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1日上午,在50分钟的热场屏保之后,特斯拉“We,Robot”发布会开始了。“硅谷钢铁侠”马斯克钻进了一辆像是从科幻电影里提来的车,将现场氛围直线拉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款Cybercab无人驾驶出租车,有两扇向上做伸展运动的鸥翼车门,没有方向盘,没有踏板,没有后视镜,没有后挡风玻璃,没有充电插口,也没配备激光雷达。

向左看,是副驾驶;向右看,还是副驾驶。

Cybercab给消费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斯克在当天一共发布了三款产品:名为Cybercab的无人驾驶出租车、名为Robovan的自动驾驶公交车、与名为Optimus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马斯克称,Cybercab的出行成本约为0.2美元每英里,车辆成本将低于3万美元(约人民币21.2万元),预计2026年投入生产。

1

没了这些与那些,特斯拉一夜没了4700亿

11日当晚,特斯拉股价一夜之间大跌8.78%,总市值降至6957.9亿美元,市值一夜蒸发6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43.97 亿元;词条同步登上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了这些与那些,令特斯拉一夜没了4700亿。

特斯拉被蒸发掉的是什么?

恐怕是令投资人、从业者、消费者们开始感到“心里没底”的这个“底”。

美国自动驾驶公司Cruise创始人兼CEO凯尔·沃格特(Kyle Vogt),曾在发布会前,列出了15项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落地关键点,包括检测碰撞、人工智能覆盖范围、监管和许可等关键要素。但在发布会上,马斯克显然没有给出有力答案

而这个“底”,大概率是源于马斯克想进行的一件颠覆式创新——通过视觉智驾来实现Robotaxi的落地。

换言之,也就是Cybercab没有激光雷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像百度的Apollo、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Waymo等中美两地的公司,虽然都曾将无方向盘、无踏板等概念作为攻克方向,但都慎之又慎地选择激光雷达作为系统安全的重要中枢。在当下中国的智能驾驶领域,特别是L3级自动驾驶的法律法规层面,激光雷达被视为不可或缺的标配硬件

而不同于这些采用激光雷达方案的公司,特斯拉采用的则是FSD(Full-Self 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也就是“端到端”的纯视觉方案。

FSD系统的“端到端”,是模仿人类开车模式,由传感器输入信息,经由神经网络,最终交由数据输出决策。

但乔治·梅森大学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教授、NHTSA前顾问米西·卡明斯(Missy Cummings)引用了几项研究,这些研究表明计算机视觉非常准确,但仍然无法识别大约3%的时间的对象。

美国投行杰富瑞(Jefferies)的分析师直接指出了问题关键:马斯克并没有在发布会上提供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取得进展的“可验证证据”。这“使得我们难以评估马斯克在大会上概述目标的可行性,因为目前还没有使用仅凭视觉的方法实现更高水平自动驾驶的先例”。

由此可见,不够成熟与完善的FSD系统,还无法卸下人们对乘车安全焦虑的心理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安全性”不解决,无人驾驶时代不可能到来

Uber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目前提供自动驾驶服务的城市中,约有50%的乘客拒绝乘坐自动驾驶汽车。而第三方测试机构AMCI Testing的评测报告也显示,特斯拉最新发布的FSD v12.5版本,平均每13英里(约21公里)就要人为干预一次。

在所有对Robotaxi、无人巴士的测试和运营中,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叫做“接管率”。接管率越低,那么安全性就相应地越高。当长尾极端情况发生、系统无法反应处理时,就需要人类第一时间接管车辆,避免危险的发生。

同济大学的朱西产教授就曾表示过:“无人驾驶如果无法解决最后的长尾难题——安全性,无人驾驶时代就不可能真正到来。”归根结底,无人驾驶,并不单单是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的度量衡;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行驶安全,才是无人驾驶这条快速路上的最高准绳。

甚至放眼至整个新能源领域,也许人们并不在意技术的进步有否带来新的惊喜,却会在安全性和可靠性层面,愈发谨慎,愈发挑剔。

那马斯克为何要如此仓促地推出Cybercab呢?

