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加速变革,各领域加速交叉创新的背景下,如何更好激励科技青年开展创新,如何让成果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2024年10月19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暨科技青年概念技术验证交流展示活动在上海成功举行。活动以“创新·颠覆·突围”为主题,聚焦如何搭建生态服务体系支持科技青年开展创新,探索概念验证中心在提升青年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效率及赋能作用,加速成果快速落地转化。
活动由上海灵钥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兴动力、爱登堡科技产业园主办,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北京创头条科技有限公司、胧爱集团联合主办。
来自政府、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科创领域的专家代表、知名投资人及创新企业负责人等100余位嘉宾参与了活动。
“科创中国”创新创业 联合体理事兼秘书长陈志刚为活动致辞,他强调了概念验证中心在科技转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激励科技青年创新积极性意义重大,联合体将积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促进科研、孵化、投资、产业等领域成员单位合作,探索从概念验证到成果有效应用的新思路,推动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
从趋势到落地 解析国内外成果转化新路径
在分享环节,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分别从科技创新趋势、国内外成果转化路径对比分析、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维 度,做了精彩的分享。
上海技术交易所董事长、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裁、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吉华做了《科技创新趋势与成果转化路径》的主题分享。他回顾和分析了中国技术、人才、资本三大要素市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并表示,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要诞生新的要素市场,由此中央提出了五大要素市场的市场化配置意见,非常明确地提出在原来三大要素市场的基础上建立技术要素市场和数据要 素市场,并通过建立了中国的统一技术市场,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生态体系,让技术能够真正赋能产业实现产业化。
史太白技术管理中国总部总裁、斯泰恩拜斯可持续技术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德国斯图加特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马娟做了《德国创新体系》的主题分享。她通过大量的案例详细介绍了德国创新体系,强调其治理层、供给层、服务层、需求层的协同作用,并分享了史太白的去中心化管理模式和以需求为导向的技术转移方式。她表示,在科技发达的年代,没有一个技术可以解决一件事情,一定要携手起来,协同创新。
双创街控股副总裁陈步衡做了《从 “纸上” 到 “地上”,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玩法》的主题分享。他以自身进入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经历,介绍了通过建立社群、做科学家嘴替、应用场景私董会、营销推广等方式构建的 “六位一体” 模式,助力科学家推广相关技术,以促进科技成果落地。
科技创新项目展示 探索转化新实践
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公里”,概念验证在实践中发挥着探索新赛道、搭建从研发到产业化的桥梁等重要作用。
活动当天,五个来自不同企业和高校院所的概念验证项目为现场观众展示了一批创新科技产品,同时充分体现了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和模式的多元性和创新性。
上海灵钥机电科技总经理周静辉分享了发展有限公司的缆绳机器人10年研发之旅。从同济大学的初步合作开始,经历多次技术改进,解决了如缆绳形状变化、单手操作高度等难题。通过材料替换和实际场景验证,实现从高校项目到市场应用的转变,展示了从概念验证到产业化的过程,体现了技术合伙人模式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积极作用。
湖北域控智驱科技有限公司倪春阳带来了I - Drive项目,聚焦汽车底盘制动系统架构变革,针对传统制动系统的不足,在纯干式线控制动系统取得突破,攻克电机控制和夹紧力测量及一致性难题。该项目在响应速度等方面优势明显,对比传统制动有很大进步,在 EMB 纯干式制动赛道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盟德生物的王竞博士带来关于生物医疗领域的创新项目《微通道细胞转染装置的研发和产业化》,该项目是环上大通过“认股权证”概念验证的代表性项目。该技术创新地将纳米材料与电穿孔方法结合,实现了对细胞的定向开孔和导入,提升效率的同时维持了细胞活力,解决了难转细胞的问题。目前该项目已实现科研级产品的概念验证和商业化,受到了高校用户的亲睐,已收获一定的订单,表现出良好的市场潜力。该项目在进一步概念验证中,在细胞治疗和生物合成领域也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张洹千博士展示了《电阻阵列传感器高精度检测芯片》的项目,主要用于柔性压力传感器检测。该项目针对电池检测和机器人触觉感知需求,解决了传感器误差串扰问题,采用动态零电流方法提升性能,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在锂电池失效和机器人触觉等领域已完成样机研发,希望融资推进芯片化。
上海二工大碳中和概念验证中心的吴新锋教授展示了《半导体产业用碳纤维复合热场材料》的项目,该项目围绕半导体产业关键材料展开。针对硅基和碳化硅等半导体生长对热场材料的高要求,实现了碳纤维复合热场材料国产化,打破了国外垄断,具备高纯、耐高温等特性,应用广泛,涵盖半导体、太阳能等多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产学研凝聚共识 探索成果转化新范式
在以《创新突破 产业突围——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范式》的圆桌对话环节,在上海灵钥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资深投资人王清疾主持下,张江产业工程院首席顾问、张江集团原专职董事张爱平,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产业化主管王旭敏,上海凯派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前阿里云中小企业应用知识产权总监、中华商标协会正高级专家刘景玉,上海岸谷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千里,双创街科技发展常务副总经理、全国高校校友经济生态圈联席秘书长刘庆顺等产业、科研、知识产权、工业设计及产业孵化领域的专家与行业代表,结合所在领域的实践经验,围绕评估科技成果转化潜力、提升转化效率、激发各环节积极性及和成果共享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多环节协作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范式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张爱平强调,从产业角度评估科技成果转化潜力可依据 5 个 “W”、2 个 “H” 框架。张江集团通过提供优质孵化空间、早期投资以及投贷孵学体系,构建科技产业转化生态。
王旭敏强调,科研选题应以需求为导向,目前中国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科研与企业割裂的挑战,转化率较低。转化过程需解决信任和利益问题,多主体协同至关重要。
刘景玉从知识产权角度出发,认为应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包括国家层面的专利预审制度和企业内部的人才引入,以提升转化效率。
周千里提出,工业设计能让技术转化更精准,遵循第一性原则,聚焦核心需求可加速技术落地。
刘庆顺表示,要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数字经济、生命科学四大领域筛选项目。同时,国家应调整政策引导高校重视成果转化,高校也需优化专业设置,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事业向前发展。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搭建了多方交流协作的平台,通过汇聚产学研等各方资源,通过深入交流增进了共识,探索了科技转化协同合作的新思路,为激励科技青年开展科技创新,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