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海贝
二十年前,刚读哲学研究生时,那时对新儒家并不看好。自己认为新儒家,不过是不认命的儒家思想,在新时代的苟延残喘。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回过头再读新儒家的作品,我读出了新的惊喜,这个人就是梁漱溟。
我知道梁漱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动荡时期,凭着深厚的学识和坚定的理念,对中国的文化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梁漱溟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书与做人》和《人心与人生》等。他一生所学、所为都围绕人生和社会两大问题,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价值和出路。
记得在学校时,读得最多的关于新儒家的书籍,不过是熊十力、冯友兰、唐君毅、牟宗三和杜维明的作品。可能是为了应付学校考核的缘故,这些新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没有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而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一个人读读《论语》,对儒家思想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只是觉得能够在求学时,给予自己一些向上的心理慰藉。
二十年的社会磨炼,自己早没了年轻时的盛气,活成了一个苟延残喘的中年人。我想,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人的思想观和价值观是会发生变化的。年轻时,常喜欢谈论西方哲学,认为那些高大上的形而上学的理论,可以满足高人一等知识储备量的虚荣心;二十年后,自己所要面对的是生活所带来的压抑、郁闷、焦虑和失眠,我也像一个患了自我安慰匮乏症的中年人一样,希望通过读书解决这些诸多不开心。
我看到一本书,名为《如何才能合理痛快地生活》。开始以为这是一本自我成长类的书籍,当我看到梁漱溟的名字,我便对这本书才产生了怀疑。合理痛快地生活,应该是一个涉及个人价值观、生活态度和行为选择的综合概念。
我知道梁漱溟是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可是我为什么对他的思想没有印象呢?
《如何才能合理痛快地生活》是为纪念梁漱溟诞辰130周年所推出的文化精选集(特别纪念版)。快速翻阅这本书,这本书没有用西方哲学的逻辑和构架来讲述,而是用浅显的语言来叙述,主要内容包括“做一个对自己有办法的人”,“思想可开悟,人生可翻新”,“多谈谈哲学,多想想办法”,“精神有所归,生活有重心”,“志趣有所感发,便是一次向上”。
当我读到这些章节,我发现这些内容,不是关于哲学的知识阐述,而是对哲学的运用。突然就有一种脸红的感觉,自己在生活中的苦闷和看不开,原因竟是不会用哲学。读这本书时,自己竟产生了一种幻觉,仿佛感觉有一个干瘦的老头,坐在屋子的一角,来给我解答生活中的困惑。
在我看来,梁漱溟讲中国哲学,讲得最多的是佛教思想和儒家思想,这跟他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早年梁漱溟想出家当和尚,后来觉得自己的人生道路不是出家,而是借用佛教里的话是“法布施”,他便研究和传播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一、梁漱溟的文化观
梁漱溟的学术思想深受孔子、孟子、王阳明等儒家思想家的影响。但他的研究不限于儒学,还涉及佛教哲学和西方哲学,尤其是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形成了一个融合东西方思想的哲学体系。
梁漱溟在书中提出了独特的文化观,将人类文化分为西洋、印度和中国三种类型。
1.中西文化差异
梁漱溟认为,西方哲学主要关注自然世界和物质世界,强调对自然界的客观认识和改造;而中国哲学则更关注生命世界和道德世界,强调对人生、社会和道德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这种认识对象的差异使得中西哲学在知识论、本体论和伦理学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想观点。
在梁漱溟看来,人与物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个体如何对待和利用物质世界。他强调,人不能过分沉迷于物质的享受,而应该认识到物质只是生活的手段,而非生活的目的。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会让人失去生活的真谛,陷入空虚和痛苦之中。相反,人应该通过劳动和创造来实现自我价值,从活动中找到乐趣和满足感。这种对人与物关系的理解,体现了梁漱溟对物质与精神平衡的重视。
梁漱溟认为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不是“古今之别”,而是“中外差异”。他批判了西化思潮中对中西方文化及其关系的认识,指出西方文明的种种弊端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梁漱溟强调,尽管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但不应盲目追求西方模式,而应保持并发扬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梁漱溟指出,西方文化主要运用理智来认识世界,注重逻辑分析、实证研究和科学方法;而中国文化则更注重直觉感悟,强调内心体验和道德修养。他强调中国文化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中西哲学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上的不同。
理智思维使得西方文化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但这种思维方式也可能导致对人文精神的忽视,造成人性的失落和人生的痛苦。直觉思维使得中国文化在人文领域有着深厚的底蕴,注重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但这种思维方式也可能导致对自然科学的忽视,使得中国在近代科技革命中落在了后面。
