980年代)

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屈家岭文化,它的蛋壳彩陶、彩陶纺轮、陶塑红陶小动物,是我国其它新石 器时代文化中绝无仅有的。距今4000多年前的屈家岭文化氏族先民,竟能制作、烧造出陶胎薄如蛋壳的彩陶,其制作和烧造技术水平之高,氧化剂今人为之惊叹(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京山屈家岭》考古学专刊,科学出版社1956年)。

繁荣的屈家岭文化,源于江汉平原在其发展期间不断向江汉平原周边地区扩展,屈家岭文化沿着汉水上游发展扩张至鄂北的均县(此县位于水库中心被淹没后迁丹江市)、郧县等地区,其影响所及到达了河南境内汉水支流的丹江、淅川和唐河流域; 向鄂南发展已到达湘北澧水流域一带;向东发展到达了鄂东平原; 向西已至鄂西的荆门、当阳、枝江地带。在上述广大范围内,都发现有屈家岭文化遗存或含有屈家岭文化因素的文化遗存。屈家岭文化的分布,几乎遍布长江中游的江汉流域。屈家岭文化是江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支考古学文化,也是长江中游的一支具有代表性考的古学文化。(王劲先生口述 熊学斌 整理)

王劲先生简介

王劲(1926~2020),新中国培育的第一代女考古学家,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开拓者。著名考古学家张云鹏先生之妻。1949年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1954年在北京大学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学习考古专业,1960年在中央文化学院文博研究班进修。曾任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主持三峡、丹江等多项水利工程工地与库区和鄂钢基建、大沙铁路等多项基建工地的考古调查与发掘。主持、参加湖北屈家岭、石家河、螺蛳山、放鹰台、盘龙城、金盆、乌黾山、纪南城、郢城等新石器时代至东周(楚)遗(城)址和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等考古发掘。主持编写新石器时代《武昌放鹰台》、《房县七里河》考古学报告,编写新石器时代天门石家河至西周红安金盆等遗址发掘报告,参加商代《盘龙城》、东周《铜绿山》考古学专刊的编写,协助张云鹏先生编写了《京山屈家岭》考古报告;撰写《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综述》、《楚文化渊源初探》等文章20余篇。与武汉大学历史系联合创办考古专业,为学生授课并带领田野考古实习。
王劲曾任中国考古学会一至三届理事,湖北省考古学会理事长,湖北省楚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湘、鄂、豫、皖四省楚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武汉市楚学协会顾问,湖北省文博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田野考古发掘领队资格评审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