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从事的是教育行业,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不管是学科还是非学科,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大概率不会拔尖(主要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教师子弟之所以成绩平平的原因,大致列出以下几方面:

  • 第一个原因,内心可能比较浮躁

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整天叽叽喳喳,老师身处这样的环境中,一边要上课,一边还要维持课堂秩序,难免烦躁不安。小学高年级,调皮学生增多,管理难度大,并且师生纲常意识减少,维权意识增加,让你不敢管教。初中阶段进入叛逆期,容易和老师对着干,他们不懂感恩,全靠管束,搞得老师很累。高中生开始懂事了,知道是为自己学习的,但是教学任务非常繁重,你不可能静下心来看书,修身养性。其他教育领域的老师与此相似。怪不得有人说现在的老师是“不读书的老师”,哪有心思读书

  • 第二个原因,家长角色转换难

每天的工作都是面对孩子,在孩子面前的身份是老师。当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你给自己的定位大概率还是老师,甚至比老师还老师。你对班里孩子的管教是有尺度的,当今社会,不可能打骂,否则成本是很高的,而对自己的孩子,成本就低多了。那么孩子需要什么呢?孩子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关爱,而不是来自老师的说教。你可以对孩子说,爸爸妈妈每天努力工作赚钱,都是为了你!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父母吗?无论你怎样说教,孩子就是不领情,因为他的思维还没到这一层。孩子要过了叛逆期之后才逐渐懂事,才知道感恩。

  • 第三个原因,对孩子期待值过高

自己亲自看到了手下的优秀孩子,而自己的孩子成绩却不尽人意。看看自己的学历,想着孩子总不能比自己差吧!再看看网上那些成功的例子,不知不觉都当成了自己孩子的榜样。关键是,那些个优秀的孩子,父母可能是卖菜的,要么是卖小吃的,学历远不如自己。自己有了压力,也有了动力,便对孩子严格要求。总想着让孩子成绩好点,再好点,考试分数高点,再高点。报班,再报班,压力传导给了孩子,却没有去解决内驱力的问题,没有解决习惯问题,孩子学习被动,效率差,家长的期待只能是缘木求鱼。我看了无数优秀孩子的例子,大概率是,家长心态越佛系,孩子越争气,越认真,越失望。

  • 第四个原因,跟不上孩子成长

刻舟求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没有认识到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守株待兔的故事也不陌生,那就是用固有的思维来看待无常的世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触新事物,思维方式在变化,家长只要比较忙,大概率是跟不上这种变化的。孩子7岁了,家长却用5岁的沟通方法和孩子交流,孩子就会不听话。只要孩子和家长闹别扭,就是家长没有跟上孩子的成长。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分歧越来越多,矛盾越积越大,几年后,就迎来了叛逆期。家长把自己的职业研究透了,却没有去研究儿童心理,机械地重复自己的工作,不读书,不学习,不提高。

  • 第无个原因,忽视全面发展

那么那个卖菜的妈妈跟上孩子成长了吗?没有,他只是没有阻碍孩子成长。孩子成长需要内驱力,需要好习惯,而你只关心分数。孩子需要学的东西很多,比如为人处事,各种社会知识等,而你只关心分数。孩子需要养成的好习惯很多,比如作息习惯,说话习惯,卫生习惯等,而你只关心分数。孩子需要培养的能力有很多,比如各种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而你只关心分数。父母关系不和睦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很大,而你丝毫不收敛,任性,给孩子造成了很多心理阴影,而你只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孩子成绩会理想吗!

  • 小结

在古代,读书人的孩子大概率不会差;在外国,教师的孩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在当代的中国,因为社会太浮躁,教育太卷,教师子弟多不争气。考虑如何能让自己静下来吧,修身养性,学习提升,否则……

文/王喜亮

独家文章,欢迎转发评论,禁止抄袭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