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回顾

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电影

经典电影的播映

极大丰富了当年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下面一起来看看那些年我们看过的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原金坛影剧管理站副站长 李有胜 9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世纪50年代,我放的第一部电影叫《海上风暴》。那时,我们一行三人背着笨重的放映箱和音响,走遍金坛的山山水水,将一部部经典电影传遍各个村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到放电影,村里“大喇叭”就会吆喝:今天晚上我们村里放电影。听到广播后,村民们非常高兴,早早收工吃完晚饭,搬着板凳就来了,现场就像邻家有喜事一样热闹。为了看一场电影,有些老百姓要在乡间小道上走上1小时左右,但大家依然热情高涨。从业42年,放电影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意义重大,能够为广大百姓带来欢乐,也是我的荣幸。

02:

原金坛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经理 葛延昌 8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时候的放映员,在观众眼里是很厉害的职业,掌握着“高科技”,把弄着两个轮子,莫名其妙地电影就出来了,很多人向我和我的同事投来羡慕的目光。

20世纪80—90年代是金坛电影最为繁盛的时期,那时候每个乡镇都有了电影院,金坛城里有三个电影院。电影放映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6毫米、35毫米.......不断更迭,不断进步。

过往岁月,多少个光波声影陪伴的日子,精彩纷呈的情节,梦幻跳动的光影,淳厚质朴的乡亲......都成了我现今美好的回忆。

03:

市民 陈文 68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我们看电影不光是要是给自己占座位,还要给全家人占好位置,虽然要走10-20里路,但是一点都不觉得累。

小时候,我们看电影不光是要是给自己占座位,还要给全家人占好位置。天黑了,电影即将开始。这时放映机前后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位置,我们用手在白色的光柱里做各种手指动作,在银幕上表演“皮影”。

一面白色幕布、一台放映机、一台音响、一个放映员,他们有着神奇的魔力,把男女老少都吸引到了夜空下。科普的、武打的、战争的……这些影片给我和小伙伴留下了美好印象。

印象最深的是影片《红楼梦》,观影结束后我们错过了从城里返回乡下的最后一班公交车,我和小伙伴就步行回家,走了十几里路,却丝毫不觉得累,并且我们一路交谈的也全是剧中的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花花“视”界

电影

是重要的艺术形式

是大众娱乐的来源

也是教育群众的有力媒介

从无声到有声

从黑白到彩色

再到数字与3D技术的革新

电影艺术

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为记录时代

激发想象

连接心灵的不朽桥梁

金坛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花莉敏 李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