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看完了全新奔驰E级的发布会。
比起新势力们晒参数、踩竞品,奔驰的发布会显得相当“接地气”,除了没有包饺子,其他歌舞节目感觉就像提前办了个春晚,整的还挺热闹。最后还整了句“奔驰在希望的田野上”,寓意是好的,但这字体就像那种传了三代的学校课件或者员工手册,非常复古。当然,也有可能是领导开会时随手在ppt里敲的。
新奔驰E级10月16日在中国全球首发,11月广州车展亮相一次,12月14日又开了一场发布会公布价格。从这个时间和节奏你也能看出来,奔驰对中国市场有多用心。还有一个半月就过年了,想证明自己混得好,过年回家是不是得开个新款奔驰啊?加你几万装潢没问题吧。这叫阳谋。
话说回来,人们为什么会认为奔驰E级是面子的象征?奔驰E级又是怎么发展到今天的?这次的二楼话题,我们用两期视频,简单回顾一下奔驰E级的发展历史。
1947年-1955年,170v
最能代表奔驰的车型是什么?答案可能五花八门,S级、迈巴赫、AMG,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答案。但在奔驰自己看来,品牌的中流砥柱,是E级。
事实上,很长时间以来,奔驰都只做真正的豪华车,E级则是整个品牌最入门的产品,如今也是奔驰的分水岭。作为奔驰历史最悠久、传承最有序的车型,E级发展至今已经有了76年历史、11代车型,并且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整个奔驰家族的销量担当。从1947年的第一代至今,E级累计卖了1600多万辆。
在大多数资料中,奔驰E级的起源都是1953年诞生的W120和W121,但最近两次奔驰在中国的发布会都给出了官方史料,他们认定1947年的170V才是E级的正统起源。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岁数大的知道疼人。但1947年只是奔驰在战后恢复生产轿车的年份,170这个车系早在1935年,大萧条之后就出现了。它还是世界上第一款采用独立悬挂的车型,乘坐舒适度在当时属于独一无二的。所以奔驰战后为什么选择复产170V,大概率可以解释为,奔驰既不想放弃原有资产,又想把战后当成自己品牌的新起点。
所以你看170V,带有很明显的二战前老爷车风格,只是配置做了更新,型号里的V,代表的就是Vorn,前置发动机版本。事实上,170V还可以用另外一个名字称呼:W136。
今天我们聊起奔驰,不管懂不懂的都会提起一串数字,比如虎头奔,都叫它W140,这是它的底盘代号。
前面的字母代表车身结构,比如W大概率代表标轴三厢轿车,基础款,V则大概率代表长轴三厢轿车;后面的三位数字大概率代表可以传承的底盘代号,比如W201到W205就代表五代C级。事实上,在这三位数字后面还有三位,用来定位车辆的具体型号,但因为太复杂所以渐渐就不在大众语境中提及了,只在修车和召回的时候会用。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奔驰的另一套“商品名”规则,也就是今天用的这套C级、E级等等。1993年启用,2015年前后完善,E级就代表行政级轿车,S级代表旗舰级轿车,C级代表紧凑级轿车等等以此类推。而字母后面跟的两到三位数字,两位数基本只用在AMG车型,比如进不去微信群的A35 AMG;
三位数最开始代表排量,比如300就是3.0L,后来排量越来越小,数字和排量对应不上,但用习惯了也没改。当然,有些带250的型号,进到中国后改成了260……
总而言之,战后迅速恢复生产的170V虽然用的还是战前的底子,但也迅速成为了奔驰的销量支柱,随后更新的170S、170D等版本车型的推出,让整个车系在生命周期内卖出了43万辆,成功给E级开了个好头。
1953年-1962年,W120/121
1953年,奔驰推出了170V的换代车型:180,三年后,又推出了小改款的190。二者的底盘代号分别为W120、W121。对,命名就是这么随意。
