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上午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学院教授
罗锡文发起的
工程学院“强农”教育基金
成立暨签约仪式
在华农红满堂举行
据悉,该基金
由工程学院校友、企业、师生
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成立
将用于
帮助奖励学院品学兼优的学生
支持鼓励致力教学科研的青年教师
以及提升教学科研条件
点击视频回顾仪式全过程
“强农”
一喻厚植爱农情怀,自立自强
二喻投身强农实践,兴农强国
基金发起以来
得到了广大校友
社会各界热心人士
和师生的踊跃响应
目前捐赠金额
已超过600万元
仪式现场
“我今年79岁了
但我从来没感觉自己老了
因为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包括科学研究、培养年轻人
今后
我还要为学校、学院
和团队的发展建设
更加努力地工作”
捐赠仪式上
罗锡文的话音刚落
会场内的师生
便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罗锡文院士发言
发言中
罗锡文以三个“感谢”
回顾了自己与华南农业大学
的深厚情谊
一是感谢学校45年来的教育和培养
二是感谢工程学院的教育和培养
三是感谢重点实验室团队的成员
他说
团队的老师和同学
为他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和支持
团队师生付出辛勤的汗水
为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和无人农场的研究及建设
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在罗锡文院士的讲话中
还有很多很多动人的细节
他用真挚朴素的讲述
带领现场师生穿越时光
与院士一起重温成长
令人对老一辈
华农科研和教育工作者
肃然起敬、为之动容
以下为讲话全文
在工程学院“强农”教育基金
成立暨签约仪式上的发言
热烈祝贺华南农业大学115周年华诞!热烈祝贺工程学院“强农”教育基金的成立!今天我的发言稿全是一串串的数字,一串串的符号,记着的都是我与华农的事,都是我与华农的情,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表达三个“感谢”。
第一个感谢,衷心感谢四十五年来华南农业大学对我的教育和培养。这里我想讲一些我和华农的故事。 首先是感谢华南农大1979年录取了我。 我是1970年从华中工学院毕业分配到贵州工作的,我们国家1978年恢复了研究生招生,但我在贵州的山沟里不知道。1978年下半年我认识了镇江农机学院的高良润教授,他建议我报考他的研究生,这时候我才知道可以考研究生。1979年我去交研究生报名表时,贵州省铜仁县招生办的同志看我只填了一个志愿,建议我再填两三个志愿。当时我看到招生目录上华南农学院也招收农业机械化专业的硕士,三位招生的教授分别是邵耀坚、张育初和伍丕舜,于是我就加填了华南农学院,算是与华南农学院有缘吧。所以,我首先要感谢1979年华南农大录取了我。
第二个故事 ,1982年我研究生毕业,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我们从贵州山区来的,一定要回到贵州去。当时农业部发给学校的分配通知中,将我分到贵州农学院。当时学校和我商量能否留在学校工作,我表示愿意。但农业部不同意,学校坚持让我留,就这样协商了整整半年,最后农业部同意我留在华南农大。所以,我要 感谢1982年华南农大把我留在学校工作 。
第三个故事,1987年,当时卢永根老校长要从没有任何头衔的年轻教师中提拔一批副教授,这就是华农历史上有名的“八大金刚”。我有幸被选中,感谢学校当时把我提拔为副教授。还有,1987年学校要派一批教师出国进修。我记得卢永根老校长说,罗锡文、张泰岭两人提为副教授了,就在学校里工作吧,让区颖刚去吧,我们表示服从学校的安排。不久后卢永根校长改变了主意,把我们三人都送到国外去留学,感谢华南农大。后来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如1992年我晋升为教授,1993年评为博导,那时候博导需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感谢学校当时把我送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去参加评审。还有一件事,要特别感谢老校长卢永根院士,那是1995年,省里准备把我调到另外一个单位去工作,我希望留在华农工作,但组织还是坚持要调动。最后我只好请卢永根校长去和省里协调,最终我得以留下。这一连串的事情都表明我与华农有缘,感谢华农四十五年来对我的培养和教育。这是我要表达的第一个感谢。
