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知情人士透露,安谋中国工具链单价将从两三万美元降低至一万美元。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应对RISC-V等的猛烈攻势,后者内核空间较大,从IP到工具都不收费,这决定了本征上的先天优势。
由于IP是主业,ARM也只能在工具链层面下功夫,通过降低价格来降低使用门槛,从而逐步吸收生态。
与此同时,安谋中国开始面临ARM越来越强的掌控力,据知情人士透露,ARM可能会绕过安谋中国向国内兜售IP,这意味着后者少了一个固定的收入来源。
公司外部,ARM全球态度成谜;公司内部,avh虚拟硬件团队与工具链团队交流成困,ARM和安谋中国共同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ristodemus0403,深入交流更多芯片行业新进展(不建群),市场与项目咨询、人才服务、决策研判。
以下为正文:
据知情人士透露,ARM工具链价格过去一个套包租软件工具的年租大概为几万美元,最近将大幅降至一两万美元。
但降价仅维持在工具版块,核心的部分,如GPU和CPU核仍维持原价或没有明显降价。
降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服务于生态发展。
芯片行业并不仅有ARM一个内核,近年来RISC-V架构发展势头迅猛,且内核空间较大,从IP到工具都不收费,这决定了后者在本征上就具有先天优势。
据此前芯流智库调研,目前在做RISC-V的IP厂商如芯来已经可以自由组合国产的各种IP,而这个价格要比ARM入门版的8万美元还要再低一半。
随着做RISC-V IP的公司逐渐增多,在面向中小公司客户的群体上,ARM即使不想,也不得不面向RISC-V打起价格战。
而IP作为其主要的业务,难以实现降价,如果想要稳住生态,只能在工具层面降价,来降低使用门槛。
当然,这对整个业界来说是良性竞争,能把ARM的工具链价格打下来,对相关厂商发展,两类架构竞速都颇有裨益。
几乎在降工具链价格的同时,ARM也在策划着一版淡化安谋中国角色,寻求更高盈利的战略。
从商业逻辑上看,ARM卖授权、安谋也卖授权,本就在业务定位层面出现了交叉,必然会产生利润上的竞争。
恰逢即将降价工具链,绕过安谋科技直售IP就更加成为值得考量的一环。
更重要的是,安谋中国其实未能得到A系列大核的支持。目前已知的CPU核架构分为A核架构、R核架构和M核架构系列。
其自研的玲珑、周易等均为小核,在技术研发层面缺乏足够的支持团队,相应CPU核带来的利润也不如A78等大核更为诱人。
有相关客户透露,软件工具端,安谋并没有一个拥有充足协调能力的内部团队。
公司目前有工具链团队和avh虚拟硬件团队,后者主要负责芯片的原型验证。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数据想要本地化,就需要内部avh虚拟硬件团队来部署,但从实际情况看,买了工具链后,安谋中国的两个团队却很难沟通协调起来。
本该通力合作的两个部门,却恰恰存在很深的壁垒。
目前可能是ARM在直接控制安谋公司里面的某些功能团队,站在ARM全球的角度看,如果中国团队全都内部闭环,公司也会失去控制力,基于此,收拢控制权或绕过安谋可能是后续的一条主线。
除本土化问题外,安谋还要面对包括ST、NXP在内的大型国际厂商的业务比拼。
值得注意的是,知情人士透露,ARM对于编译工具等核心工具的研发具有较强的控制力,部分license的制作也布局在东南亚,在授权层面实际对于安谋暗中存在防备之心,这无疑为其后续的道路埋下了隐患。
如今,ARM和安谋中国共同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ARM需要降价工具链应对RISC-V等技术的猛烈攻势,安谋中国则要思考ARM逐渐增强的控制欲并增强自身业务独立性。两家各有难念的经。
搜索添加芯流微信Aristodemus0403,深入交流更多芯片行业新进展(不建群),市场与项目咨询、人才服务、决策研判。
- XINLIU -
喜欢就奖励新流一个“”和“在看”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