西方文化主要追求功利和实用,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而中国文化则更注重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强调集体的和谐与统一。这种价值取向的差异反映了中西文化在人生哲学、社会伦理等方面的不同追求。
功利主义使西方文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这种价值取向也可能导致道德沦丧和社会不公等问题。道德情操使得中国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价值取向也可能导致创新精神的缺乏和经济发展的滞后。
2.中西文化融合
梁漱溟提出了“引西学入儒”的思想,主张将西方文化中国本土化,以中国文化为本,将西方文化为用,通过融合补充完善中国文化,使之焕发新的活力。他认为,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和政治的现代化,更是文化精神的现代化。梁漱溟通过对儒学的坚守与创新,构建了一个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儒学体系。
梁漱溟在哲学上融合了儒家思想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构建了自己的新儒学哲学体系。他认为,科学不能完全测量人的本质,反对用科学方法肢解人来认识人。
梁漱溟将人类视为宇宙生命的核心,认为人类生命具有创造性和不断向上的特性。他提出,人类不仅是宇宙大生命的代表,而且是唯一能够体现生命本体创造性的实体。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类在宇宙中的独特地位和责任,即不断地创造和进步。
梁漱溟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不同的文化形态反映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主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自主性。这一观点对于当前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趋势具有借鉴意义,鼓励人们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
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1.自学是一种向上的力
梁漱溟说,他的学问源于他“向上的心”,他做学问的方法是自学,对什么感兴趣就去自学。他觉得自学是一种向上的心理力量,只要有这种力量的存在,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他讲述自己一生的经历,说自己没有读过大学,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哲学课程的训练,他一生的成就,比如印度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全是他自己感兴趣时的自学。他说:“办法不是在说服,办法还是在养成。”
梁漱溟认为教育不应仅限于学校之内,而应与社会紧密结合,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合流”的模式。这一理念对当前教育改革提供了启示,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终身学习
梁漱溟提倡终身教育,认为学习不应随学校教育的结束而终止。这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提升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梁漱溟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改变社会、提升国民素质的关键。他在《人心与人生》中提到,人心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教育应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3.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梁漱溟提倡儒家的道德价值观,如仁爱、正义、诚信等,他认为这些价值是社会稳定和个人成长的基石。同时,他也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内心信念去生活,而不是盲目追随他人或社会的期望。
他认为,人应该放眼来看,心胸就可以开大,什么事情不用着急,不要常常颠倒在喜怒哀乐之中。如果问题来了,正是我们创造的机会到了。说话是力量小,一定要在说话之外,办法在说话之外,在空口讲之外。“我怎么样去生活”的问题,没有唯一不二的答案,我们只能告诉人去觅他的路,觅了路如何走而已。当变幻莫测的世界无法把握,我们只能把握自己。不要对困惑熟视无睹,做一个对自己有办法的人。
在人际关系中,无论是师生还是朋友,都应避免应付式的交往,而应以坦白的心相待。这意味着不欺骗、不搪塞,即使面对自己的短处和困难,也要诚实地展现,这是生活痛快的前提。
4.关于人生的意义
梁漱溟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哲学体系。这种结合东西方哲学的思想对现代人探索生命意义、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哲学资源。
梁漱溟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通过不断地创造来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他强调,人应当追求内心的充实和外在的成就,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自己的生命意义。这种思想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善社会状况,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梁漱溟强调创造的人生态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不断创造和自我超越。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于引导现代人面对挑战、实现自我价值具有积极影响。
梁漱溟说:“就以人生问题之烦闷不解,令我不知不觉走向哲学,出入乎百家。然一旦于人生道理若有所会,则亦不复多求。假如视哲学为人人应该懂得的一点学问,则我正是这样懂得一点而已。”通过坦白真实来认识自己,发挥个人的生命力。每个人都能在自我认知和努力中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痛快。
