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正驶入发展"快车道"。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循环经济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企业创新步伐加快,公众参与度不断提高,正在引领一场绿色革命。

国家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快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3月,国务院又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推广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10月,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首支"国家队"正式成立,将承担打造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重要任务。

在政策推动下,循环经济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5万亿元。据赛迪顾问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达40774.4亿元,同比增长13.1%。要实现"5万亿"目标,产业规模仍需保持每年两位数增长。

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海尔智家为例,该公司创新搭建了全流程可追溯的数字化回收平台,提高废旧物资处置的效率和质量,推动产业链延伸至拆解和再利用环节。同时,海尔正在制定行业首个家电碳足迹标准,推动再循环产业大数据平台的升级。

公众参与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手闲置交易作为参与门槛最低的低碳环保行为,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据统计,2024财年用户在闲鱼参与闲置物品交易及旧物回收,累计减碳659.4万吨,同比增长110%。闲鱼总裁丁健表示,平台正努力从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深入,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闲置交易。

尽管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王毅指出,目前存在协同不足、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他建议,下一步应从加强制度建设、加快技术创新、完善制度体系、加大财经支持等角度不断加强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推进形成绿色循环低碳的经济体系。

随着国家政策持续推动,企业创新不断加快,公众参与日益广泛,循环经济正在成为引领中国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未来,随着各方面工作的深入推进,循环经济有望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