答案也许和当下特斯拉的困境相关。

3

困境与突破,太阳能和储能业务成“关键底牌”

眼下,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已经在11个城市成功开放了无人驾驶测试,而谷歌旗下的Waymo也已经在美国加州正式开展了Robotaxi业务。内外夹击下,特斯拉的营收虽然一直在保持着有序增长,但不可忽视的另一方面,则是第二季度净利润的下跌:其母公司净利润14.78亿美元,同比下跌45.32%。

但同样是第二季度,特斯拉手里的另一张低调王牌——太阳能储能业务,却迎来了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斯拉旗下的能源子公司Tesla Energy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的电池储能产品,创下了最高季度纪录,季度环比增长 12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打实的利润增长背后,是实打实的储能业务布局与储能起势——

特斯拉分别在2015年与2019年相继推出了Powerwall家用储能系统与Megapack,其中,Megapack是一款商用储能系统,适用于大型商业和工业客户。而一项叫做Tesla Electric的电力销售计划,也已经于2022年年底启动。

特斯拉子公司Tesla Energy Ventures特斯拉能源风险投资公司,其卖电申请已经于2021年11月获得了正式批准,这使得特斯拉能够以能源供应商的身份,通过移动端应用程序APP和特斯拉官网,向客户及当地电网提供零售电力服务。‌

在早于这场发布会的6月25日,摩根士丹利发报告称:“特斯拉手握一张“关键底牌”。这张“底牌”不是特斯拉的AI或机器人业务,而是其太阳能与储能业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少,相比起发布会上还是“期货”的Cybercab,无论是适用于工业、商业客户的Megapack储能系统,还是已经获得批准的Tesla Electric电力销售服务,都称得上是拳拳到肉,资质安心。这些实打实地通过光伏板、在屋顶上实打实地转换着能量的电力行为,怎么看,都跑不脱是一件围绕绿电与人本,让人充分安心的储能项目。第二季度的储能利润增长,也已经充分佐证了民众的用脑投票与用心关切。

也许正是明白自己手中的真正王牌是什么,今年5月,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储能超级工厂,选择在上海开工,以寄希望于配合自家储能项目,在中国的储能市场分一杯羹。

而转观国内市场,特斯拉或许有些姗姗来迟。早在2016年,能环宝就开始了长达八年多的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服务布局。截至目前,已经在全国成立17家服务网点,并为60余座阳光电站提供稳定服务,横跨高新技术、零件制造、饮料、纺织等诸多行业,同时,更以自主研发的NiOS™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经由云计算、AI等高科技集成技术,为实实在在的屋顶电站,提供实实在在的运维服务,帮助电站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安心绿色电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环宝服务的阳光95号电站)

4

新能源发展底层逻辑,双重意义的绿色与安心

大摩分析师Adam Jonas预计,受益于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Tesla Energy的利润率可能会很快超过特斯拉汽车业务。而能否在下一步的计划中打开并抢占中国市场,虽然目前只能静观其变,但这一动作更加佐证了我国储能市场目前还未释放出的巨大潜力。

一场发布会,将特斯拉的两支业务线分别拉到了太阳底下,也将支撑着新能源电力发展背后的底层逻辑拉到了大众眼前。

随着能源技术的飞速变革,民众早晚会接受并习惯自动驾驶的合法运行,但新能源发展背后的逻辑,本就不应脱离以人为本的可信赖与安心。就像民众还是希望能够踏实、有备地面对各种复杂路况,就像电站企业始终能够明明白白地看见屋顶光伏板在正常发电,无论是无人驾驶,还是太阳能储能,新能源的以人为本,其内核理应是双重意义的绿色与安心。

以人为本,才是驶向未来的快车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