5.人生的价值所在
梁漱溟在书中深入探讨了人与自己的关系,即个体如何对待自己的内心和生活态度。他指出,人生的快乐就在生活本身上,就在活动上,而不在有所享受于外。因此,人应该转变生活态度,从追求物质享受转向追求内心的充实和活动的乐趣。同时,他还强调了个体应该集中精力、多用心思去做事情,这样才能把握住生命的真谛。这种对人与自己关系的理解,体现了梁漱溟对内在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重视。
痛快的生活来自于个人精力的有效集中和积极运用。懒惰和敷衍只会让人感到空虚和不满。通过全心投入工作或劳动,尤其是在为他人和社会有所贡献时,人们能感受到内心的充实和痛快。为社会和他人付出,不仅不会削弱个人的幸福感,反而能带来精神上的痛快和满足。这种自我超越的行为,是人类生命自然的需求,能增强生活的力度。
身体力行的劳动,尽管开始可能因懒惰而抗拒,但劳动后的汗水往往伴随着异常的痛快感。劳动不仅是物质创造的过程,也是精神愉悦的来源。
不应轻视任何工作,即使是看似粗浅的事务,只要全情投入,都能达到精微高深的境界。每项工作都有其价值,关键在于用心程度。
集中精力做事,多用心思,是握住生命真谛的关键。书中强调集中精力、多用心思是把握生命真谛的关键。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冥想、专注呼吸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尽量保持专注,避免分心和多任务处理。
在专注的基础上,我们要学会深入思考。对于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要浅尝辄止,而是要深入思考其本质和根源。通过深入思考,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懒惰是痛快生活的敌人,只有克服它,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无论做什么,只要用心,都能从中获得启示和教训,达到一通百通的境界。对人情事理的领悟,本身就是一种痛快的学问。合理痛快地生活,需要个体在自我认知、真诚交往、积极劳动、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中寻找平衡,通过这些实践,个人能够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满足,达到生活的和谐与痛快。
三、对中国社会和文化未来的深切关怀
1.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梁漱溟的理想是建立在对人生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行动促进中国社会的改良和文化的复兴,追求一种既符合人性又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生活方式。他的理想是个人精神追求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的体现。
梁漱溟最关注,莫过于如何使中国在现代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国家的复兴和文化的传承。他不满足于仅仅作为学者,而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早期的立宪派活动到乡村建设运动,再到国共和谈,他始终致力于通过实际行动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梁漱溟相信,通过教育和国民习惯的培养,尤其是从乡村开始的社会改造,可以为中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梁漱溟认为文化的重建和教育的普及是国家强盛的关键。他倡导回归儒家传统,但不是简单复古,而是要结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创造新的中国文化。他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梁漱溟不仅是一个思想家,也是一个行动者。他的一生证明了他试图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社会行动,无论是通过乡村建设来改善农村生活,还是在政治舞台上推动国共合作,都体现了他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决心。
2.中国以道德代宗教
梁漱溟认为“天人合一”是宗教信仰的本质,强调人类和宇宙的本质是密切相关的。他主张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即世界不仅包括物质,还包括人类的认知和感受,人和自然的本质是相通的。人类的真正本质是“合一”,因此人类的思考和行动必须遵循“天人合一”的原则,追求宇宙万物的至高和谐。
在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上,梁漱溟选择了儒家,提出了以道德代宗教的解决方案,即以儒家的伦理名分和礼乐揖让代替宗教来组织社会。他既肯定佛教的价值也肯定儒家价值,认为儒佛二者在终极关怀意义上具有高度一致性。
梁漱溟认为:道德为理性之事,存于个人之自觉自律。宗教为信仰之事,寄于教徒之恪守教诫。中国自有孔子以来,便受其影响,走上以道德代宗教之路。这恰恰与宗教之教人舍其自信而信他,弃其自力而靠他力者相反。
梁漱溟的宗教哲学思想以“人本及其自由”为核心,他强调宗教信仰应以人本主义为核心,认为人的本质是个体的,因此人的思考、行为和表达都必须以自由为基础。宗教信仰不仅仅是表面的遵从和追求,而且是个体的奋斗和追寻,以实现个体自由的梦想。
在个人终极问题的选择上,梁漱溟认同佛教的立场,提出宗教勖慰说,认为宗教是超绝和勖勉的结合体,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认为宗教有永恒存在的真必要,因为“人生无常”和“老、病、死”的问题将永恒存在。
3.世界未来的预测
西方文化属于意欲向前,即征服自然的文化。这种文化着眼研究者在外界物质,由此形成崇尚理智、走科学之路的文化类型。梁漱溟认为,这种文化在近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也因此产生了弊病,如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精神生活匮乏等。