第二个感谢,衷心感谢工程学院四十五年来对我的教育和培养。1979年我们来华农读研究生,那是农机系第一次招收硕士研究生,招了我们三个人:张泰岭、区颖刚和罗锡文。感谢当时学院给予了我们最好的教育。邵耀坚先生亲自给我们上土力学课,带着我们建了南方第一条土槽。邵老师还带着我们到湖南醴陵下田做实验,研究耕整机驱动轮在田里工作的情况。邵老师很善于启发我们,有一次邵老师和我们三人一起分析运煤气瓶上楼的小拖车,小车的三个轮子不在一个平面上,一个低一点,两个高一点,邵老师让我们思考,拖拉机在水田中工作时可否参考拖煤气瓶的小车?邵老师就这样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
在工程学院我们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学院派了最好的老师给我们上课。 我记得李偀才老师给我们上计算机课讲得非常好。当时我们三个人都没学过农机,要修很多农机课,王前健老师给我们讲拖拉机学,梁锋老师给我们讲农机学等等。特别令我感动的是这些老师对教育、对科研的情怀。像梁锋老师发明了插秧机实验台,他是中国插秧机分插机构研究得最好的专家。陈金乐老师非常敬业,他的电工实验室墙上挂的展板、教具都是自己做的,做得非常好,那时候没钱买啊。黄良能老师研究收获机,还出了国内第一部收获机教材。黄松年老师的农田灌溉实验室建得非常好,还有刘道被老师的太阳能干燥实验室。所有这些老师都给了我最好的教育,成为我的榜样。
不仅是老师,还有很多实验员也是如此。 有位叫蔡庆的实验员,管机械,他特地带我看了他实验室一台1940年的车床,并教我怎么操作。还有黎锋实验员,当时我们读研究生做助教的时候,首先要带学生做实验,他告诉我怎么带拖拉机启动实验,怎么设计一些故障让学生来排除。还有屈容年老师,他的拖拉机电气实验指导的非常好。到现在我还数得出工程学院大部分老师的名字和他们的科研工作。我记得陈金乐老师做过一个课题,怎样判断西瓜是否成熟,他还邀请我参加他的课题,这些好老师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所以,我要感谢这四十五年来工程学院的老师们对我的教育和培养。
第三个感谢,我要衷心感谢我们重点实验室团队老师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我从项目讲起。2003年,为了研究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排种轮的型孔如何适用于不同稻种的精准排种,我们不知道讨论了多少次,图纸改了多少次,实验做了多少次,最后我们研究出一种型孔可调的、能够满足杂交稻、常规稻和超级稻的不同播量要求的排种轮。我们设计的弹性随动护种带是一个很好的创新,蒋亦元院士高度肯定了我们设计的护种带的创新性。为了考察排种轮的耐磨损性能,我们连续做了300小时耐久试验。我们到国内26个省、国外6个国家进行田间试验,真不容易啊。有一次我和两个同事到缅甸做试验,我待了两三天就待不住回来了,而他们待了52天。在那地方水不能直接喝,环境很恶劣。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团队成员一起合作推广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201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还有北斗导航,我们到新疆去推广,那真是辛苦啊,有时一天要跑几百公里去推广, 2020年我们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些都是我们团队的成员一起努力的结果。还有我们的无人农场,我们2019年筹备、2020年建成全球第一个水稻无人农场,到现在已在国内15个省启动建设了30多个无人农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推动了国内无人农场和智慧农业的发展。此外,还有激光平地机、农业航空等等。 所有这些成果都是我们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所以,我要特别感谢重点实验室团队成员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10月11日我在北京参加了老科技工作者会议,会上让我代表获奖者发言,我讲了这么一段话:我今年79岁了,但是我从来没感觉自己老了,因为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包括科学研究和对年轻人的培养。今天我在这里表个态,我一定要更加努力,为华南农大的发展,为工程学院的发展,为我们团队的建设更加努力地工作。
谢谢大家!
