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吃着外卖,一边看着徐峥主演的《逆行人生》,心有戚戚焉地拿起手机赶紧给外卖小哥点个好评。
不同年纪的观众看了这部《逆行人生》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人当作一部搞笑片来看,有人当作一部励志片来看,而对于徐峥这样年纪的人来说,这部电影更像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纪录片。
同龄人也许都有相似的人生经历,成长于“改开”初期,职业生涯又赶上经济腾飞,一路走来顺风顺水。正如徐峥扮演的这位男主角,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公司骨干和家中脊梁,直到被HR召入小黑屋的那天,人生突然切入倒档,开始一趟无法阻止的逆行。
除了外卖小哥风雨里的辛苦努力和男主角逆境中的永不放弃,电影给人最大的感触就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逆行人生”才是常态。
不知不觉20年代已近过半,大多数人的感受恐怕都在“逆行”,股市低迷,房市不振,各行各业都在经历裁员的阵痛,尤其是男主角所在的这些曾经风光无限互联网大厂。一夜之间,各行各业的精英都涌入了外卖行业,其中不乏曾经的城市白领和企业高管。这些人还是那么努力,只是时代的红利已经过去,总有人成为代价。
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们享受着整个国家翻天覆地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代价就是经济发展的逐渐放缓,弯道超车的机会越来越少。回顾历史,无论是“BAT”,还是“DMT”,这些独角兽企业的崛起也就是在这短短一二十年,此后再无相似规模的新创公司出现。我们不得不习惯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从一个发展中国家过渡到一个马上就要成为发达国家的阶段,耐心地等待着下一轮经济周期的到来。
《逆行人生》的上映并没有取得预期中的共鸣,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精英对于底层的同情没有被普遍接受,反而电影中真正有价值的部分没有得到重点描写。
男主角程序员的知识结构加上外卖员的工作经历,帮助他开发出一款外卖路线APP,并且得到公司高层的关注。然而电影中对于这一线索点到为止,男主角此后在外卖行业中的职业发展未被提及,电影只给出了同情,没有给出答案。
男主角让自己和家人走出逆境的方法不是像电影中那样更加卖力的送外卖,而是在任何处境中都能够找到和实现自己的独特价值,这也许就是电影《逆行人生》吃力不讨好的地方。
随浪随风飘荡,随着一生里的浪,不要期待永远风平浪静,人生何处不逆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