实际上,说是两款车型,但它俩除了发动机和水箱罩外,几乎一模一样,所以大家都把它们当成同代车型。而且因为这是战后奔驰在这个级别的第一款全新车型,所以就像前面所说,车迷们很长一段时间都把这代车型当作E级的起点。
E级一直以来都是奔驰的顶梁柱,所以奔驰几乎所有偏实用的首发技术都会用在E级上,交给市场验证,被认可的才会在其他车型上推广。从W120开始,历代皆是如此。
这代车型的新技术,从绰号就看得出来:Little Ponton,小浮筒。这是当年奔驰采用浮筒设计的车型中,最小的一款,车身只有4470mm,还没今天的卡罗拉长。而所谓浮筒设计,大家一眼就能看懂,车身采用大量浮筒一样的圆弧造型,看起来非常舒展。
浮筒虽小,但技术好。W120是奔驰第一款真正意义上拥有发动机舱、乘员舱、行李舱的三厢轿车,也是奔驰第一款把车身和车架焊接在一起的车型。
在当时,奔驰将其命名为自持式车身,也就是今天非承载式车身的原型。这让整台车不仅乘坐空间更大,还拥有更轻的车身和更好的驾驶性能,以至于当时的德国出租车市场还大量采购过,非常靠谱。
同时由于这种介于新旧技术交替时期的特殊车身设计,W120也能像传统非承载式车身一样,在类似大梁的结构上装别的车厢,改成救护车或者皮卡也没问题。奔驰E改皮卡,听着就那么离谱。
至于动力,W120也就是180顾名思义搭载了一台传承自170V的代号M136的1.8L汽油机,1957年到1961年,奔驰又为180换上了三个版本的M121 1.8L发动机,并将车型命名为180A、180B、180C,后来还推出搭载柴油发动机的180D。
至于W121,1956年就上市了,前脸换了银色镀铬,还更早一步换上了1.9L的M121发动机,所以叫190……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在此后的几年间,除了前脸和发动机排量,W120和W121基本没区别,1961年、1962年,W121、W120先后停产,9年生命周期内总销量44万多,占当时奔驰总销量的6成还多,叫一声奔驰大爹毫不为过。
1961年-1968年,W110
W121停产同年,奔驰推出了换代的190,底盘代号W110。我之前说什么来着,奔驰这套命名规则,你就算把圆周率算尽了也摸不到规律。
但W110这代E级的亮点,在于外形。六十年代前后,仿生学开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各行各业都想跟它擦个边,希望小动物们能给自己的行业带来更多灵感。汽车行业也没落后,最明显的就是凯迪拉克引领的大长尾巴,它的设计风格自然也会被各家模仿。
比如奔驰,从第1959年三代S级W111开始,尾巴就拉长不少,有了凯迪拉克的神韵。到第三代E级W121上,这条尾巴表现得更明显。因此,和上代一样,奔驰用了这套设计风格的车都被有个外号:finatil,鱼鳍。
W110车长4730mm,比上一代车型长了20多厘米,但几乎都加在尾箱上,传承美系车后备箱装100多斤动物躯体的习俗,尾箱盖上还有两条筋线,车身侧面从大灯贯穿到尾灯的平直腰线也开始出现,不为别的,单纯是装逼。但一个小身体拖着大尾巴,用今天眼光看来确实美观度差了点。
不过虽然在设计上是追随者,奔驰还是给W110上了独门绝技,率先采用安全车身理念,乘员舱被加固成了笼式结构,发动机舱和行李舱被设计成溃缩区,碰撞时的冲击力可以通过设定的变形路径有效分散,面对前后夹击时能更有效地保护乘员安全。这跟今天的汽车碰撞的吸能方式大同小异,所以不严谨的说,W110是现代汽车被动安全的鼻祖。
配置上也进一步丰富,天窗、空调、电动车窗等今天习以为常,但当时堪称豪华的配置开始出现,并且首次引入前轮盘刹,整车的舒适性提升不少。
动力上,从名字就看得出来,190依然搭载了1.9L四缸汽油机。在随后的几次改款中,又先后加入了4速半自动变速箱、2.0L四缸汽油和柴油机,在产品生命周期末期,还首次在这个级别引入2.3L六缸发动机,产品名也变成了230。
到1968年停产,W121全系列总共生产了接近63万辆,依然占到整个奔驰品牌的6成左右,当家头牌。但奔驰没想到,更大的机遇在等着自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