中国文化属于意欲调和持中,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这种文化着眼研究者在内界生命,由此形成以推崇直觉、走伦理之路的文化类型。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以儒家为骨干,注重心性修养和道德实践,具有深厚的伦理底蕴。
印度文化属于意欲向后要求,即追求精神解脱的文化。这种文化着眼研究者将在无生本体,由此形成崇尚现量、走宗教之路的文化类型。
梁漱溟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是科学—道德—宗教。他观察到,西方文化在近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因此产生了诸多弊病。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开始反思西方文化的局限性,并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将为西方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和补充。
他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书的最后一章里大胆地说;“在世界的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四、梁漱溟思想与心理健康
在我看来,读梁漱溟的书,刚好能解决自己生活中的内耗,刚好能平复生命里的空虚感,刚好能独自面对生命里的不如意,刚好能激发自己内心的创造力,刚好能克制自己自私自利的想法,刚好能给自己注入正面的向上的生活态度。所以,读一本书能收获这么多,还有什么不开心的呢?
梁漱溟的思想不仅在文化、哲学、教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现代人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梁漱溟强调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有助于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促进心理健康。他提倡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鼓励人们不断创造和自我超越。这种态度有助于个体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增强心理韧性。
梁漱溟认为个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善社会状况。这种参与感可以提升个体的社会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他在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实践,展示了社会组织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这提示现代人可以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来增进邻里关系,提升社会支持网络,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
梁漱溟强调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和内在生命力,提出“中国文化复兴”的概念。这种文化自信有助于个体建立积极的身份认同,对抗现代社会中的文化同质化趋势。他的国际视野和对文化交流的推动,启示现代人应开放心态,学习和尊重不同文化,这对培养全球公民意识、减少文化冲突带来的心理压力有积极作用。
五、 梁漱溟思想价值
梁漱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儒家强调“仁爱”、“克己复礼”和“天下为公”的理念。如果抛开“儒家思想”这个概念的束缚,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自我牺牲来实现对社会的贡献,也是被视为高尚的行为,这种行为能够带来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即痛快。
梁漱溟强调儒家文化中的心性儒学一脉,认为儒家思想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追求。这种思想对于解决西方社会精神生活匮乏的问题具有独特的价值。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实践和社会责任,认为人应该通过修养自身来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共处。这种伦理道德观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思想主张调和持中、中庸之道,认为人应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稳定,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极端行为。这种思想对于缓解西方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我想,这种包容的精神才是世界所需要的,我们跟谁都可以“和而不同”。
梁漱溟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文化多元论的观点,主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这一观点对于当前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趋势具有指导意义,鼓励人们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
梁漱溟强调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和内在生命力,提出“中国文化复兴”的概念。在当代中国,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梁漱溟的文化自信理念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理论支撑。
一百多年过去了,再读梁漱溟的作品,他的理想是不是也变成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理想呢?是不是我们也在实现这一理想的路上狂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