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务是怎么接头的?军统留下的秘密文件有记录,有图有真相

一提起接头暗号,可能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起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实际上,这句话属于过去的江湖切口,就是用隐晦的语言对答,带有一定的内容含义,在间谍活动中其实并不常见。

在很多谍战片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接头暗号,比如说在经典电影《南海风云》中著名的暗号“长江长江!我是黄河!地瓜地瓜!我是土豆”,成为很多人小时候玩耍时的口头禅。

在经典电视剧《潜伏》中的有这样一段接头暗号:余则成:听说你表弟是走私相机的,我能看看货吗?友岚:您搞错了,先生,我表弟是贩卖茶叶的。

在电影《风声》中,吴志国唱的一段山西小曲儿,也是接头暗号,顾晓梦通过这段曲子与他接上了头。

以上的这些接头暗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暗号的内容是没有任何含义的,而且多数以家常话为主,平淡无奇,仅仅只是用来分辨敌我的隐语,那么真实的接头暗号也是一样吗?

近代史上,最出名的特务老大便是戴笠了。戴笠手底下管理着近5万多名经过严密训练的杀手,一时之间,威名便传遍了四处。关于特务,很多人都很好奇,毕竟很多任务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必然要面临团队协作。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交流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视剧里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诸如“地瓜地瓜!我是土豆”(《南海风云》)之类,有些让人无厘头的接头暗号。但这种暗号几乎不可能成为特务之间的交流方式,毕竟,这么显眼和搞笑的词汇,太过于吸引人的目光。而特务,几乎是生活在阴暗角落的生活,不可能如此光明正大不怕被人抓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搞笑片外,比较严谨的诸如《潜伏》等,都会选择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日常话语来作为暗号。但这些毕竟都是影视剧,真正的特务到底是怎么接头的呢?想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去研究一下关于军统局内部的一些文件了。而恰好最近曝光的一组文件中有关于暗号的记录,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文件的名字叫做《交通员连络办法》,于1987年生效,作用于军统局内部成员。这里面详细记录了关于接头的规定。当然,国家出面的东西,肯定不会叫暗号这么通俗的名字,而是被称之为“联络办法”。根据其中的记载,我们大概可以推测出以下过程:

首先,两方见面要互相说出自己的名字,然后左手拉手,再来进行一问一答。可不要小瞧这几个动作,这是为了防止巧合的出现。毕竟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都是非常平常的话语,万一被人破获,也有应对措施。

而图中的暗号,是一个,而不是很多个。也就是说,这些话语里面,必须要一字不差地说完成,而且是一套流程问下来,否则都算接头失败。这种谨慎和小心,很符合特务的性格,也让我们知道电视剧中那么粗浅的接头暗号,在现实生活中是基本不可能的。

还有,据说在前段时间美国抓获的俄罗斯间谍中,发现了这样一句接头暗号——我们是不是在北京见过面?这样看来,编剧们起码还是用了心的,没有用“地振高冈,一脉溪山千古秀”这样的江湖切口来糊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