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源城区深入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加大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保障力度,积极推行点状供地新模式,着力破解项目用地难题,成功推动全市首批2个点状供地项目——盆地农夫乡村产业发展中心、河源市楚韵研学农旅基地项目落地实施,用不到60亩建设用地,吸引1.5亿元社会资金投入,激活周边200亩土地潜力,预计带动村集体年收入增长10万元以上。

01

突出联合联动,解决“怎么推”的问题

做足提前量、下好先手棋,早在2022年《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源市乡村产业项目点状供地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出台之际,源城区第一时间成立乡村产业项目点状供地工作专班,全面细化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点状供地程序启动、项目申请、方案编制、规划调整、用地报批、土地供应、产权登记等全流程职能与归属责任,多层级联动、多部门协同,做好政策统筹、技术指导和实施评估等各项工作,为项目准入程序及办理途径提供“标准答案”,统筹推进点状供地工作规范实施。

02

突出精准匹配,解决“怎么选”的问题

市、区两级自然资源部门协同赴清远市等地,充分学习借鉴省内同类别山区市县(区)推动实施点状供地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实际在全区开展乡村产业发展用地需求调研摸底工作,对有点状供地需求的项目逐个列明清单、建立台账,梳理形成涉及9个项目、250亩土地的点状供地计划表,进一步明确拟申报点状供地的土地权属、利用现状、土地规划、乡村规划等情况,因地制宜、因业施策,科学精准遴选首批2个点状供地项目,牵引源城区点状供地快速“破局”落地。

03

突出高效规范,解决“怎么批”的问题

坚持“项目优先”原则,聚焦先行先推的2个点状供地项目,建立全周期贯通的“绿色通道”,推行“一图双速”(一张图管理,快速选址与快速审批)模式,运用“一张图”管理系统,协同农业、林业部门与相关镇(街道)、投资者,科学避让耕地、基本农田和林地,高效确定项目选址,同步分类简化规划程序和项目审办手续,在市政府正式委托实施方案审批职权之前完成区级审查的所有流程,有效缩短审批周期、降低用地成本。比如,河源市楚韵研学农旅基地项目从实施方案编制、规划论证、用地批复全程仅耗时4个月,比预计时间提前1个月,压减成本约20万元。

04

突出长效监管,解决“怎么管”的问题

按照“谁提出、谁监管”的原则,强化属地镇(街道)对点状供地项目的监管责任,对列入年度实施计划的点状供地项目实行全要素、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时指导和协助项目主体办理前期规划、中期报批、后期供地建设等相关手续,督促项目业主按照合同约定、规划条件控制指标开工建设,及时进行规划核实、竣工验收,依照竣工验收相关材料办理不动产登记发证,防止项目用地出现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情况,确保后续监督管理的持续开展。同时,坚持农地农用,明确负面清单,坚决遏制违法建设“大棚房”及别墅类项目,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转让土地及改变土地用途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