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智能化值守安保区、4K高清巡检地铁线路、无人机紧急运输地铁物资……随着《青岛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发布,青岛地铁集团全力推动低空经济以及关联产业发展,在安保、检修、运输等领域推广使用无人机技术,掘进“低空经济”的新质生产力,跑出了地铁的“加速度”。

在青岛地铁运营公司120多米高的楼顶上,青岛市地铁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地保所主管魏绍军正在查看无人机巡查情况。魏绍军介绍,在地铁安全控制保护区,以往,巡查全部依靠人力,费时费力效率还不高。今年7月,青岛地铁集团启动青岛轨道交通保护区无人机智能化巡查试点项目,选择地铁4号线(埠西站-大河东站)作为试点线路,覆盖地铁里程范围约20公里,共设置四处无人值守机场,按照每天2至4次的频率开展巡查。原来人工巡查一次大概4小时完成,无人机巡查只需0.5小时完成。通过近四个月的无人机执行巡查任务,已初步实现了自动识别地铁保护区范围内勘察钻机、挖掘机、桩机等机械施工作业活动累计900余次,识别后系统平台预警提示,巡查人员通过提示信息现场核查。

在蓝谷快线北九水站,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二中心结构技术岗程肇龙正在使用无人机按照规划线路巡检,程肇龙介绍,以往蓝谷快线高架段声屏障、树木侵限、路基段排水沟等巡检作业中,存在检修盲区,需要检修人员徒步行走、爬山涉水、绕远在周边山路进行检查。部分高架路段离地较高,需要使用登高作业车,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无人机采用4K高清画面,可以清晰地看清出线路上的每一个螺丝。”程肇龙说,蓝谷快线巡视无人机的正式投用,有效解决了纯人工巡检的“痛点”。

登瀛车辆基地是青岛地铁4号线列车的重要检修、调试场所,设备检修更换配件紧急运输是个难题。如今两台大型无人机当起了“快递小哥”,检修工人通过对讲机发出指令,仓库人员将配件挂在一架无人机上,无人机很快就将物品送到了远在他处的工人手里。“基地引入了两台无人机,其中一架的起运重量为40公斤,另一架则为5公斤。”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隋佳斌介绍,为进一步提高巡检与维护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因重复进入试车线而产生的时间延误和潜在的安全风险,当检修作业人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临时或紧急发现异常故障零部件时,将需求详情传达给物资管理人员(物料、备件或工器具等),管理人员将所需物资装载至无人机上,无人机可根据预设的飞行路径精准地将物资运送至检修人员手中。这种方式不仅提升地铁设备维护工作效率,降低物资储备数量,提升员工作业安全性。

青岛地铁集团科创中心主任殷险峰表示,地铁集团今年5月成立由主要负责人挂帅的低空经济工作小组,建立定期调度机制,积极布局低空经济相关产业。将来地铁集团拟与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通号二级全资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计划于10月底前后完成挂牌,主要围绕低空管控服务平台、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服务、“N+低空”多场景运营服务等进行技术研究与应用,覆盖软件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售后优化、系统运营服务等环节。无论是无人机智能巡查安保、无人机巡检地铁线路,还是无人机物资运输,都是地铁集团掘进“低空经济”的缩影,以无人机为代表的“低空经济”产业,在地铁集团跑出了“加速度”。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