教授捐赠蔚然成风
薪火相继聚力一流
自2017年
卢永根院士和夫人徐雪宾教授
将880余万元积蓄捐赠给华农
成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以来
越来越多的师生校友
在卢永根先进事迹的感召下
参与到校园公益慈善活动中
115周年校庆工作启动以来
不少华农教授以此为契机
纷纷发起成立教育基金
支持学校建设发展
还带动更多人加入其中
捐赠文化蔚然成风
卢永根院士及夫人徐雪宾教授在银行职员的指引下确认捐赠手续
校党委书记李凤亮向毕英佐、谢爱珍伉俪颁发捐赠证书
2024年9月29日,由 动物科学学院教授毕英佐发起成立的“毕英佐基金”获捐520万元 。其中,毕英佐、谢爱珍伉俪捐赠100万元。目前,该基金总额累计已达1000余万元。
毕英佐是全国知名畜牧兽医专家,华农畜禽健康养殖与疾病防控研究室团队创始人,曾任华农动物科学学院首席专家、动物科学系系主任等,为我国畜禽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毕英佐关心青年学子成长,热心华农校园建设,为学校发展慷慨捐赠。
“自我1963年进入华南农业大学以来,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年头;感谢我们遇到个好时代,感谢华农为我提供的好平台,促我励志成才和科技致富!现我已是耄耋之年,幸得大家的关心和钟爱;作为老师最大的幸福和欣慰,莫过于被学生念念不忘!”捐赠仪式上,已经80岁高龄的毕英佐动情说道。
他表示,希望基金能激励学子成为志向远大、品格高尚、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自己将会在有生之年继续传递爱心、传递温暖,回报华农、回馈社会,为青春默默耕耘,灌溉学子梦想。
副校长钟强为远明教育发展基金捐赠代表颁发证书
10月19日,食品学院“远明教育发展基金”成立大会在红满堂召开。“远明教育发展基金”由食品学院二级教授孙远明发起,经食品学院历届校友和社会爱心人士联合响应、共同设立,致力于支持食品学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工作,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
兽医学院学院近日发起成立“陈杖榴基金”,得到兽医学院历届校友、行业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联合响应。基金旨在弘扬我国著名兽医药理学家陈杖榴教授严谨治学、躬身育人的崇高品德,传承兽医药理学科的优秀文化,鼓励师生勇担时代使命。基金致力于支持基础兽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党建工作等,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随着115周年校庆进入倒计时,校友与社会捐赠活动不断。除了在学院新设奖助学金或壮大原设教育基金项目外,还有为改善学校与学院景观环节与文化助力的,如校友捐建5人足球场、学院装修项目,社会贤达捐古树、孔子雕像等;有各地校友分会换届并发起捐赠的,有爱心企业捐资捐物的,更有广大校友师生各类微捐赠等大爱善举……
华农党委书记李凤亮表示,这对学校来说不仅是宝贵的捐赠,也是校友们对学校赤诚而深厚的情谊表达,更是对学校人才培养深切的关心和勉励。 他 希望各学院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校友和社会的联系与合作,共同推动学校和学院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希望广大师生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支持与关爱,常怀感恩之心,刻苦钻研求索,厚植知农爱农情怀,练就强农兴农本领,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学校115周年校庆捐赠活动还在继续
或在学校官微“服务”菜单点击“微捐赠”
即可了解详情
添砖加瓦,激励学子有为担当
众擎易举,谱成农大锦绣华章
星星之火,燎亮乡村振兴篇章
点击下方【往期回顾】
了解更多感人事迹
▲ 今天,为他“庆生”!
▲ 获捐520万!华农“毕英佐基金”,总额已超千万!
▲ 她的讲话,全场热泪盈眶!
来源 | 党委宣传部 对外联络处(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处) 工程学院 食品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 兽医学院等
微信编辑 |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吴蒋琳子 实习记者 余思睿
初审 | 费思迎
复审 | 陈芃辰
终审 | 钟耿涛
分享⬇️点赞⬇️在看⬇️
向慷慨捐赠的教授们致敬!
热门跟贴