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姆》

把自己最近一个礼拜的读书时间,都给了毛姆的《刀锋》。这是自己读的第二本毛姆的书,第一本是《月亮与六便士》。不得不说,有着毒蛇之称的毛姆真的很会讲故事,很会写理想与现实。

书中的三位主人公,人生轨迹各不相同,三观信仰各自不同,却又殊途同归,都完成了对“刀锋”的超越,对自我的确定。

追求浮华喧嚣的埃利奥特,一生都在各种奢华显赫的宴会里,结交各路权贵是他人生的唯一乐趣,行走于名利场从不停歇,甚至在其病入膏肓,即将步入死亡的前一天还在想着参加别人的宴会。到临终时才发现没有人在意自己的死活。但他依然不后悔,因为他这一生已经足够精彩。

伊莎贝尔,一个美丽动人的尤物,她渴望爱,更渴望舒适无忧的生活,她为了现实放弃了真爱,关键时刻能保持清醒而没有恋爱脑,又在犯了错后大胆承认自己的私心,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体面的活着更为实用了,而她的一生也确实优雅幸运。

拉里,因为一次飞行任务,影响了他对活着的意义的思考,失去真爱后他开始在路上寻找和修行,他不在乎别人把他视作疯子,只想求得内心的安宁,他吃过很多苦,见过很多恶,最终经过时间的沉淀,他找到了让自己快乐的真理。

三个人里,埃利奥特可能只爱自己,伊莎贝尔享受被爱的感觉,而拉里是个有大爱的人。他们为自己的选择而付出代价,承担后果,他们坚定的过着自己想要的人生,对别人的评价不置可否。

人生如棋子、落子无悔。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

我们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迷茫,只是在纠结,在权衡,我们想要鱼与熊掌兼得,心里的欲望太多,所以不确定走哪条路才能收获最多,损失最少,又或者在被人看来最为体面。但就像书里说的,克服欲望的最好办法就是满足它!

当你纠结的时候,不妨给心里的欲望排个序,你最看重哪个,那就大胆实现它。而一旦选择,你就是那个行走于刀锋之上的人,要能排除万难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既是种勇气,也是种救赎。因为只有实现后你才对得起自己舍弃的一切。

“人生最高级的自由,不是遁世,而是弃我”,身为凡夫俗子,如果做不到这样的境界,那我们至少还能再光明正大自私一点,只选自己想要的。

谁说你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呢?

你只需要再笃定一点!

剃刀之刃难以逾越,故智者云:救赎之道亦是如此。在我看来,或许每个敢于坚持自我的人,都是无异于行走于刀锋之上的人,他们的观众唯有独钟,他们大胆去爱,去追求,去探寻,去学习,去提升,去坚守……。完成一次又一次心中所想,并最终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他们就是那种,因为拥有强大心态和独特灵魂,而无限自由的人。

如果说《月亮与六便士》提出了理想与现实的思考,那么《刀锋》就是完成了这种实践的救赎。毛姆在他70岁时写下这本书,里面的细腻沉稳,给人一种被生活洗礼的凝练感,角度不再片面,给人一种幸福的踏实感。

再回到现在的自己,目前的生活是否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是否舍得下身边的一切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真正的心中所想?

答案是不舍得,当然也有不能。

回头望望你身后的一切,都是指望着你的人,你的父母,你的妻儿,你的兄弟?还有你与这世界的世俗的羁绊,你稳定的工作,你舒适的生活……。

所以当时在读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时,对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抛妻弃子,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很是不解,只觉得这人好不可思议,也好狠的心。只觉得这种人只存在于小说或者电影中,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还有最近读的一本诺贝尔作家黑塞的《悉达多》,同样如此,主人公悉达多也是婆罗门的一位王子,放弃舒适优越的生活,去追寻真正的自我。

而今,《刀锋》中的拉里,亦如是。

而自己可能永远也不会也不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或许,跟自己从小接受的是中式教育,接受的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有关,对西方这种追求自身的自由,类似于出世,可以放弃一切的念头不可理喻。

难怪以前读书时有首诗: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果真,自由大于一切。

但是,回归本源,仅仅只是三观不同,如是而已。不管出世与入世、理想与现实,羁绊与逃离。都是自己选择的道路,坚定自己的选择,无愧于心,对别人的评价不置可否。

正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等再过几年,再读毛姆的书籍,或许又另有一番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